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本书是关于研究《日知录》的专著。
图书 | 日知录(精)/国学经典导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本书是关于研究《日知录》的专著。 目录 导言 导读 第一辑 形而下者谓之器·言私其狱·大原·因国·文须有利于天下·著书之难·直言·立言不为一时·文辞欺人·作诗之旨·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体代降·书法诗格·河东、山西·陕西·山东、河内 第二辑 乡亭之职·掾属·法制·部刺史·六条之外不察·隋以后刺史·知县·知州·知府·守令·亭·社 第三辑 治地·斗斛丈尺·地亩大小·州县赋税·州县界域·苏松二府田赋之重·纺织之利·马政·驿传 第四辑 周末风俗·两汉风俗·正始·宋世风俗·清议·名教·廉耻·素夷狄行乎夷狄·胡服 第五辑 三《易》·朱子《周易本义》·六爻言“位”·“艮其限”·游魂为变·孔子论《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四诗·“小人所腓”·乐章 第六辑 四海·九州·姓·氏族·黄金·银·以钱为赋·铜 第七辑 三反·召杀·南北风化之失·南北学者之病·行■·土炕·寺·省·骑·烧荒·代·陉·终葵·幺·亡·奈何·谁何·驴赢·草马·草驴女猫 附录 附录一 顾炎武《日知录》研究——为纪念顾炎武诞生350周年而作 附录二 论顾炎武两大代表著作中的内部结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知录(精)/国学经典导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俪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333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1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49.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3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