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结局(43名国民党战犯命运纪实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大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第一个死去的是戴季陶,最后一个离世的是宋美龄。这43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却又成为主要“战犯”。败走大陆,或枭雄、或丑角,或积极促进祖国统一、或联共、或反共,或荣华富贵、或穷困潦倒……

该书将解开这段尘封的历史,再现他们传奇的一生,评说其人生历程。

内容推荐

几易其稿,几经增删,历经数年,终于面世,奉献读者,讲述43名国民党“战犯”的戏剧性的人生故事,他闷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是怎样成为国民党要员的?为什么又成为主要“战犯”?最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揭秘其大结局尽在此书中。

目录

上卷

蒋介石:悬棺孤岛

李宗仁:回归大陆

陈诚:死于肝癌

白崇禧:死公馆

何应钦:梦关山

顾祝同:俯首听命

陈果夫:晚年潦倒

陈立夫:反对“台独”

孔祥熙:客死美国

宋子文:鸡骨死

张群:暮年养生

翁文灏:终老北京

孙科:清廉辞世

吴铁城:激愤而亡

王去五:学者从政

待季陶:广州死亡

吴鼎昌:遗恨香港

熊式辉:晚景凄凉

张劢生:郁郁而终

朱家骅:消沉度日

下卷

王世杰:

顾维钧:

宋美龄:跨越三个世纪

吴国祯:情萦故国

刘峙:教师为生

程潜:阵前起义

薛岳:百岁而终

卫立煌:回到北京

余汉谋:种莱赌棋

胡宗南:死非其所

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

阎锡山:孤岛哀鸣

周至柔:仍受重用

王叔铭:蒋家甘草

桂永清:短命总长

杜聿明:接受改造

汤恩伯:郁郁而死

孙立人:幽禁台中

马鸿逵:难回故土

马步芳:病死中东

陶希圣:参政不知政

曾琦:“醒狮”难吼

张君劢:声哑《自由钟》

试读章节

蒋介石则完全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4月2日,蒋介石在北伐军东路前敌总司令部所在地龙华召开了秘密反共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蒋介石、何应钦、吴稚晖、李石曾、陈果夫、陈立夫、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黄绍肱等。会上,蒋介石首先发言,说明为什么要“清党反共”和为什么要把中央移到南京。他说,13年国共合作,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时候,他们就不怀好意,他们的组织仍然保存,并且在我们党内发展组织。自十五年三月二十日中山舰事变之后,这种阴谋日益暴露。北伐军到了武汉,中央某些机关和某些人受了分化或者受了劫持,把武汉同南昌对立起来。因此,现在如果不清党,不把中央移到南京,建都南京,国民党就要被共产党所篡夺,国民革命军就不能继续北伐,国民革命就不能完成。

蒋介石并表示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李济深首先报告了广东方特别是在彭湃领导下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情况。他说:“如果不早日清党,早日镇压,其他各县的农民都将起来效尤,广东的局面就无法维持了。”黄绍肱接着把韦拔群所领导的广西东兰农民运动日益发展的情况说了一番,并且说:现在要镇压是很容易的,其所以不敢镇压,是因为碍于中央党部和省党部的那些共产党人和他们的同路人用党部的名义维护着农民,必须早日清党反共。何应钦报告了南京方面的情况,着重谈到南京惨案,说这是因为共产党鼓动士兵和地痞流氓抢了、打了外国领事馆和外国侨民才引起外国兵舰开炮轰击的。

白崇禧发言最长,李宗仁也谈了一些军队政治问题以及他在地方上所看到的问题。

这次秘密会议上各人的发言,深刻地反映出了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军事当局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工农群众革命运动面前战栗危惧的心情,同时也充分暴露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扑灭革命火焰的反动阶级的本质。“反共清党”的大政方针就在这次充满血腥气的秘密龙华会议上决定下来了。这是一项集体的决策,蒋介石是罪魁祸首。同日,吴稚晖提出所谓“弹劾”共产党文件,随即由吴稚晖、张静江等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呈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要求对各地共产党领导人给以“非常紧急处置”,“在所在地就近知照公安局或军警机关,暂时分别看管监视”。  接着,蒋介石根据李宗仁的建议,“将不稳的各师调离上海,另以未经中共渗透的部队接防”。4月4日,蒋介石对第一、第二师同学训话时公开说:“现在C.P.分子在事实上造谣言,使得我们不能团结。…‘如果再有捣乱的行为,那不管你是哪一党、哪一派,不能不说你是反革命的!”

6日,蒋介石令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派兵查封了驻上海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同时发出查封上海总政治部布告和通电。

8日,蒋介石指使吴稚晖、白崇禧、陈果夫、钮永健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规定由该会“决定上海市一切军事、政治之权”。蒋介石又成立了戒严司令部,白崇禧为司令,同时发布了国民革命军战时戒严条例十二条,规定“禁止有妨碍革命军事工作与反革命情形之集会、结社、言论、新闻、杂志、图画、标语、告白等”。同日,吴稚晖等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发出所谓《护党救国通电》,对中国共产党和武汉国民党中央大肆进行攻击。在这一切反革命政变工作都做好以后,9日这一天,蒋介石离开上海到南京去了。

4月11日,蒋介石发出了“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的指令。12日,发生了大批反动军队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用欺骗胁迫或武力等卑劣手段,收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武装。1700条枪全部被缴,队员死伤300多人,上海总工会也被占。

13日,上海20多万工人举行抗议罢工,6万多人举行集会与示威游行,结果遭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开枪屠杀,牺牲100多人,受伤很多人,史称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这是蒋介石完全叛变革命的标志。

P8-9

后记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这43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人生经历如何?他们是怎样成为国民党要员的?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战犯”?最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在他们相继离世后,解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记忆,评说他们的人生历程,有着一定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从他们身上,可以理清国民党的发展脉络,可以理清国民党败走大陆的历史缘由,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纵然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取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帮助我们学习历史,让我们从历史中得到启迪,这就是我们撰写《大结局——43名国民党“战犯”命运纪实》一书的目的。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和历史文献,并吸收了部分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和图片资料,因不便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主编叶健君、李万青;作者除郭钦、李万青外,还有叶健君、黄启昌、王龙彪、宋银贵、肖寒、程波、彭焕才、周亚平、肖巧平、朱丽翔、文慧敏、赵荣华、丁红。他们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写作和资料收集工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结局(43名国民党战犯命运纪实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健君//李万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59937
开本 16开
页数 9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4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60
185
5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