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工团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工团》由王安忆著。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书选录了她的中短篇小说数篇。她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她注重从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中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

内容推荐

《文工团》为迄今为止最全的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之一。

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由著名作家王安忆亲自编选。该系列按照故事内容和背景的不同共集结为八卷,分别为:《文工团》《“文革”轶事》《大刘庄》《岗上的世纪》《弟兄们》《悲恸之地》《香港的情与爱》《爱向虚空茫然中》,时间跨度长达30年,完整收录王安忆创作至今的中篇小说近40部,包括其经典名作“三恋”、《叔叔的故事》、《骄傲的皮匠》、《我爱比尔》、《小鲍庄》、《乌托邦诗篇》、《妹头》、《月色撩人》等,是迄今为止最全的王安忆中篇小说集。

《文工团》一书收入《尾声》《歌星日本来》《文工团》《妙妙》4部。

目录

尾声

歌星日本来

文工团

妙妙

试读章节

上午下了班,老魏没回家。在团里食堂吃了饭,趴在办公桌上想凑合着打个盹,然后再去市文化局。昨天上午,市文化局长苏硕来电话,要他今天下午三点钟一定去一次。他没说是什么事,可老魏心里明白,不会有什么好事,十有八九是扣经费,一想到经费老魏忍不住就要叹气,他为什么不俭省一些?前年、大前年,每年都拨给文工团十万,他怎么会花光了,还欠了债。说起来也怪,这年头的钱似乎也很不经花,心里明明是想省,卡得也挺紧,这个不批,那个不买,可是钱就像是捧在手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漏光了。老魏叹了口气,抬起自己宽宽的巴掌瞧了瞧,他的五条手指头怎么也并不拢,四条指缝透亮。俗话说,这种手蓄不住财。

老魏换了个姿势重新趴在桌上,闭上眼睛,刚有点迷盹的意思,忽听隔壁灯光房里发出极响而又极沉闷的一声:“砰!”老魏的心使劲往上一提,站起身,推开椅子,就朝隔壁走去。

灯光房里,谢师傅站在一摊碎玻璃上,傻气地张着嘴,一动不动。脚边一盏耳灯,张着幽深的窟窿,黑洞洞的,像一只瞎了的眼睛。

老魏双手在大腿两侧一拍:“你怎么搞的?”

谢师傅抬起眼睛,望着老魏,嘴唇微微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正午的阳光穿过灰蒙蒙的玻璃窗,照在他脸上,他的脸显得又贡又脏。

老魏恨得跺脚:“败家子!”

谢师傅的眼睛惶惑地转了转,不知看哪儿才好,最后又落到地下那摊碎玻璃上。他蹲下身子,用手把碎玻璃拢了拢。他这副神气,完全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打碎了一只杯子,两只手对着碎片,妄想能合起来。而实际上,他的孙子已经有四五岁了。

老魏心软了,他从口袋里掏出烟,递给谢师傅。谢师傅不站起身,也不接。老魏气狠狠地往他耳朵后边一搁,自己点着了一支烟。他喷出一口烟,心里盘算着怎么样给谢师傅来一番批评,要严厉但措辞要委婉。然而当他吐出第二口烟的时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算了,不说了!说什么呢?该说的都说了,可这位胡子拉碴的老师傅,总是毛手毛脚。舞美队专门给他算过账,他打坏的灯泡,因为短路烧坏的线圈,浪费的色纸,等等,每月扣他一半工资也赔偿不了。说实在的,他原本也不是干电工的。二十多年前,当这个团还是个小小的柳子剧团,他是个打筋斗的角色。戏曲团改为文工团了,他就在台上扮个匪兵什么的。后来年纪大了,匪兵都由理分头、穿皮鞋的小伙子顶去了,他就改行当了电工。照副团长的意思,早要把他打发走的,可老魏见他在文工团混了半辈子也没混上个手艺,上别的单位能干啥呢?老魏可怜他,留下了他,占了个位置,月月领工资,可电工的活,还得另雇临时工干。他还要给老魏惹祸。

老魏把烟用手指头掐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转身走了。

走到院子里,见一个裤腿像两把扫帚的小伙子,大摇大摆地往女孩子住的中楼走去,嘴里哼着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老魏叫住了他:“喂,停一停!”

小伙子回头向老魏看了一眼,站住了。一边从窗子外往练功房里的镜子照着,一边等着老魏走近。

“你找谁?”老魏走过去,问。

“罗建平。”小伙子用手指头小心地摸了摸耳边的鬓角。

“你是她什么人?”老魏打量着小伙子,他想到舞蹈队的罗建平只有十九岁。

“熟人。”

“熟人?”老魏皱了皱眉头,“晚上要演出,现在是休息,不能找人。”

小伙子挺直了身子,强硬地说:“午休时间,各随各便。”

“我们文工团午休就是晚休,下午当晚上用了。现在就是半夜,半夜能找人吗?”

“有一次,咱们半夜十二点还在黄河沿呢!”小伙子调皮地说。

“那是我不知道,我要知道,就不准。”老魏不和他哕嗦了,搭住他的肩膀,连拉带推把他送走了。

小伙子气坏了,回头说:“什么破团,像真的样。”

老魏把他推出门,承认说:“是破团,是像真的样。”这时他发现门上的玻璃破了一个小三角,完全够一只胳膊伸进来拉开插销的,怪不得他们能深更半夜还在外面疯。这儿的规定十点钟就要关门,还规定姑娘二十四岁才能谈对象。可这些规定,越来越不起作用了。都怨自己太忙,事太多,千头万绪,不知顾哪头才好。他转身望望传达室,想和老何交代一下,下午谁找谁都不行。

老何仰靠在一张破藤椅上睡着了,脑袋一会儿朝这边滚,一会儿朝那边滚。老魏不忍心叫醒他,他早起晚睡,收报纸,叫电话,挺辛苦的。而且年纪也六十二了,该退休回家抱孙子了,无奈他没有儿子,自然就没有孙子。他孤家寡人一个,没个家,不愿退休,说死就死在传达室里,老魏也就不勉强了。

老魏在老头子身边站了一会,挠了挠花白的头发,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找了支粉笔在门口留言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休息时间,谢绝会客。”他写完字,搓着手上的粉笔灰,门口又进来一个人民警察,双手提着两个热水瓶,笑容满面地朝老魏点点头,熟门熟路地向茶炉房走去。老魏认出这是一个街坊邻居,哈,这儿成开水房了,怨不得文工团用煤费得不可思议。然而,这符合老魏一贯的“要和群众搞好关系”的原则。老魏苦笑着摇摇头,向办公室走去了。

回到办公室,在桌子上,老魏怎么趴也不合适,睡不舒服,迷盹不着了。努力了十分钟,他完全丧失了信心,直起腰揉了揉眼睛。算了,不睡了,走吧!现在去市文化局似乎早了,那么绕弯到剧场和几个卖票点走走吧。

老魏走出院子,穿过这条窄窄的大马路,走上了宽阔而笔直的淮海路。这是这个城市最像样的马路了,据说上海有一条繁华热闹的马路也叫淮海路。可老魏总觉得上海是偷了他们的名字,因为这儿才是名副其实的淮海。淮海大战的战场嘛。打淮海的时候,老魏是军部文工团的通讯员,没打上仗,可他是亲眼见来着。那时死那么多的人,流那么多的血,不就为了这土地、这世界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吗?瞧,这淮海路,又宽又直,可以和省城南京的马路媲美了。马路两旁修起了高楼,邮电局大楼够高的了,电业局还要高出一个脑袋;彭城饭店够阔的了,淮海宾馆还要阔,老魏进去过一回,那地板像镜子一样,又亮又滑,老魏险些儿没跌倒。好!革命就要这么争着干,比着干,你追上我,我撵过他,这才有个劲头呢。

哟,“美味斋”的门面又在刷新,老魏记得不久前“五一”节时,他们才新刷了天蓝色的墙,这会儿又要漆上什么花了?老魏停下脚步,抱着胳膊,饶有兴趣地摸着络腮胡子,望着那两个忙上忙下的漆匠。

哦,他们不是在漆花,是在描字,照着墙上打好的底子在描,什么字哪?不会是庆祝国庆吧,国庆还早呢!再说也没必要漆在墙上,到时候挂四个大红灯笼不就得了。老魏眯起眼睛,辨认着墙上淡淡的笔画:“原笼蒸饺,鸡丝馄饨,南北大菜,包办酒席。”

唁!怎么写这个,干脆把菜牌子酒旗子亮出来吧!老魏心疼天蓝色的墙被破坏了,转身就走。一回头看见紧挨着“美味斋”的一个巷口支了一块大牌子,顶头四个大字:“广东饭馆”。老魏想起了,这巷子深处是有个小小的馆子。因为小,又因为地势不利,所以老魏还从来没有光顾过。他摸摸下巴,又继续看下去。“广东饭馆”四个字下面写着:

“厨师:张秀英,广东汕头人,于一九四七年到此地开设饭馆,以此谋生。手艺高超,具有典型的粤菜风味:长于炒、炖、炸煎、焖。爽滑嫩脆,清淡鲜美……”

P003-00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工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安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8400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