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生物技术概论
1.2 环境生物技术
第一篇 点源污染控制生物技术
第2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2.1 活性污泥法
2.2 氧化沟
2.3 生物转盘法
2.4 生物滤池
2.5 吸附一生物降解工艺(AB法)
2.6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
2.7 生物接触氧化法
2.8 生物流化床
2.9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法)
2.10 厌氧消化池
2.11 厌氧生物滤池
2.12 A/O生物工艺
2.13 稳定塘与湿地处理
第3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3.1 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
3.2 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
3.3 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
第4章 大气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4.1 废气生物处理的原理
4.2 废气生物处理的方法
4.3 废气生物处理的工艺
4.4 有机废气的生物处理
4.5 含硫恶臭污染物的生物处理
4.6 CO2的生物处理
4.7 NOx的生物处理
4.8 有机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二篇 面源污染控制生物技术
第5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大气改良
5.1 概述
5.2 光合作用的机理与过程
5.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5.4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5.5 绿色植物与大气改良
第6章 生态工程技术
6.1 概述
6.2 生态工程污水处理技术
第7章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7.1 概述
7.2 生物修复的基本内容与原理
7.3 生物修复的优缺点
7.4 生物修复的主要方法
7.5 影响生物修复的环境因素
7.6 生物修复三原则
7.7 生物修复和生物处理的异同
7.8 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7.9 生物修复技术进展
第8章 恢复生态学与技术
8.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8.2 恢复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8.3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8.4 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
第三篇 污染预防生物技术
第9章 生物脱硫技术
9.1 煤的生物脱硫
9.2 脱硫方法及其比较
9.3 煤炭脱硫微生物
9.4 微生物脱硫的机理
9.5 有机硫的脱除
9.6 微生物浸出脱硫法
9.7 微生物助浮脱硫
9.8 微生物脱有机硫的研究
9.9 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状况
9.10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
第10章 生物冶金技术
10.1 湿法冶金所用微生物
10.2 浸矿微生物的开发
10.3 微生物浸矿的影响因素
10.4 微生物浸矿工艺
10.5 微生物浸矿原理
10.6 影响微生物浸出的主要因素
第11章 生物化工技术
11.1 概述
11.2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
11.3 生物化工产品
第12章 环境生物监测与评价
12.1 概述
12.2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12.3 生物传感器
12.4 生态系统和环境遥感
第四篇 环境能源利用生物技术
第13章 生物制氢
13.1 概述
13.2 制氢技术
13.3 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13.4 生物制氢微生物
13.5 生物制氢机理
13.6 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研究进展
13.7 生物制氢现存的问题
13.8 氢气的应用前景
第14章 生物制烷
14.1 甲烷化厌氧处理的用途
14.2 反应器结构
14.3 过程化学和微生物学
14.4 过程动力学
14.5 厌氧污泥消化池设计中的特殊因素
第15章 生物制醇
15.1 生物燃料乙醇及其特点
15.2 纤维质原料制备生物燃料乙醇技术
15.3 生物丁醇制备技术
第16章 生物燃料电池
16.1 概述
16.2 微生物燃料电池
16.3 酶生物燃料电池
16.4 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与前景
第五篇 环境资源利用生物技术
第17章 微生物农药
17.1 微生物农药简介
17.2 微生物农药的种类
17.3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第18章 微生物肥料
18.1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及作用
18.2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
18.3 微生物肥料及施用技术
18.4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
第19章 微生物饲料
19.1 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
19.2 秸秆饲料
第20章 微生物化工产品及制剂
20.1 微生物制剂
20.2 农用生物化工产品
20.3 有机酸产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