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完成之后又怎样》里,作者翟永明一方面描述了诗歌在个人生活和时代生活中的位置,如《诗画同源是我的创作灵感》、《在最无诗意的现实中寻找诗意》;另一方面,一如既往,作者持续关注诗歌中的女性主题,如《女性诗歌:我们的翅膀》、《个人女性观》;同时,书中也充满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敏锐观察;作者的文字如以往一样柔和却犀利,经常到达别人未曾意识到的地方。
图书 | 完成之后又怎样/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这本《完成之后又怎样》里,作者翟永明一方面描述了诗歌在个人生活和时代生活中的位置,如《诗画同源是我的创作灵感》、《在最无诗意的现实中寻找诗意》;另一方面,一如既往,作者持续关注诗歌中的女性主题,如《女性诗歌:我们的翅膀》、《个人女性观》;同时,书中也充满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敏锐观察;作者的文字如以往一样柔和却犀利,经常到达别人未曾意识到的地方。 内容推荐 《完成之后又怎样》是作者翟永明自写诗以来的第一本诗歌评论集,表达作者对诗歌、诗人、诗歌史的看法和思考。一方面,这些文章的结集,呈现了这些年里,作者在写作中不断衍生和延伸的主题及语言表述形式,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以最接近内心的方式去除杂念和保持真实"。全书分四个部分:对诗歌及写作的思考,对同代诗人们的观察和描述,诗人之间的对话,诗书杂记。 目录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洪子诚 第一辑 诗余之思 黑夜的意识 “女性诗歌”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再谈“黑夜意识”与“女性诗歌” 阅读、写作与我的回忆 《咖啡馆之歌》以及以后 生活的诀窍 ——给李友亮的一封信 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面向心灵的写作 面对词语本身 个人女性观 时间美人和美人的时间 诗人离现实有多远? 女性意识·妇人之见·雌声 第二辑 诗人们 在一切玫瑰之上 三天宽的歌喉 为需要,为内心的快乐而创造 诗意来自风格 请让我听听你的声音 旁观者:钟鸣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教灾区儿童写诗 不是豪猪非莽汉 几个现场写作:印度蓝 第三辑 谈话录 完成之后又怎样? ——回答臧棣、王艾的提问 词语与激情共舞 ——答周瓒问 在符号中寻自我,在局限里觅自由 ——与马铃薯兄弟对谈 从最无诗意的现实中寻找诗意 ——与何言宏对谈 在克制中得寸进尺 ——与木朵的对谈 与杨爽一席谈 第四辑 诗书杂记 《坚韧的破碎之花》后记 《终于使我周转不灵》自序 女性诗歌:我们的翅膀 《正如你所看到的》自序 《诗歌在今天》诗选前言 首届中坤国际诗歌奖受奖辞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自序 我和“白夜” ——《白夜谭》自序 诗歌的视野广阔无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感言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完成之后又怎样/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翟永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417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2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2014086421 |
中图分类号 | I1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