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系列/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范志忠博士主编的《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则荟萃当今国内外影视界知名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与论述,分别从跨国语境、媒介融合等不同视角,通过对中国电影的全景分析与影视作品的个案解读,阐释在全球语境下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的特征与趋势。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目录

主题发言

正义国家的视觉传达

电影与国家形象:产业、文化与美学

重构国家电影文化形象

去妖魔化:国外电影中中国形象的重要转变

国家形象建构的几个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视觉传播与国家形象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新媒体,“微托邦”:崛起于网络的“青年中国”形象

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总结发言

论文选编

跨国语境与想象中国

平民、国家与传统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的三副面孔

去妖魔化:国外电影中中国形象的重要转变

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电影

建构与超越

——数字狂欢中的国家形象传达

西方国际电影节国家形象建构的利弊分析

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构建研究综述

“中国式大片”与国家形象建构

跨国文化的对话

——乌克兰人眼中的中国电影

全球语境下国家形象片的制作

华语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戛纳电影节获奖华语电影分析

媒介融合与全景中国

新媒体,“微托邦”:崛起于网络的“青年中国”形象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视阈下的国家形象建构

自然之中国

——从BBC纪录片《美丽中国》中的中国形象得到的启示

民族想象共同体与非传统安全的电视新闻空间

——基于媒介逻辑的视角

1976—2005年间德国官方公民教育期刊中对中国例证的认知

对新闻立法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思考“

全媒体语境下中国风物的电影制造

影视个案与镜像中国

视觉文化的多维视域与国家形象建构

——基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影像”和“巡游”的分析

双重编码的中国形象

——论李安华语电影的中国想象

贾樟柯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转变

“长焦”时间中的历史造型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叙事论

浅析我国国家形象宣传

——以电影《刮痧》为例

族群记忆建构与主体缺席

——以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为分析对象

《千里走单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叙事学分析

论中国谍战剧中的国家形象

从“影像奇观”到“浪漫现实”:后大片时代的电影生态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态势和战略

香港贺岁片浅议

谈张艺谋电影的色彩隐喻与中国印象

——从电影《山楂树之恋》色彩之变化说起

索 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与传播/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系列/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志忠//熊颖俐//徐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15568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5
丛书名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系列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9: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