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沈雨梧教授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完成,对女性科技人物的研究工作又有了显著的推进。该书较《清代女科学家》有很大的扩展和延伸,但两者在内容上并无重复,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对于清代女科学家,该书只是收入了《清代女科学家》未收录的人物,如补充了21位浙江籍女性科技人物。

本书记述了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科学家事迹和她们的科技贡献,由于时空跨度大,史料有限且非常零散,编撰难度很大。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作,不仅充分利用正史中的点滴资料,而且努力从地方志、文集和笔记类等文献中发掘新史料,使收录的女性科技人物达49位之多。

内容推荐

浙江师范大学沈雨梧教授撰著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收集了自远古传说时代至清代的女性科技人物,记述了她们的生平、事迹、贡献和影响。这些女性科技人物不仅发明了诸多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而且在天文、算学、造纸、建筑,甚至在军事地图和兵器方面,也有传承和创新,尤其在纺织技术和传统医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在清代末年出生、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多位浙江籍女科学家的事迹,如农学家沈骊英、生化学家严彩韵等,她们埋头苦干、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

目录

女娲发明水准仪、尺、规、矩、天平、秤

养蚕缫丝发明家嫘祖

鲁班母亲、鲁班妻子的发明

中国雨伞的发明者云氏

世界首创纺织提花机的陈宝光妻子

医术高超的西汉女医师义妁

宫廷女侍医淳于衍

擅长数学的王美人

精通天文学、数学的班昭

绘制中国第一幅军事地图的三国东吴赵夫人

张秀姑的医学解剖学实践世界第一

施医利民的鲍姑和针灸

柳婕好发明雕版印花法

唐代女诗人薛涛造纸

喻皓女儿与《木经》的传世

宋代女数学家楚衍女儿

“浙江省先进工作者”助产士杜有榛

最早在浙江嘉善开办医院的西医戴德言

浙江当代中医名人方景仲

浙江温州瑞安首位西医助产士留学东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医院产科的开拓者——龚式昭 

宁波广济医院医师邵梅隐

终身服务医疗事业的张竹君

附录一:中国古代女科学家首创世界领先和中国女界第一统计简表

附录二: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

附录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附录四:欧盟颁发首届“居里夫人科学奖”

附录五: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附录六:中国近现代女科学家名录(一)

附录七:中国近现代女科学家名录(二)

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世界首创纺织提花机的陈宝光妻子

织花机的发明是东汉初期丝织业发展的必然

陈宝光妻子,山东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她生活和活动的年代,大约在西汉末期和东汉初期,即公元20年至公元45年之际。

丝织业是西汉的重要手工业之一,当时的山东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和襄邑(今河南睢县)已设有较大的官营作坊,所生产的产品供皇室使用。西汉元帝时期(前48一前33),汉皇室在山东临淄设服官三所,称三服官,“作工各数干人,一岁费数巨万”。陕西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东西织室规模也很大,每年花费在五千万钱以上。由于专织精细丝织物,襄邑、和齐(山东临淄)的丝织业特别发达。王充曾说:“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因此,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丝织手工业已经很发达,能织成精美的织物。

当时山东临淄、河南襄邑两地的织工都在钻研技术,想要发明织花机,以代替手工刺绣。西汉成帝绥和二年(前12)诏书说:“齐三服官织绮绣难成。”这说明当时山东临淄织工在试制织花机,但没有成功。

因此,社会生产的需要,就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一旦有变革技术的需求,则新的生产技术就应运而生。中国织花机的发明,就是生产发展的需要。

东汉明帝(58)率公卿大臣祭天地,各穿五色新衣裳,皇帝的刺绣衣裳、公卿大臣的织花衣服都是河南襄邑服官的贡物。襄邑织工发明织花机,但何人发明,什么年代发明,各种史籍均无详细记载。至少东汉初期这种织物已为公卿大臣所穿,说明公元58年中国已发明织花机。

织花机织出的织物精美程度比手工刺绣差些,但织花机的发明,却大大椎动了幺幺织业的发展。

陈宝光妻子发明织花机

《西京杂记》中记载:“陈宝光妻子发明织花机,并传授织花机织法。”又记陈宝光妻子的“织花机用一百二十镊”,“每织一匹,价值万钱”。在陈宝光妻子以前,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织机,用机械织绸,但比较简单。陈宝光妻子在纺织实践中对锦绫织机的构造和功能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制成了由一百二十镊组成的复杂的锦绫织机。“镊”是锦绫织机上用来夹“提花线束”的附属部件,所以陈宝光妻子用的织机是一部提花机。提花技术的出现是纺织科学史上的重大进步,而这种先进的纺织技术在西汉末东汉初期,陈宝光妻子就已掌握,并在实践中熟练地使用和推广。她在纺织机上,把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用不同颜色的线,直接编织成如“蒲桃锦”、“散花绫”那样高质量的“锦”和“绫”。

文据《西杂记》记载,汉代有个叫霍光的大官想获取这种优质的“散花绫”和“蒲桃锦”,于是通过自己的老婆聘请陈宝光妻子到自己家中织了“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这说明当时提花机的产量已经很高了,进一步印证了西汉时期中原地区丝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由于《西京杂记》对陈宝光妻子发明的提花机记载太简单,所以陈宝光妻子所使用的提花机具体造型很难推测……

P24-26

序言

浙江师范大学沈雨梧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与清代女科学家的研究。2011年5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沈先生的《清代女科学家》一书,现在沈先生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作为前书的姊妹篇,也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睹此书的样稿,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父系社会,妇女被限制在家庭之内,接受严格的“三从”、“四德”教导,女子要想在科学科技方面有所作为,难度很大。然而,再难也难不倒那些工作于生产一线、生活于特殊技术之家的女子,古代中国还是出了不少女科学家。从所选的中国女科学家来看,有的还不是普通的科学家,其发明创造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例如,东汉陈宝光妻子首创世界第一部纺织提花机,三国东吴赵夫人绘制了中国第一幅军事地图,南北朝张秀姑的医学解剖实践早于欧洲上千年。而唐代柳婕妤发明的雕版印花法,在民间普及服饰为唐装。清代松江妇女织成的“飞花布”,成了中国名牌“贡布”。

古代中国的士大夫,受重本轻末观念的影响,很少关注雕虫小技的记录,即使偶尔为人提及,也只是片言只语。所以,到了21世纪的今天,要想从海量的古代文献中搜求中国古代女科学家的事迹,相当困难。如今,沈先生经过多年的艰苦搜求,从历代留下的史籍中梳理出49位女科学家,实在不容易。此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只收入黄道婆一位女性,而沈先生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却收入49位,是学界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女科学家的专著。将这么多中国古代女科学家的事迹汇集于一书,我们应该感谢沈先生的学术贡献。

尤其难得的是,沈先生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重视图片的配置。由于技术的限制,中国古代士大夫不太重视图片的配置。到了21世纪,进入读图时代,图片的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发现,年已古稀的沈先生同样重视图片的搜集,这真的让我们后辈感动。这样为读者着想的学者,才是真正可敬的学者。

我与沈先生都是浙江省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专业人员,直接的交往始于2013年5月,而神交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得知沈先生仍在从事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尤其是女科学家的研究,我辈实在佩服。而沈先生一如既往地著书立说,这才是真正的学者品格。

钱茂伟

2014年3月28日

(钱茂伟先生系宁波大学人文学院史学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后记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内容,是我20世纪70年代研究的课题。目标确定,就广泛搜集资料,阅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南史》、《三国志》等收入《四库全书》正史记载的点滴资料,摘录中国古代女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中西医学、纺织科学、建筑学、农学、造纸学等各个自然科学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她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古代历来对妇女的发明创造记载甚少,只能从记述稍多的纺织科学突破。嫘祖养蚕缫丝的发明及丝绸之路,在史料中找到了,于是顺藤摸瓜,奇迹般的资料便呈现在眼前,手头史料也越积越多,《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内容基本写就。但最初的《中国古代女科学家》手稿作为学术专著字数太少,于是就把“现代女科学家”作为附录收入本书。这一举措,获得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邹竞院士、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染化工程系周翔院士的支持。他们纷纷寄来简历、科研成果及其社会实践效益的资料,使本书这一部分内容翔实可靠。

原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长的李鲁教授为本书题词。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冯立舁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冰研究员,以及宁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史学史研究所所长钱茂伟教授,为本书写序。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在写作过程中,曾经得到浙江师范大学党政领导、人文学院党政领导及科研秘书、社科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科技处领导与具体工作人员等的支持与帮助。本书的编辑为编辑《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尽心尽力,付出辛勤的劳动。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在搜集资料与著写过程中,得到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咨询部、样本书阅览室、流通部、期刊部等部门同志的支持与帮助。人文学院资料室和数理信息学院资料室的同志对本书的撰写提供了很多帮助。校办综合科全体同志为我网上查找资料出了力。打字员金芳多年来一直打印《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书稿,从初稿到第3稿,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著写前期,人文学院历史系2009级学生涂会雪、中文系2009级学生周晓梅帮我网上查找资料及有关图片;后期,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谢晨同学与张扬同学又帮我网上找了不少资料与图片。此外,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邵建东同志,为《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出版出了大力。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的初稿于2012年12月完稿后,由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处匿名向有关高校、同行征求意见。承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寿乐英编辑、浙江大学徐和雍教授、无锡教育学院吕锡生教授、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张伟建和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金燕峰、桐乡市文化馆徐春雷等同志的支持与帮助,他们提出很多修改意见,使《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不断修改和完善。

所以,没有这么多的领导、同行同志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我这本《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是绝对不能面世的,在此衷心表示感谢。

最后,还得提一提我的夫人闻品芬女士。她在我著写《中国古代女科学家》一书时,包揽了全部家务,为我创造了安静、无愁的良好工作环境。因此,我的成功有她的支持。

作 者

2014年4月于浙江师范大学师大公寓澍秋书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女科学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雨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33463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4118620
中图分类号 K826.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8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