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全球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中国药品流通历史沿革和现状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深度挖掘,对世界医药流通模式与我国医药流通进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药品现代流通理论体系,创造并运用现代流通理论和药品现代流通理论,结合药品流通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药品现代流通进程的思路和框架体系。
图书 | 药品现代流通研究报告(中国药品现代市场体系研究与设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全球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中国药品流通历史沿革和现状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深度挖掘,对世界医药流通模式与我国医药流通进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药品现代流通理论体系,创造并运用现代流通理论和药品现代流通理论,结合药品流通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药品现代流通进程的思路和框架体系。 内容推荐 本书将中国的药品流通放在全球药品流通体系的比较中进行研究,对全球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中国医药行业历年来走过的历程及沿革、当前中国药品流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国外药品流通体制、现代药品流通理论的理论内涵、中国药品现代流通框架体系等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论和重大战略选择和政策选择。是对医药流通领域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对解决当前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全球药品市场发展趋势与特点1 第一节 全球药品市场发展状况与特点/1 一、全球药品市场需求状况/1 二、全球药品市场供给状况/4 三、全球药品市场发展趋势和特点/5 第二节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8 一、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的回顾/8 二、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9 三、中国医药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4 四、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15 第三节 中国药品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24 一、中国药品市场供给及趋势/24 二、中国药品市场需求及趋势/27 三、中国与世界药品市场比较/47 第二章 中国药品流通历史沿革和现状49 第一节 中国药品流通历史沿革/49 一、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83年)/50 二、药品流通改革初期(1984—1999年)/51 三、药品流通的全面发展时期(1999—2004年)/53 四、药品流通的战略调整时期(2004年至今)/54 第二节 中国药品流通现状及特点/57 一、中国药品流通现状/57 二、中国药品流通交易关系与模式特点/84 第三章 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97 第一节 中国药品流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97 一、药品价格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97 二、用药安全问题仍存在很多隐患/103 三、非基本药物流通秩序仍较混乱/109 四、药品产业结构仍不合理/112 五、尚无形成高效的对药品市场统一监管体系/115 六、药品经营主体集中化程度低/120 第二节 中国药品流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128 一、尚未形成系统清晰的药品现代流通基础理论/128 二、与药品流通相关的几个重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32 三、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有效解决/139 四、缺少清晰的药品现代流通框架设计/141 五、政府监管存在缺陷/143 六、药品现代流通方式落后/148 七、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中间体/150 第四章 全球药品流通模式的国际比较152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药品流通模式/152 一、美国/152 二、日本/157 三、法国和德国/161 四、新加坡/164 第二节 国外药品现代流通的共同特征/168 一、国外药品现代流通的共同特点/168 二、国外药品现代流通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82 第三节 国外药品现代流通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90 一、实行医药分开,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前提条件/191 二、推进信息化、标准化,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191 三、提高药品市场集中度,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可行路径/192 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关键/192 五、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必要条件/193 六、建立现代信息系统,是构建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前提条件/194 第五章 现代流通基础理论与药品现代流通理论195 第一节 现代流通基础理论/195 一、现代流通的理论内涵/195 二、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200 第二节 药品现代流通的一般性与特殊性/209 一、药品流通的一般性/209 二、药品流通的特殊性/220 三、药品的生命周期/225 第三节 药品现代流通理论对药品流通的基本要求/227 一、药品现代流通理论对药品流通的一般要求/227 二、药品现代流通理论对药品流通的特殊要求/230 第六章 中国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框架设计235 第一节 中国药品现代流通体系总体思路、原则与目标/235 一、构建中国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总体思路/235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6 三、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238 第二节 中国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241 一、中国药品现代流通的核心体系/242 二、中国药品现代流通的支撑体系/249 三、中国药品现代流通的保障体系/267 第七章 建立中国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274 一、把建立药品现代流通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274 二、高度重视研究并建立药品现代流通基础理论体系/275 三、必须弄清楚与药品流通相关的几个重大问题/276 四、抓紧研究设计药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总体框架和目标模式/281 五、研究改进和完善政府药品监管体系和市场治理架构/291 六、加快建立药品流通全过程中的安全标准和认证认可体系/293 七、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组织/296 八、形成财政、税收和金融等协调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299 九、推进医疗卫生、药品流通和医疗保障体制配套改革/299 十、加大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力度/304 十一、大力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和NGO等市场中间体/306 参考文献308 附件一:现代流通打开了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中几个“死结”——上海市闵行区重塑药品现代流通方式调查报告316 附件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编)324 附件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326 附件四: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342 附件五: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350 附件六: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355 后记36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药品现代流通研究报告(中国药品现代市场体系研究与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文玲//李金菊//颜少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7999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24.7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