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教师的奇迹(第2辑)/中国教师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管建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作文教学中的“无招胜有招”》;《管建刚教育感言》;《苏静:“诗教”奇迹创造者》;《用诗意构建理想课堂》;《苏静智慧教育画面》……在这部书里,《中国教师的奇迹(第2辑)》(作者赵国忠)真实再现中国名师独有之精神;在这部书里,铭刻现代中国教师之精髓:在这部书里,破解中国教师成长关键之难题,让广大教师真正成熟起来,获得更冬的勇气和智慧,体味更为精彩的教师人生。

内容推荐

2012年,我们重新出发,编写《中国教师的奇迹(第2辑)》(作者赵国忠),续写中国教师的传奇。在这部书里,《中国教师的奇迹(第2辑)》真实再现中国名师独有之精神;在这部书里,铭刻现代中国教师之精髓:在这部书里,破解中国教师成长关键之难题,让广大教师真正成熟起来,获得更冬的勇气和智慧,体味更为精彩的教师人生。

目录

桂贤娣:一位打动教育部部长的小学教师

奇迹·再现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奇迹·画面

桂贤娣智慧教育画面

桂贤娣情感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用心、用情、用智慧播撒快乐的桂贤娣

奇迹·感悟

她是一位真正的教师

奇迹·语录

桂贤娣教育感言

王金战: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人”

奇迹·再现

“奇人”是怎样造就英才的

奇迹·画面

王金战智慧教育画面

王金战高考支招画面

奇迹·其人

为师当如王金战

奇迹·感悟

让世界多一些“王金战”

奇迹·语录

王金战教育感言

常丽华:“中国的雷夫”

奇迹·再现

小教室,大奇迹

奇迹·画面

常丽华智慧教育画面

常丽华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让教育像诗一样美好

奇迹·感悟

是种子,就一定能开出花来

奇迹·语录

常丽华教育感言

俞玉萍:一问创造奇迹的教室

奇迹·再现

中国,有这么一个百合班

奇迹·画面

俞玉萍智慧教育画面

俞玉萍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另类”教师——俞玉萍

奇迹·感悟

坚持才有“百合”香

奇迹·语录

俞玉萍教育感言

韩兴娥:现行教材的突围者

奇迹·再现

两周一本教材的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奇迹·画面

韩兴娥智慧教育画面

韩兴娥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小语界横空出世的韩兴娥

奇迹·感悟

奇迹在从容优雅的智慧里

奇迹·语录

韩兴娥教育感言

管建刚:作文革命带来的奇迹

奇迹·再现

吹响作文革命的号角

奇迹·画面

管建刚智慧教育画面

管建刚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管建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

奇迹·感悟

作文教学中的“无招胜有招”

奇迹·语录

管建刚教育感言

苏静:“诗教”奇迹创造者

奇迹·再现

用诗意构建理想课堂

奇迹·画面

苏静智慧教育画面 

苏静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她,以“诗意教育”蜚声教育界

奇迹·感悟

揭秘“苏静现象”

奇迹·语录

苏静教育感言

王春易:课堂不唱“独角戏"

奇迹·再现

让课堂成为思想成长的地方

奇迹·画面

王春易智慧教育画面

王春易精彩教学画面

奇迹·其人

“超级教师”王春易

奇迹·感悟

我们该向王春易学习什么

奇迹·语录

王春易教育感言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和难缠的家长,她总是那么有耐心、有办法。

从教多年来,每一届的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喜欢她、尊重她。

说来是这么神奇,但对于桂贤娣老师来说却不神秘。

对此,她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为什么家长和孩子们对我如此关心、如此尊重。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老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灿烂的阳光。用爱心感染爱心,用人格影响人格,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真情培育真情,这是教师的理想追求。”

桂贤娣,一看到孩子就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知道孩子想做什么,这在中国教育中绝无仅有,不能不被称为一个奇迹。

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心灵的艺术,那是因为只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才使教育成为可能,才使教师这个职业显得高尚。而世界上,最难的也可能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奇迹源自于桂老师就能把这最难的事做好。

桂贤娣认为,每个孩子对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多年经验令她总结出了一套“因生给爱十法”:体弱生爱在关心、残疾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

桂老师新接了六年级(2)班,班上有个漂亮的小姑娘吕晶被诊断得了癌症。还好发现得早,治疗有望。本来,因为休学一学期,父母和医生都要求她留一级。可是,她就是喜欢自己的班级,坚持在化疗期间继续跟班上学。这个不幸而又坚强的女孩不拍打针吃药,不惧化疗反应,唯一担心的是头发掉光了,不戴帽子不好见同学,而戴上帽子又担心会被同学笑话。

她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陪着她来的父母更是一路紧张:万一有什么尴尬的事刺痛了孩子,不要说继续上学,只怕病情还会加重呢!

“吕晶,快进来!”桂老师轻轻地推着她走进教室.她用余光扫了一眼教室,一片红色跳进她的视线。她赶忙抬起头来,原来全班63个同学都戴着小红帽,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班长站起来:“欢迎你参加班级野游活动!”小吕晶一听,高兴地回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去吧!你们回去吧!”

孩子的妈妈站在教室外,看着这一切,泪流满面:“桂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的良苦用心!”还一个劲地向桂老师鞠躬。

原来,桂老师得知吕晶的特殊情况后,专门到武汉的汉正街买了64顶小红帽,家访时悄悄地给了吕晶家长1顶,让孩子上学时戴上。为了不让吕晶以为是特意为自己全班才戴小红帽的,桂老师特地安排全班当天进行野游活动。  从那以后,班上每天都有五六个同学戴着小红帽,一直到吕晶的头上长出了头发。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一看到孩子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桂老师自豪地说。

那年春节刚过,学生刘浩拿出一张新版的20元人民币炫耀。谁知在做完广播操后,钱不翼而飞了!刘浩急哭了!桂贤娣在全班学生面前慈爱地说:“有哪位同学拾到了刘浩的20元钱,请还给他,桂老师和刘浩将不胜感激。”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半晌没有反应。见此,桂贤娣没有坚持下去。

中午,桂贤娣去商店里买了64个红包发给了学生们,并和蔼地说:“桂老师相信同学们,请大家今天回家后,把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直接把红包交到讲台上来。”第二天,64个红包如数收回,而那张新版的20元就在里面!

“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是哪一个孩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了孩子一次改错的机会,孩子一定会铭记终生。”桂贤娣就是这样尊重和信任她的学生们。桂老师不但细心“读”懂了学生的微妙心理,而且以真诚的心、细腻的教育手法唤醒了全班学生美好的人性,一同去创造真实可感的教育情境,以回应学生的心灵需求。

为什么桂老师就这么能读懂孩子?从桂老师一谈到学生就眉飞色舞,从桂老师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总是那么有耐心、有办法,从桂老师总是将自己的心事、家事与学生共享,与学生交心,从桂老师总是将自己搜集的好文美文与学生分享,我们似乎可以找出答案。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心灵的艺术。那是因为,只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才使教育成为可能,才使教师这个职业显得高尚。而世界上,最难的也可能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桂老师就能把这最难的事做好。

在实践中,桂贤娣形成了“生进师访”的教育特色,即“学生进步了,我就家访,再进步,我再家访”!

20多年来,她累计家访了800余次。她的家访不仅成为一种鞭策,也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在她的奇迹“家访”下,学生以家访为荣,教师以家访为乐,这也是桂老师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因为有这样的效果,桂老师教过18个班,18个班家长投诉率都是零。

后进生张欣自从桂贤娣家访后,进步更大了,桂贤娣再次家访,她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张欣担心桂老师家访不方便,特意送给了桂老师一个手电筒。她自信地说:“我要让桂老师多到我家来。”

其实,“生进师访”是桂老师从挫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刚参加工作不久,桂老师就碰上了一个调皮捣蛋、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的学生。她决定家访一次,但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地址,就请他写了个条——一般家访都是这样,是为了“灭火”。谁知她按照字条去家访时,却找错了人家,原来学生不欢迎她去,故意把地址写错了。桂老师不是个在挫折面前低头的人,她由此想了很多。家访其实表示教师是爱学生的呀!为什么学生不领情呢?对,真爱应该给孩子尊严,而不是让他们无地自容!从此,她的家访不仅不再遭拒绝和冷遇,反而成了学牛、家长的一种期待。P2-4

序言

寒来暑往,《中国教师的奇迹》系列图书走进了又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

2010年,《中国教师的奇迹》的面世,犹如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教育界投入一块巨石,此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好评如潮,风光无两。全国各地教师、校长的读者反馈如瑞雪纷飞而至,这无疑是对我们编撰工作最好的犒赏。

我们知道,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正确引领和良好风范的“领跑者”。《中国教师的奇迹》收录的就是这样一群中国教师的“领跑者”,它为一切渴望修炼教艺、亟须提升自我的教师提供助益,许多老师与校长的共识是:《中国教师的奇迹》中优秀教师的独特成长经历以及他们自身充满魅力和智慧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经典范例,深深地打动着他们。这本书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是启迪和借鉴。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中国的老师和校长期盼更多出类拔萃的同道知音,中国的教育呼唤更多朝气蓬勃的青春能量!

《中国教师的奇迹》(第二辑)正为此因缘大事而来。

在这本书中,有打动教育部长的小学教师桂贤娣,有中国教育界的“奇人”王金战,有“中国的雷夫”常丽华,有创造完美教室的俞玉萍,有两周教完一本教材的韩兴娥,有吹响作文革命号角的管建刚,有创造“诗教”奇迹的苏静,有课堂不唱“独角戏”的新型教师王春易,这些优秀教师个性独特,对教育怀抱梦想,都深爱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教育的艺术。这些教师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却创造了不平凡的教育奇迹。

《中国教师的奇迹》(第二辑)辑录的教师,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基础教育界的佼佼者,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着、努力着……他们默默前行,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奋起直追的师者典范。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梦想创造奇迹。《中国教师的奇迹》(第二辑)为一切热心教育、专注教育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奇迹”之旅——我们走进八位创造了中国教育奇迹的老师的人生:“奇迹再现”让我们深入名师的真实世界,零距离地认识他们,反观自我;“奇迹画面”让我们见微知著,通过细节品读名师成功,启迪自我超越的途径;“奇迹其人”让我们更立体地发现名师,理解名师,进而调整状态,为自我成长助力;“奇迹感悟”让事实说话,让奇迹教师为中国教师领跑,为中国教育领航。

我们坚信,《中国教师的奇迹》(第二辑)会成为一把打开教育梦想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冀望,中国的“奇迹教师”能成为教师前行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打开《中国教师的奇迹》(第二辑),亲爱的老师,你会懂得:在教育战线上,你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赵国忠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一周三问:“一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二问,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三问,你的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爱吗?”

——桂贤娣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晚,学生就变好了。

——王金战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教室里开花。

——常丽华

我的学生应该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民主、平等、开放的。这里没有偏见、压制、专权,只有唤醒、激励、期待。

——常玉萍

学习语文要养成三个习惯:热爱阅读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日有所诵的习惯。

——韩兴娥

写作教学的第一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第二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发表欲望,这是凌驾于一切作文教学策略之上的策略。

——管建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教师的奇迹(第2辑)/中国教师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国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12928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2.0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