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疆的七个季节
内容
编辑推荐

看一看你不曾见过的新疆,走一走这魂牵梦绕的远方。

如果你心中只有一个季节,那么可能你终身就只能看到一个季节;如果你心中有着无数的可能,那你就一定能够看到众多华美的篇章。

新疆,每一个季节都是上苍的恩赐,每一个季节都无法替代。

李敬阳著的《新疆的七个季节》是一部新疆地理奇观大书,带你阅遍新疆壮美奇景。

内容推荐

李敬阳著的《新疆的七个季节》是一本全方位介绍新疆地理奇观之书。本书从旅游景点出发,介绍背景文化、出行线路、注意事项、最佳旅行时间等出发,结合作者自身旅行经验,提供贴心旅行建议以及注意事项。全书分为七节,分别从山川、花草、气候、地理特性等方面,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新疆的多彩。是一本兼具实用性与阅读审美的新疆指南。

目录

萌动季——大地的苏醒

 吐鲁番杏花的秘密

 库木塔格沙漠:凝固的浩瀚波澜

 从吐尔根到大西沟:追寻绝色的风景

 西天山画卷:从恰西到库尔德宁

山花季——精灵的歌唱

 大萨孜——山花织就的梦幻沼泽

 赛里木湖:西方净海的前世今生

 巴尔鲁克山:丰饶的美丽

 花儿沟,天山中妩媚的一个瞬间

 青葱禾木

阳光季——阳光在山野间流淌

 伊犁薰衣草:紫色疯狂

 江布拉克和一碗泉:生命之泉的大地诗篇

 三道海子:天人交汇的秘境之谷

 喀尔里克冰川:苍莽与灵动的宏大乐章

华彩季——个性鲜明的时光

 百里丹霞:天山深处的101篇华章

 巴音布鲁克草原:宁静而飞扬的大地

 吉木乃神石城:一个山谷的灵魂

 唐布拉草原:天山的另一面

斑斓季——大地的交响

 体验魔幻:从禾木穿越到喀纳斯

 可可托海:燃烧的华美

 克尔碱:神秘大地的远古回响

 白沙湖:迷幻的秋日低语

胡杨季——被金色渲染的时光

 胡杨:广袤大地上的金色吟唱

 亚西达西湖:胡杨妖娆

 喀尔曲尕:厚重土地上流淌的时光

冰雪季——童话幻境

 冰雪禾木:时光散落的童话

 人类与精灵世界的中间地带:冬季的白哈巴

 五彩湾:苍莽荒原上的人间绝唱

 英塔木:天鹅仙境

后记

试读章节

吐鲁番杏花的秘密  

新疆每年开春的第一抹亮色,便是吐鲁番盆地盛开的杏花。

那些遍布于田间、院落乃至路旁的杏树满目缤纷,点缀着一座座维吾尔风情浓郁的院落和看起来颇有些奇特的晾房,构成了一幅幅特色鲜明的场景,或者说,弥散出吐鲁番独一无二的韵律。

吐鲁番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干旱与湿润、荒凉与蓬勃并存的地方,那里的主题是燃烧的红色、苍茫的黄色和浓密的绿色。吐鲁番的绿色在干旱与酷热中,低调地藏在每一条红色与黄色的沟谷里,怡然自得。你上一眼看到的还是寸草不生的焦灼,仿佛身处荒凉的火星表面,下一眼就是绿荫密布、流水潺潺的田园,转瞬便进入了世外桃源。

而每年3月以杏花为首的众芳绽放,使吐鲁番的色彩不再局限于那些大块的红、黄和延绵的绿色。缤纷的杏花在春日的阳光下伸展,娇艳而明快,成为这些大块色彩上清亮的音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印记中,杏花,总是连接着江南烟雨,连接着亭台楼榭,连接着汉文化的田园牧歌和那些丹青淡墨、浅唱低吟,似乎没有人能将杏花与热烈奔放的吐鲁番,与广袤雄浑的新疆相连接。杏花这一符号让人想到的,是凄风冷雨中摇曳的杏花村,是重叠高低满小园的伤春感怀,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怜惜与委婉。然而事实上,作为瓜果之乡的新疆,杏,却是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只是当人们吃着那些甘美的杏子时,大都不会想起这些杏子的前身是那些缤纷如雪的杏花。

传统符号中的杏花与吐鲁番的杏花比起来,太过柔弱、太过娟秀,甚至显得太过矫情。吐鲁番的杏花就和那里的大地一样,一如既往的热烈、明快而昂扬,不会在乎那些百转千回的惆怅与疏影摇曳的感伤。

我第一次看到吐鲁番杏花的怒放是在亚尔乡——现在已改为亚尔镇——那次我们扎营在一个村庄里,每年杏花季节,吐鲁番都是来赏花的队伍熙熙攘攘,而我们扎营的村庄也不例外。“亚尔”在维吾尔语中是断崖、悬崖的意思,其实就是崖的意思,我始终怀疑维吾尔语中的“亚尔”就是借用了汉语的“崖”。

亚尔乡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是要说起交河故城来很多人则多少会知道一些,其实亚尔乡的“崖”,就是指的交河故城,亚尔乡就在交河故城的悬崖,或者说土塬之下,我们的营地,就扎在交河故城下那盛开着杏花的沟壑里。

亚尔乡的杏花开在乡间的院落田野之间,白日里,高耸的土塬与刚刚泛青的田地成为了这些杏花的背景,蜜蜂毫无顾忌地在枝头四处飞舞,使得那些杏花尽情显示出生命的蓬勃与欢畅。入夜后的杏花则静谧而悠然,似乎连颜色也淡雅了起来。我认为,即使是一树杏花,也应该和人类一样,会在夜晚里悄悄睡去。  在这样一个满目杏花的夜晚,很轻易地,便会让人产生时空的错乱。一面是厚重沧桑的唐代城垣,高悬在我们的上方;一面又是挂满枝头的杏花,缤纷围绕。月夜之下的交河故城,影影绰绰中很难分清那些依然耸立的身影是早已沉寂的断壁残垣,还是仍在守卫疆土的巍峨城郭。

两千年前,杏花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着,默默注视着汉唐的金戈铁马、青灯古佛、驼队商旅。两千年后的今天,杏花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只是故城早已倾颓,而连绵作响的驼铃与将士那塞下激越的吟唱也早已随风湮灭于滚滚黄沙。

吐鲁番的杏花,守候着多少时空的秘密?

后来几乎每年都会去吐鲁番看杏花,在吐鲁番的很多沟里转,既看过那些点缀在田园、阡陌之间的杏花,也看过如托克逊夏乡那样铺满大地的杏林。渐渐地我发觉,吐鲁番杏花的魅力其实就是因为它在吐鲁番。或者说,这正是吐鲁番杏花不同寻常的秘密。

杏花很多地方都有,从江南到塞北,从高原到盆地,都一样开得娇艳欲滴,各具风姿。即使是在新疆,无论是温润壮丽的伊犁河谷,还是苍茫雄踞的帕米尔高原,抑或悠远醇厚的塔里木盆地,都有着繁花似雪的杏花争相怒放。但吐鲁番的杏花正因为盛开在那些特色鲜明的吐鲁番村落中,盛开在那些积淀了沧桑人文与历史的空间里,盛开在那既炎热干旱又绿意盎然、反差尖锐的土地上,才愈发显得迷人。这使得吐鲁番的杏花具有了独特的气质,浓郁而空灵。

正因为这样,所以每年我们跑到吐鲁番去拍杏花,最终都会拍回来一堆和杏花毫不沾边的东西,比如简朴而原始的乡间寺庙、错落密布的葡萄干晾房,还有难以分清民族的嬉戏儿童。

有一年在大名鼎鼎的葡萄沟,我们拍着拍着索性放弃了拍摄杏花,而专注于拍摄一扇一扇的院门。

吐鲁番地区民居的门和别处不同的是上面画满了图案,五彩斑斓,据说没有一扇门上的图案是相同的。当地有专门的艺人从事这一职业,在吐鲁番的乡间,自家的门上没有图案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那次去拍摄杏花的我们收获最大的不是拍了多少杏花,而是拍了一大堆图案各异的吐鲁番彩门。

我觉得应该也只有吐鲁番的杏花才配得上那些色彩浓郁、别具风情的彩门,那些彩门和杏花在相互映衬下,成为了一道绝无仅有的风景。

和明媚的杏花与浓郁的风情相映衬的,还有吐鲁番那些善良的笑容、质朴的民风。

也是在那一次吐鲁番的葡萄沟,拍杏花的我们满村子乱转,忽然从旁边院子里走出一个维吾尔族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正要出门办事。见到我们端着相机拍杏花,便走过来冲我们摆手,让我们停止拍摄。我心想,这下大约是惹了麻烦,谁料对方却认真地对我们说:“这几棵,开得不好。”

然后用手一指:“去我家的院子吧,那儿有两棵杏花开得好。”

后来我发现,在吐鲁番,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那里村落中的维吾尔族村民们,对我们这样乱串的游客淡定而宽容,不仅会对着你的镜头微笑挥手,还会主动地告知你哪里才有开得更灿烂的杏花。

要知道吐鲁番葡萄沟这样一个地方,可是每天接待成千上万游客的5A级景区,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在国内凡是名声越大、级别越高的景区,当地人与游客的关系就越是防范,越是锱铢必较,大家都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在所有可能产生利益的方面你攻我防。

而在吐鲁番的葡萄沟,我却不断地际遇着一场场的淳朴与热情,这让身处在杏花丛中的人们有一种欣慰和温暖。

我想,这才是吐鲁番杏花如此美丽的终极秘密。(P2-7)

序言

新疆有多少个季节

新疆,能否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概括?

对大多数认知新疆停留在初级阶段的人来说。新疆就是戈壁沙漠,是葡萄和哈密瓜,是梳着满头小辫的维吾尔族少女,是烤羊肉串和金黄的烤全羊,但这些支离破碎的,甚至被有意无意放大了的元素就是新疆吗?

了解新疆的人往往会醉心于新疆那雄奇壮丽的山水,赞叹各色的瓜果和清真美食,感慨各个民族的豪爽和侠气以及那些交叠厚重的文化。他们也设想,或者说试图用“大美新疆”等词语来概括,但这些概括成功了吗?

新疆有着如此多的面貌,如此多的风格,如此多的色彩和情调。即使是身处其中也往往无法感受到她全部的精彩。

行走于新疆的山川原野之间越久,我就越来越发觉,至少,对于新疆的山水风光,是无法概括的。

在那些或壮美雄伟、或清丽秀美、或苍茫狂野、或妖娆妩媚的自然风光中沉浸越久,你就越会发现,任何对新疆风光的概括都是徒劳的,即使将那些风光概括和划归到一年四季中也是困难的。

所以,我在一个阳光洒满的下午,忽然想到,新疆,到底有多少个季节?

2013年夏天的时候,我在北京,正是酷暑的季节,“雾霾”那时候已经成为了北京最热门的一个词汇。就在我吸着雾霾的时候,偶然看到网上有篇报道说新疆盛夏飞雪。我吓了一跳,以为“窦娥”再世,点开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说在新疆的天山上,盛夏飘雪。我不禁哑然失笑,编这个新闻标题的同学得有多么大的生存压力啊,为了赚点击率都被逼成这样了!天山上有太多的地方都会盛夏飞雪,不光天山,新疆的昆仑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等地都会盛夏飞雪。随便一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盛夏还能冻死人呢。

其实这么一则标题党的新闻恰好说明了新疆的一个特点,也就是你可能会在一天之中经历不同的季节。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7月我去伊犁的唐布拉草原,从217国道翻越乔尔玛,翻到山顶的时候吓了一跳——积雪堆在路的两侧有两米多高,整个公路就是在积雪中清理出来的一条沟。然而当翻过乔尔玛来到沟底的唐布拉,又满目全是花的海洋,那简直就不是草原,而是花原,是绿草点缀的花的原野。然而这种经历对一个新疆人来说,稀松平常。

这大约是新疆季节的特点之一:多种季节的同时共存。

除了多种季节“一锅烩”之外,新疆的季节还有一点颇为有趣,就是季节变化自成一脉,特立独行,和谁都不同步。

首先是与内地大多数地方不同步,你春耕的时候她还在下雪,你收割的时候她依然严冬,咱们博大精深的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基本派不上用场。更有意思的是,就算在新疆地区,一个地方的新疆和另一个地方的新疆,季节也差得离谱。比如5月份的乌鲁木齐还春寒料峭,可是同在天山北麓的伊犁地区却花繁草茂。更夸张一点的例子是吐鲁番和阿勒泰,10月份阿勒泰的大部分地区一般就开始大雪纷飞,而吐鲁番还热浪袭人。事实上中国最热的地方就是吐鲁番,而阿勒泰的富蕴县却在与黑龙江的漠河争夺谁才是中国的寒极。最冷和最热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过几百公里,而两地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落差却达到100度。大家各玩各的,这是什么样的一个节奏?

正是这样多种季节并存,多姿多彩、层次立体丰富的季节,使人无法,也不愿套用呆板的春秋冬夏模式。硬要将新疆的季节套到春夏秋冬里都是牵强的。

新疆广袤而多变的土地造就了一个个差异极大的自然奇观,在这块土地上,她的季节是如此丰富和鲜明。无论是山花织就的绚烂,还是原野苍茫的厚重,无论是落英摇落时七彩斑斓的起舞,还是胡杨金红时的浓烈如酒,以及冰雪皑皑中那豪放而优雅的壮美,都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的特性推到了极致,点染出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季节。

如果你心中只有一个季节,那么可能你终身就只能看到一个季节;如果你心中有着无数的可能,那你就一定能够看到众多华美的篇章。

经常会有人问,去新疆什么季节最好?

多年以来传统的答案是这样的:7、8、9这三个月最好,原因无非是气候宜人,尤其是9月份,是各色甜美瓜果扎堆成熟的时候,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自然不亦快哉。

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几成铁律,大家都这么说,也都这么信。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也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然而当我逐渐深入新疆的各个角落后,我对这一观念的认可开始慢慢动摇、变化,直至完全推翻。

如果要问新疆什么季节最好?那么我们就要首先搞清楚你要到新疆看什么?

你如果只是来看民俗或者文化上的遗迹,除了一些个别情况,大体上不存在季节的问题,如果只是要品尝瓜果,自然是9、10月份最为当时。但是如果你要来看美景,那么每一个季节又何尝没有绝色风光呢?比如在传统上,连很多新疆人也认为,新疆的冬季漫长而寒冷,除了冰雪就是冰雪,无甚可观。而事实上就是这些漫天的冰雪造就了禾木、白哈巴那如梦幻般纯净的童话世界,那里雄奇的阿尔泰山川和独有的图瓦人民居与澎湃的冰雪完美组合,徜徉其间,似乎会洗去人所有的杂念。而地处荒原之中的五彩湾,我始终觉得那里的冬天比其他时候更为出彩,那里没有雪的时候就已经气质非凡,斑驳的色彩凝重、跃动而炽烈,犹如上苍打翻的调色板泼洒在荒原腹地。而雪中的五彩湾,气质上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一如既往的凝重和炽烈中,散发着深邃的优雅和一种接近于诡秘的绚烂。

我认识一位玩摄影的朋友,她每年只工作半年左右,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天山南北来回穿梭,比如9月中到10月初,她会走入阿勒泰的山里去拍浓郁而斑斓的泰加林,10月底到11月初则往南直奔南疆腹地去拍满目金红的胡杨林,12月到元月,则又转战阿勒泰去拍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新疆,有着如此之多的选择,每一个季节都是上苍的恩赐,每一个季节都无法替代。

关于新疆,还经常听到有人说,要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转遍、玩透。且不说那种典型的,上车睡觉、景点拍照的中国式旅游——因为那就是赶路,根本不算旅游——如果你真想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验新疆所有的精彩是完全不可能的。新疆有个很有名的摄影家曾经说过,有人准备用三年的时间把新疆拍遍,而我拍了三十年,都还没有拍遍。

这不仅有地理面积上的因素,更有季节变换的因素,不同的季节,一样的地方,往往是不同的风景。我也曾给一些内地的朋友做过策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在新疆多看几个地方,但同时,我的内心却是惋惜的,惋惜于他们无法深入,无法真正去体味那些山山水水的精妙和神韵。

新疆是一部地理奇观的巨著,这部巨著太厚重了,需要,也值得去细细品味。

她集合了多种尖锐的对峙和巨大的反差,正如新疆的最高点乔戈里峰和最低点艾丁湖一样,海拔8756米的差距如此之大,却同在一片土地,为世界之仅见。在这里,荒凉与繁茂、酷热与严寒、凝重与轻盈、雄奇与妖娆、奔放与婉约等看似矛盾的元素都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瑰丽无此、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与人文的极致。

后记

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因为拍了那些照片而诞生的。

这么些年在新疆到处乱跑,拍了不少的新疆风光,总想将新疆的山山水水分享与更多的人,于是便动了写本书的念头。

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动机则是渴望向更多的人展现一个真正的新疆。

10年前我去内地的时候,还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们新疆有高楼吗?都骑马吗?

后来我发现,很多新疆人都有这样的遭遇。

最近这10年,似乎再也没有听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对内地来说,却依然对新疆有着很多的误解和空白。更糟糕的是,网络上关于新疆的讹误也比比皆是,这让人们对新疆的认识产生了更多的错误。

其实何止是内地的人们,就是很多新疆人,事实上对自己生活的土地也一知半解或所知甚少。我就听到过不少的新疆人说:新疆根本没有什么可看的地方。

然而事实上的新疆却是如此波澜壮阔,有着丰富的令人吃惊的美丽与神奇。

在这本书里,我只想尽可能地展现我所看到的新疆,展现那些美丽而神奇的细节,如果有人因为这本书而改变哪怕一点点对新疆的认识,便已欣慰。

这本书也是我留给我的女儿樱桃的,希望她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加喜爱和了解她所生长的这片土地。

感谢我的妻子张欣对我写这本书的支持和理解。没有她的无怨付出,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

感谢我的维吾尔族兄长安瓦尔·伊明(昆仑大侠),书中很多涉及民族语言的地方都有他的帮助。

感谢熊建勇(好好)、邹利军、李军喜(图刀)、安迪生(纯净水)等所有书中提及的伙伴,是他们陪伴着我走入了更多的美景之中。

特别感谢我的两位兄弟杨玄鉴、巩亮亮,是他们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

最后,感谢所有对我写这本书给予期待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们!

著者

2015耳7月7日于乌鲁木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疆的七个季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敬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466802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7035912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