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指文士兵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戈特洛布·赫伯特·比德曼、德里克·S·赞布罗编著的《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描写了二战德国第132步兵师一名普通步兵——戈特洛布·比德曼的苏德战场经历:1942年参加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1944年被围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库尔兰包围圈,并在那里结束了他的战争。通过撰写回忆录,他试图抚平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并以一种所有非参战者都能分享、所有那个特定时期的老兵都能找到共通点的手法来描述他的战时经历。

内容推荐

戈特洛布·赫伯特·比德曼、德里克·S·赞布罗编著的《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描写了二战德国第132步兵师一名普通步兵——戈特洛布·比德曼的苏德战场经历:1942年参加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1943年加入列宁格勒战役,1944年苏军的庞大攻势将德国一整个集团军群围困在波罗地海沿岸的库尔兰包围圈内,比德曼在那里结束了他的战争。比德曼多次负伤、历经无数次战斗获得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金质战伤勋章和荣誉勋饰以及击毁坦克臂章。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向东方进军

第二章 跨过第聂伯河

第三章 梅肯济亚

第四章 克里木

第五章 敌人

第六章 塞瓦斯托波尔

第七章 盖托洛沃

第八章 加特雷

第九章 临近的结局

第十章 库尔兰:最后的战线

第十一章 苦涩的结局

尾声

附录

鸣谢

试读章节

1941年6月30日,夏季的酷热笼罩着波兰东部的广袤平原,全凭火车移动产生的轻微晃动才使我们从炎热中稍稍获得缓解。沉重的货运列车缓缓穿过参差不齐的松树林和连绵不断、未经耕作的沙质土地,一路向东的途中,我们经过了小小的农庄和村落,跨过了一些蜿蜒的河流。 满是尘埃的街道和道路旁,除了偶尔朝我们挥手的孩子外,当地居民没人理会我们。我们看着远处那些身穿灰褐色服装的男女,随着帝国铁路车轮的转动,他们渐渐消失在氤氲的热气中。万里无云的天空下,我们或坐或卧,在牢牢固定着的武器装备和车辆之间的平板敞篷车厢上打发着时间。与过去主宰我们日常生活的规章制度形成对比的是,现在我们被允许解开灰绿色军装的第一颗纽扣,并将衣袖卷起,以便让自己在酷暑中舒服些。与俄国开战的最初消息还是几天前的老新闻,我们很少谈论投身这场战争后的前景会如何。每个人都认为这场对苏联的战事会很快结束,就像当初击败波兰和法国那样。

拂晓时,克拉科夫的城墙和塔楼出现了,她是波兰的圣城,毕苏斯基的心脏就保存在这里的一座教堂内。火车发出刺耳的刹车声,慢慢地停靠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扳道站旁,我们立刻被一群蓬头垢面的孩子包围住,他们显然被站立在附近、面容严肃的宪兵所忽视。“请给点面包吧,先生。”他们可怜地哀求着,脏兮兮的手紧攥着我们从面包袋里掏出来递给他们的一点点面包。我们获准下车后,这些孩子朝我们涌来。

“可怜的波兰。”我不禁想到。我将一片面包递给一个颇具胆量的小女孩,换回一张破破烂烂的报纸。这份用德文和波兰文印制的报纸是昨天的,但仍能读到东线战事的第一批消息:向伦贝格挺进。格里德诺夫、布列斯特一斯托夫斯克、维尔纽斯、考纳斯、陶格夫匹尔斯已迅速落入德军手中。报纸在头版上欣喜地宣布,苏军的2582架飞机和1297辆坦克已被摧毁。波兰的苏占区已从布尔什维克的枷锁中获得解放。

很快,宪兵们吹着哨子,喊叫着行动起来,打着手势让我们上车,我们重新登上火车。列车呻吟着发出抗议,勉强拖着重负开动起来。我们缓缓向前,我将报上的内容读给炮组里的战友听,他们一个个无精打采,冷漠地躺在平板车厢上。我抬起头,朝身后的站台望去,那里只剩下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而我们,未知的命运之旅仍在继续。

7月1日,我们在雅罗斯拉夫附近,佩乌基涅西面10公里处停下,在这里下车后继续向东而行,步兵们排成长长的队列步行前进,这是每一个步兵毫不值得羡慕的命运。我们的反坦克炮由一辆法国战役期间缴获的履带式装甲车拖曳着,行进在我们前方。

我们的感官随即遭到硝烟和尘埃中挥之不去的气味的袭击,很快,我们看见了巨大的弹坑和烧焦的车辆,这是德国空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手笔。我们最终停在路边的一个临时食堂,在无处不在的宪兵警惕的目光下,斯瓦比亚红十字会护士们从一具马拉战地厨房车中舀出冷咖啡,倒入我们伸出的餐杯。他们徒劳地询问着国内的近况。

我们再次排列起一股长长的灰色队列,将这些红十字会护士甩在身后,朝着东面更远处前进。黄昏时,我们停了下来,将车辆和大炮停放于一排树木的遮蔽下,这些稀疏的树木排列在狭窄道路的两侧。做好伪装掩护、防范空袭的命令下达了,我们试着用细细的树枝遮掩我们的宿营地。

拂晓时,我们被沿着一条主干道、朝遥远的日出方向隆隆而去的补给队伍所超越。我们跟在补给单位身后行进了一整天,下午晚些时候才第一次遇到了敌人。

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苏军俘虏队伍,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土褐色军装,朝相反的方向走去。那些没戴帽子的俘虏中,许多人将稻草或破布顶在头发剪得很短的头上,以抵御炽热的阳光,还有些人光着脚,半裸着身子,这就表明我们的进攻部队是多么迅速地打垮了他们的阵地。 在我们看来,这些衣着奇特的人几乎算不上军人,他们只是一群白俄罗斯人、黑皮肤的高加索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带有蒙古人特征的游牧者,这群涌来的战俘来自覆盖着苏联领土的两个大陆。他们低着头,从我们身旁默默走过;偶尔能看见一些俘虏搀扶着他们负伤、生病或疲惫不堪的战友。在学校里我们学到过,乌拉尔山脉将欧洲和亚洲分隔开;可是,在这里,在被我们认为是欧洲中心的地方,我们见到了亚洲人。这支凄惨的战俘队伍消失在我们身后,夜色降临时,我们停了下来。满天星斗下,我们睡在迷彩布搭设的帐篷里,直到天亮才醒来。

第14反坦克连担任先头部队,清晨5点,我们出发了。烧毁的房屋摇摇欲坠地伫立着,就像是雅罗斯拉夫这座城市在波兰战役期间经历过激战的沉默证人,尽管这场战役只过去了两年,感觉上却宛如隔世。在拉德默跨过桑河后,俄国的土地出现在我们的脚下。

我们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座大型德军公墓,墓地入口的上方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纪念阵亡于杜布罗维察的战友。”我们的队伍未被允许停下来查看这片墓地,我们也不知道深入俄国后,会有多少我们自己的墓穴排列在路边。我们很快便遇到了一些新堆起的土丘,插着粗糙的桦木十字架,顶着明确无误的德制钢盔。这些沉默、血腥的目击者整齐地排列在向东而去的道路上,我们试图将目光移开,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望向那些坟墓。队伍默默地前进,那些沉默的红褐色土堆似乎在召唤着我们,仿佛在说:“别丢下我们……别把我们丢在这片陌生的地方。”P11-13

序言

1941年,德军132步兵师的士兵们进军俄国时,深信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东征。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们的职责,这是他们自小就接受的教育。带着这种天真,他们义无返顾地向东而去。四年后,伤亡惨重、衣衫褴褛、仅靠一点马肉苟延残喘的该师残部向苏联军队投降。

作为比德曼家族的密友,我早就知道戈特洛布·比德曼曾在东线服役过数年,但直到1985年才了解到这段确切的详情。当时,一支美国海军特遣舰队访问德国的基尔港,联邦德国海军邀请我担任舰队司令的翻译兼联络官。借此机会,我邀请欧洲的一些朋友来参观停泊于德国北部港口的美国海军战舰。我也请G·H·比德曼来观看北约此次的军力展示,他彬彬有礼地对我的邀请表示感谢,但又告诉我,这一邀请对他来说“迟到了40年”。正是通过这种奇怪的回复,我才得以获知1945年他在库尔兰的详细经历,以及一个寄托了被围士兵们最后希望的极其荒诞的谣传。1945年5月,一个传言在“库尔兰”集团军群的残部中广为流传,据说美国和英国将派出一支舰队到波罗的海来疏散比德曼所在的师,从而使其免遭苏联红军的歼灭。更有谣传说,库尔兰的老兵们随后将加入已到达易北河畔的美国军队,他们将在那里与苏军作战,将俄国人赶出中欧。

此后不久,我来到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地区拜望比德曼,以整理他在战时的经历并将其译为英文。我拿到一份回忆录的副本,为缅怀师里的那些老兵,他在多年前便已私人出版了这部回忆录。1964年,比德曼花了几个月时间将《Krim-Kurland mit der 132.Infanterie-Division 1941-1945》这本书撰写完毕,那时离该师衣衫褴褛的残部走入战俘营不到二十年,离第132师最后一批幸存者被苏联政府释放不到十年。这部回忆录成为了撰写本书的基础。

从苏联腹地那些不知名的集中营和战俘营获释多年后,前库尔兰的老兵们发现自己越来越被战斗中残暴的场景所困扰。与许多同他们激战过的士兵们一样,这些老兵带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那场灾难导致数百万人丧生,自己却活了下来;他们越来越发现自己被无法治愈、反复出现的战场噩梦所惊醒。一个个夜晚被那些死于突破薄弱防线的苏军士兵的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下的战友发出的惨叫声所打破。数米外,敌军士兵被困在一辆燃烧的坦克中的场景和声音,无法从记忆中被轻易抹去,岁月的流逝并未能减少恐惧的反复发作。

通过撰写回忆录,这位前德国国防军军官试图抚平心理创伤,并将其战时遭遇置于一个未参与者都能分享,而经历过那场灾难的老兵们都能找到共同点的角度。依靠他个人的回忆,并采用了师里其他战友长期被遗忘的经历,比德曼完成了这部手稿,以不带偏见的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步兵们目睹、经历的东线岁月。  正如G·H·比德曼在其手稿的前言中解释的那样,这本书并非为了重现许多残酷的历史事件,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打算通过这种疏漏来暗示此类事件从未发生过。本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替那些重要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骂名推卸责任。书中讲述的是奋战于前线的士兵们亲眼目睹的故事,仅此而已,因而不会对战争的起因加以审视,也不会探究随着德国军队的整个征途而发生的政治事件及其后果中潜在的负疚感、悲哀或悔恨。许多年前,泽普-德雷克塞尔上校曾在《Krim-Kurland mitder 132.Infanterie-Division 1941-1945》一书中写道:“这本书是献给阵亡者的,但它也是为活着的人而写。”这部手稿的翻译和出版正是本着同样的目的。

与G·H·比德曼的面谈、对相关事件的讨论以及对陈年文档和照片的细致研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好几年。作为比德曼战时经历的译者和合著者,我认为有几个相关问题应该引起读者的注意。我觉得最好用德语称谓来标注大多数军衔和部队名称,以免偏离传统的德国国防军军事体系。专业历史学家们也许对此并不赞同,或是在一些地名、敌军实力、相关事件的具体日期上发现谬误。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本书主要的原始资料来自那些在战场上匆匆完成的信件、凭借泛黄的照片回忆起来的人名、以及比德曼和他那些同在东线服役过的幸存战友衰退的记忆。为了解某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我偶尔也会采用官方报告和部队的战时日志。官方文件和日志中的大多数信息来自对战俘的审讯和战场上缴获的文件,因此,这些文件并不都是确实可靠的。

大多数官方文件由弗里茨·林德曼将军的遗孀和儿子提供。这些文件得以保存至今,完全是因为“7-20”事件后,盖世太保搜查林德曼将军位于德国北部的住所时,忽略了他在德国南部博登湖附近的另一座住宅。暗杀事件的几个月前,将军便已将他的私人文件转移到那里妥善保存。

本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了解东线历史事件的来源,还必须将其视作一个被邪恶意识形态所欺骗的人目睹和参与的事件的精确编年史。这场远征的幸存者们经历了巨大的角色转换,从入侵的征服者沦为精疲力竭、孤立无援的部队,面对占尽优势的敌人进行着殊死战斗,而历史则给他们的经历蒙上一层越来越黑暗的阴影。尽管存活于这种阴影下,那些经历了历史上这场军力和工业实力最猛烈的对决而幸存下来的人们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邪恶世界中关于生存和失败的种种教训。我们有责任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并留意它们一直在传递的信息。

德里克·S·赞布罗

德国,多尔恩斯特丁

书评(媒体评论)

自1945年以来,出现了大批德国人和俄国人的个人记述,并配以详细的图片,描绘出这些亲历者在那场战争中噩梦般的经历。不过,没有谁比比德曼更好地传达出这场经历的本质。他的书中充满了战斗场面,但他对艰难环境中生与死的生动描述,赋予了这本书特殊的价值。——罗伯特·A·道蒂,《灾难之种》和《危机的起点》的作者

东线战事的前线真实状况已被淹没在太多的神话中,所以,这样一本书代表着深受欢迎的拨乱反正。第132步兵师的历史,比德曼的故事,是一支“非现代化”的德国国防军“主导叙事”中的一部分,那些士兵面对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困苦,最终沦为历史上最为邪恶的—番事业中的牺牲品。——丹尼斯·肖沃尔特,《坦能堡:帝国的冲突》的作者

比德曼的清晰描述,再加上赞布罗出色的翻译,使得本书成为大批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戴维·格兰茨,《库尔斯克战役》和《巨人的冲突》的合著者

令人难忘地描述了艰难环境下的生与死。在这本以英文首次出版的著作中,比德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作战细节。但这本回忆录也深入介绍了一名德军步兵的战时经历,带我们洞察了一名远离故土、奋战于异国他乡的士兵的内心,描述了身陷残酷战争中俄国农民的生活,并回忆了失败和投降的耻辱以及苏联战俘营的无情。——历史书籍俱乐部书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指文士兵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戈特洛布·赫伯特·比德曼//(美)德里克·S·赞布罗
译者 小小冰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7612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4
CIP核字 2014164695
中图分类号 I516.5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堪萨斯大学出版社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