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所著的《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一书时间上从原始视觉密码的破译谈起,述及现代文明的诸多视觉现象;空间上从东方到西方,兼及不同文化的视觉遗产;理论上涉及视觉认知、视觉思维、视觉传播诸问题。谋篇布局纵横交错,语言表述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会拥有较多读者的书。
图书 | 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海龙所著的《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一书时间上从原始视觉密码的破译谈起,述及现代文明的诸多视觉现象;空间上从东方到西方,兼及不同文化的视觉遗产;理论上涉及视觉认知、视觉思维、视觉传播诸问题。谋篇布局纵横交错,语言表述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会拥有较多读者的书。 目录 第一部 解谜之钥 第1章 任务:为什么应该是视觉人类学? 1.缘起: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2.认知之谜:藏在画面里的信息 3.因纽特人故事的启示 4.人类为什么要画画 第2章 走进视觉人类学的世界 1.起跑线:以人类学的名义 2.视觉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视界 3.指向未来的视觉人类学 第3章 读图:为文明造像 1.作为宇宙观的图像思维 2.视觉人类学与人类学: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第二部 薪传文明 第4章 人类的语言通码和宇宙语言 1.巴别塔寓言 2.动物有没有“语言” 3.语言是人类的特权 4.皮里阳秋:视觉语言的无限陛 5.关于“宇宙语言”的猜想 第5章 文明的解密 1.人类学如何破译视觉语言 2.寻找“通码” 3.传承在视觉符号中的体现 第6章 视觉人类学对文明的解码步骤 1.做减法的启示 2.原始视觉:绘画需要被破译吗 3.可听的语言和可视的语言 4.文明的时态和语态 第三部 看图说话 第7章 看图说话:视觉人类学语法 1.方法:视觉思维与破译文明 2.基石:视觉人类学的词法 视觉名词——视觉时间词——视觉方位、处所词——视觉的 数、量词——视觉动词——视觉的及物及不及物动词——抽 象的视觉动词——视觉趋向动词——能愿类以及表示精神活 动类的视觉动词——判断类的视觉动词——视觉形容词—— 视觉副词——视觉代词——视觉介词——视觉连词——视 觉助词 3.建筑:视觉人类学的语法和句法 4.装潢:视觉人类学的句型段落和视觉修辞 第四部 面对永恒 第8章 视觉人类学如何解决问题 1.面对永恒 2.视觉人类学象喻:释坟 3.视觉人类学象喻个案:释马 4.人类天性与天地意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海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2130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0 |
宽 | 173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