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皇帝秘史(中国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皇帝,一个被神话了、抽象了、放大了的名词,两千多年来雄踞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傲视天下,令多少黎民百姓顶礼膜拜,可望而不可即。翻开历朝正史,我们只能从泛黄的册页上留下的微言大义中大致了解皇帝的生平功业,从史家谨严隐讳的笔端窥见其人格品貌,而对于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却很难觅得片言只语。薛晋蓉编著的《皇帝秘史·中国卷》将开启中国古代宫廷绝密档案,助你洞悉历史真实瞬间。

内容推荐

《皇帝秘史·中国卷》由薛晋蓉编著。

《皇帝秘史·中国卷》讲述了:

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皇宫,那个被重重包裹的宫墙之内曾演绎着怎样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皇帝到底是怎样选定的?他有多少后妃和子女,如何管理庞大的家族?皇位的继承人如何遴选和培养?登基大典的仪式有多么繁复?皇帝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业余爱好?这些都是寻常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千百年之后,我们拭去历史的尘埃,在字里行间寻觅那些被遗忘的、曾经鲜活的细节。蓦然发现,皇帝的脸谱后隐藏着那么多丰满的人生。没有绝对的昏君,也没有完美的帝王,每个皇帝的人生都是一幕悲喜剧,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目录

第一章 不务正业的绝世帝王

 爱“做买卖”的顽童皇帝——南齐东昏侯萧宝卷/8

 信佛信到头发昏——南朝梁武帝萧衍/15

 梨园之祖,歌舞升平——唐玄宗李隆基/21

 马球状元——唐僖宗李儇/27

 做个词人真绝代——南唐后主李煜/31

 一代书画艺术大师——宋徽宗赵佶/38

 天才木匠——明熹宗朱由校/44

 天下不过一盘棋——那些“棋迷”皇帝们/50

第二章 另类皇帝的荒唐事儿

 宁愿醉死温柔乡——汉成帝刘骜/56

 不爱美女爱美男——汉哀帝刘欣/62

 标价卖官,荒淫无度——汉灵帝刘宏/68

 愚痴也能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74

 末世魔王的变态狂欢——前废帝刘子业/80

 热衷组团出游的“乐活族”——隋炀帝杨广/83

 荒唐糗事一箩筐——明武宗朱厚照/89

 天子三十年不临朝——明神宗朱翊钧/95

第三章 非常天子,非常传奇

 从市井无赖到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102

 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询/108

 从奴隶到皇帝——后赵主石勒/114

 最英明的篡位者——唐太宗李世民/123

 权爱交织的女强人——唐朝女皇武则天/129

 两次登基,三让天下——唐睿宗李旦/138

 装疯卖傻为哪般——唐宣宗李忱/143

 从和尚到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49

第四章 龙袍包裹的悲情人生

 我的人生是悲剧——汉惠帝刘盈/156

 从“扶不起的阿斗”到“乐不思蜀”——蜀汉后主刘禅/162

 青衣行酒皆是恨——晋愍帝司马邺/167

 显赫的身世,悲情的人生——唐中宗李显/170

 39年皇子,30天皇帝——明光宗朱常洛/176

 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182

 可怜薄命做君王——光绪帝载湉/188

 末代皇帝的错位人生——宣统帝溥仪/194

第五章 皇帝情史

 金屋藏娇——汉武帝刘彻/202

 娶妻当娶阴丽华——汉光武帝刘秀与阴皇后/208

 千古第一痴情子——北魏孝文帝宠信冯润/214

 小怜玉体横陈夜——北齐后主高纬与冯小怜/220

 史上最著名的“妻管严”——隋文帝杨坚/226

 生要同衾,死要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232

 旷世忘年恋——明宪宗与万贵妃/238

 此情无计可消除——顺治帝与董鄂妃/244

 “风流天子”也痴情——乾隆帝弘历/250

试读章节

天才木匠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并不像其他帝王那般贪财好色,或热衷求仙问药,却独独有个做木工的癖好,而且技术堪比祖师爷鲁班。贵为天子却好做“贱役”,是受阉党蛊惑玩物丧志?还是绝望之际的精神寄托?

“被即位”风波不断

晚明历史上有“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而朱由校的继位便直接牵涉后两宗,也许这早就埋下了他悲剧命运的伏笔。朱由校继位是非常仓促狼狈的,他的父亲明光宗在位仅仅29天就暴病而死。据史书记载,光宗在位期间贪恋女色,荒淫无度,在太监的诱使下服食“红丸”仙丹猝死。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红颜薄命,在他即位前便早已撒手人寰。16岁的朱由校是身不由己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复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按古制,但凡皇帝即位,便应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可怜朱由校虽然名义上继承了大统,却在继位伊始便成了身陷囹圄的傀儡。这便是明史上有名的“移宫”一案。上文说到朱由校的生母早逝,年幼的他是由李选侍抚养长大的。李选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试图挟天子以令天下,便扣押朱由校,要挟群臣封自己为皇太后。群臣纷纷上书反对,要求归还皇帝。可雪花般的奏章也无法撼动李选侍孤注一掷的决心。最终亏得太监王安想出一计,假扮太子伴读,借探望之名将朱由校从李选侍身边抢了出来,李选侍才不得不迁出乾清宫。内阁大臣这才将朱由校拥立登基,次年改元“天启”,至此继位风波才慢慢平息。

内忧外患,无力回天

朱由校即位之际,正值国运衰退、风雨飘摇之秋。外有金兵铁蹄肆虐,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此国难当头之时,他倚重东林党人,让他们在朝廷担任要职,罢免一些奸佞之徒,使得吏治稍显清明。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他为贤相张居正平反,录用忠孝之士方孝孺的遗嗣,击退觊觎澳门的西方列强。尽管这些举措对于积重难返的明王朝来说可能只是隔靴搔痒,却显示了一个年幼的皇帝兴国安邦的决心。

无奈明朝自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皇帝大都昏庸无能,致使大权旁落,阉党横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义。加之崛起的女真族步步壮大,铁蹄长驱直下,逐鹿中原。正如《明史·熹宗本纪》中所言:“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积重难返的明王朝,覆亡只是个时间问题。此情此景,朱由校再英明神武也难以阻挡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文盲皇帝”。

“文盲皇帝”的糊涂政治

说起“文盲皇帝”,朱由校并非中国历史第一人。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个文盲皇帝,只不过他是身逢乱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朱由校并非出身草莽,却为何成了个文盲皇帝呢?这是因为他自幼丧母,父亲又沉溺女色,因此就疏于对他的教诲,所以他的知识水平很低,可以说近乎文盲。

天启年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忍受着种种苛捐杂税,时不时就有入揭竿而起爆发动乱。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词。这个成语本来出自贾谊的《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一句,意思是说追击败走的敌军。当时天启帝朱由校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自然不知这句话的出处,便令宣读奏章的太监做出解释。谁知道这太监也没读过多少书,不但错把“追奔逐北”读成了“逐奔追比”。还硬是望文生义地将其解释为追赶逃兵,分销赃物。朱由校一听自然龙颜大怒,马上下令处置江西抚军,可怜这打了胜仗还要受罚,真是冤枉。这件事也就被朝野上下传为笑柄,更加挫伤了朱由校参政的积极性。后来他索性不听不问,任由东林党人和权宦魏忠贤斗法,干脆去艺术的世界里寻求安慰了。

“鲁班”错生帝王家

对于朱由校在木工活上的造诣,要用“鲁班再世”来评价,可能丝毫不为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朱由校的天赋可能就是做木工,只可惜错生在了帝王家。否则他将当之无愧地载人中国艺术家史册,而不必担负玩物丧国的千古骂名。

历史上的帝王往往有各种奇特的癖好,可沉迷于做木工的就仅此一人。据史书记载,朱由校天生心灵手巧,做起木工活来简直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丝毫不输于当时顶尖的木匠大师。但凡是木工活,不论刀锯斧凿、丹青揉漆,各个程序他都要亲自把关,可见其兴趣之深。

朱由校就是一个像鲁班一样极富独创性的木匠,也许以匠人来称呼他是对他天赋的侮辱。据史书记载,天启年间中国木匠已经能够造床,可是他们造的床极其笨重,搬家或者挪动甚为费力。朱由校则独出心裁地设计出一种新式折叠床,这种床不但便携,而且还雕镂了繁复的花纹,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一时间令众多木匠叹为观止。

除了制作新式家具之外,童心未泯的朱由校还喜欢做一些木头小玩具。想他幼年失侍,身边并无真正可亲近的伙伴,何尝不孤独寂寞呢?好在他是个会自娱自乐的孩子,就用木头雕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来陪他玩。这些小人神态灵动,五官四肢都无不逼真。据说朱由校为了检验自己的手艺,还让太监拿去市集上售卖,结果销量甚好,让朱由校颇有成就感。由此我们也可窥见他的人生多么可悲,身为皇帝,手中却未有实权,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力挽狂澜,只能在这种雕虫小技中寻求自我价值。

潜心木工,权落阉党

当时宫中流行一种傀儡戏,类似我们今天所见的皮影,只不过是用小木人来替换皮影人物。据史书记载,当时宫中贵族多喜欢欣赏《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剧目,贪玩的朱由校自然也不例外。可他不光喜欢看,还喜欢自己动手做木人和戏台,据说他做的木人往往装束新奇,扮演起来也是动作灵活。

这些小机栝都是用来无聊解闷的,真正厉害的还要数盖房子了。他常常自己设计蓝图,亲自指导工匠建设。而且他对于艺术的追求永不满足,常常是造好之后又立即毁掉,重新构思新的蓝图。这当然是非常劳民伤财的,可他却浑然不知。当时的奸臣魏忠贤常常故意在朱由校兴致高涨的时候来请示国事,他便草草敷衍几句。久而久之,政权渐渐被阉党掌控,天启初年起用的大批东林党有识之士也被构陷挤对出朝廷,致使明亡的速度不断加快。

富有争议的死亡之谜

朱由校的死亡和他的父亲一样扑朔迷离。据史书记载,天启七年(1627)八月的一天,他在魏忠贤和乳母客氏的陪同下去宫中西苑乘船游玩。小船划入湖水深处,突然一阵狂风袭来,船翻了,朱由校落入水中,被救起后便一病不起。再后来,尚书霍维华进献了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据说服后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朱由校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几个月后,病症非但没有丝毫改观,竟雪上加霜得了“鼓胀病”,浑身水肿,卧床不起,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到底是西苑翻船的阴谋?还是“仙药”的毒性所致?对于朱由校帝的死亡之谜,历来有很多种猜测和争议。但其实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作为一位皇帝,他没有肩负起历史赋予他的沉重责任,致使政权落入阉党之手,忠良之臣惨遭迫害,奸佞之徒横行朝野,生灵涂炭,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他死后仅十多年,明王朝就灭亡了。

P44-49

序言

皇帝,一个被神话了、抽象了、放大了的名词,两干多年来雄踞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傲视天下,令多少黎民百姓顶礼膜拜,可望而不可即。翻开历朝正史,我们只能从泛黄的册页上留下的微言大义中大致了解皇帝的生平功业,从史家谨严隐讳的笔端窥见其人格品貌,而对于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却很难觅得片言只语。但越是如此,人们越是对这高瓦红墙后掩映着的帝王秘史兴味盎然,津津乐道,而这些故事的来源则是一些稗官野史,笔记杂说。

透过这些被大历史遮蔽的罅隙,我们讶异地发现,其实帝王的生活并不像我们这些小人物想象得那么尽善尽美,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含着金汤勺诞生的天之圣子,而是从小便罹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屈辱和苦难。汉宣帝尚在襁褓之中便因“巫蛊之祸”身陷囹圄,举家被诛,虽贵为王子,却只能孤苦无依地在市井乡间苟活。与此相比,汉惠帝刘盈的人生则更加悲惨。他终生为吕后的强势阴影所笼罩,在目睹了吕后将戚夫人斩断手足,弃置茅厕之后,可怜的刘盈一度精神失常,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草草了结了一生。看到此,也许你会慨叹,这样的皇帝,不做也罢,可是命运的安排却非每个人能够抉择的。

即便如此,儒家有言日“在其位谋其政”,皇帝既然自诩为天子,便当为社稷苍生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尽量使天下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是手握重器的天子并非个个都勤政爱民,很多人玩物丧志,不务正业,闹出了一件件匪夷所思的荒唐事。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放着皇帝不当,偏偏乐以贩夫走卒自居,每日在宫中开市做买卖。唐僖宗一生政务不通,却对斗鸡、赌鹅、骑射、赌博无不精通,甚至自诩“马球状元”,这些玩物丧志的荒唐皇帝最终难逃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下场。

除此之外,皇帝的情史恐怕是好事者最热衷八卦的地方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究竟演绎出多少暧昧纠结、动人心魄的故事?是什么让汉光武帝慨然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明英宗和钱皇后这对伉俪情深的苦命鸳鸯最终是否了偿了“生同衾、死同椁”的夙愿?风华正茂的明宪宗为何苦苦痴恋比他大十九岁的万贞儿,明知苦心尽付东流,依然甘心充当对方弄权的棋子?

这种种谜团早巳被历史尘封,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也许只有怀着一颗好奇之心的人,才能从时光的余烬中披沙拣金,觅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皇帝秘史(中国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晋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06104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6
13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