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越是动荡,我们越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分析,金融业只有不断经历市场波动的洗礼,才可能不断成熟。
巴曙松研究员对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做了系统回顾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图书 |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培文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融市场越是动荡,我们越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分析,金融业只有不断经历市场波动的洗礼,才可能不断成熟。 巴曙松研究员对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做了系统回顾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内容推荐 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到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出现意味深长的变化,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在全球的相对重要性有所提高。这与危机中中国政府及时有力的金融政策密切相关,但如何在系统性风险增强的全球化时代加强自身实力,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本书不仅探讨了已经和正在发挥作用的金融政策,而且分析了未来中国金融政策的趋势。 目录 金融危机改变了什么 寻找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政策主线 世界经济金融规则需要中国元素 危机后金融监管走向何方? 主权财富基金:在危机中接受大考 年金市场:直面危机冲击 城投债:在危机中崛起 公司债券与保险机构的双人舞 从“金融恐怖平衡”到“再平衡”的中国机遇 与危机脱钩 重提脱钩论:信贷周期启动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影响 赤字财政:金融危机下的政策权衡 再杠杆化: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主题 走出危机看内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初露 金融危机带来的版图重构 一样的汇率压力,不一样的市场环境 金融危机后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从周边化起步 保护危机中的真正受损者 危机中的货币政策:不只是金融市场的复苏 中国金融政策直面退出挑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外资看空中国的理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金融政策/培文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巴曙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28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