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孩不该走的路(破解男孩心智成长中的困惑与危险)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一个有麻烦的男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情感和心智上的忽略与疏离。男孩们心智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不足随处可见!那么,如何看出孩子身上的警告信号?在一个强调压抑感情的文化中,男孩们要为心智与情感教育的缺失付出怎样的代价?男孩需要如何教育才能成为心智与情感完整的人?

在本书中,通过动人心弦的案例,作者指出:男孩们被有系统地带离内在情感和心理,带离的力量有两个,一是成人,一是来自同伴的“残酷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男孩子很少受到鼓励,少有机会发展出热情、敏感与温暖等特质,也难以获得健全的心智成长!

内容推荐

一位妈妈说:“我知道儿子有烦心事,但他就是不肯告诉我他的感觉!”

一位母亲被儿子所表现出的愤怒震惊:“他对着我大吼大叫,直呼我的名字,甚至还要和我动粗!”

一个十五岁的学生自杀后,他饱受惊吓的老师回忆道:“他独来独往,常闷闷不乐,但跟其他同龄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杀死了五名家庭成员后,他的祖母却说:“他跟其他同龄的男孩一样……他很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每一个有麻烦的男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情感和心智上的忽略与疏离。男孩们心智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不足随处可见!那么,如何看出孩子身上的警告信号?在一个强调压抑感情的文化中,男孩们要为心智与情感教育的缺失付出怎样的代价?男孩需要如何教育才能成为心智与情感完整的人?

在本书中,通过动人心弦的案例,作者指出:男孩们被有系统地带离内在情感和心理,带离的力量有两个,一是成人,一是来自同伴的“残酷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男孩子很少受到鼓励,少有机会发展出热情、敏感与温暖等特质,也难以获得健全的心智成长!

通过这本书,作者期盼能协助那些深爱男孩的父母、老师及其他人,穿透晦暗的表面,直探男孩的内心,并教导他们:

生命永远是不公平的,你必须学着去面对;

当你觉得很愤怒时,你不能伤害身边的人;

你必须想想你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结果;

不要去考虑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威胁;

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会让你变成弱者!

目录

前言 护卫男孩的情感世界!

自序Ⅰ 忧伤的青春期

自序Ⅱ 勇敢的假象

第一章 不该走的路

第二章 在早期教育中的挣扎

第三章 斯巴达式教育的代价

第四章 男孩间的残酷文化 

第五章 父与子:渴望与距离的延伸

第六章 母与子:联结与变迁的故事

第七章 在孤独的城堡中

第八章 男孩沮丧的对抗

第九章 与女孩们:从真心到无情

第十章 以愤怒当作铠甲

第十一章 男孩的需要

试读章节

卢克,十三岁,站在办公室门口,反复思索到底要把棒球帽戴着,还是脱掉更好。他最后把帽子一把抓了下来,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办公室。

“卢克,请进。你就坐那张大椅子吧!”

一张过大的、古老的、棕色的皮沙发静静地摆在办公室一角,即使是高大的运动员坐在里头,都会显得渺小许多。有些男孩选择将身子整个陷在沙发里,看起来像是希望能与探查的眼光保持一些距离;有些则斜坐在一旁,很明显地对被叫进这间办公室显得非常不安。不管在学校里或是私人办公室,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时看到类似的肢体语言。男孩们贴近情绪时总是带有一些不自在,他们宁愿选择将自己深深地藏起,或是在一旁冷眼旁观自己的情绪,因为“感觉”让他们深受威胁,像是要灭顶。

卢克是一个所谓的“乖孩子”,在学校的乐队担任鼓手,功课中上,但目前有退步的现象。在学校里,不是风头很健的人物,但是他有自己的朋友。他也不是那些带头闹事者中的一员,相反的,他总是离他们远远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来这里报到?过去几个月以来,卢克在与父亲相处时变得尖酸、抑郁,并经常发生争辩。几天前,由于考虑到卢克的成绩一直退步,卢克的父母禁止他参加放学后的课外活动,卢克为此大发了一顿脾气,像是暴风雨一般捣乱整个房间,重重地摔上了房门,并不停地踢着墙壁。他的母亲吓呆了,父亲气得脸色发青,但他们决定不去管他,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第二天一早父亲就上班去了,卢克因为头痛,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卢克的母亲很担心,特地打了个电话到学校,想知道到底卢克是怎么了,而卢克的导师建议他到咨询室来。

现在,我们都坐下来了,卢克看来既紧张又愤怒,他不想谈论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他自己的感觉。他往后移,斜坐一旁,尽量将自己的距离拉远,他所发出的试图保持距离的信号非常明显。

学校功课退步,在家中表现出敌意(特别是那天突如其来的爆发),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警讯,但卢克不以为然。“我很好。”他说,带有反抗的敌意。对于被送到这里,卢克的眼里充满了愤怒。

在我们开始交谈后,话题渐渐带人他的日常生活,关于他的学业表现、音乐爱好、朋友与家庭等等。他的答案非常简短、谨慎,甚至是非常吝啬的。卢克常常用耸肩作为回答,并强烈地表现出避免对话更深入的企图。对于近来的表现,卢克没有任何解释。虽然,他不得已地同意:说出来感觉可能会好一些,但总是闪避。“我只要再用功一点儿就好了。”他这样说,把重点拉到分数上。“我不需要协助,我没有疯!我的父母才有问题。”

在此要我们讨论的是卢克自己的感觉。对于家庭与学校,他一向是用率直、敷衍的态度去面对或看待:八岁的妹妹是个白痴;哥哥是个混蛋;他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在家的时间不长,每天早出晚归;母亲当他是个小男孩,总是不断地拿些小事来烦他;而且,虽然卢克在学校里有朋友,也有一些老师喜欢他,但整体而言,学校是一个很无趣的地方。

“说说那天晚上的事吧!就是你发脾气、踢打墙壁那天。你一定很生气才发那么大的脾气吧?”

卢克看起来很疑惑,甚至是有一点儿惊吓的表情。但他还是照例地耸耸肩。

“你看起来很难过。你觉得很不好过吗?”

他很快地低下头,看着地板,接着,他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很明显的,他受伤了,但他仍然用强悍的声音武装起来,告诉我们:“我不知道。或许吧!我想。”

“来,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出来是什么原因让你不好过。”

每一个有麻烦的男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情感上的忽略与疏离。每天,我们都试着与像卢克这样的男孩沟通,他们不擅于使用精巧的感情语言,也无法表达出情感的复杂性对他们所造成的威胁。当我们希望他们打开心房时,大部分的孩子和卢克一样,所采取的都是“对抗或逃离”的反应。看过许多因家庭不和而受伤的孩子,他们所体验的情绪,不是排山倒海的愤怒,就是被激怒到希望所有人都“给我滚得远远的”!由于学业问题感到羞辱或被批评所剌伤,许多孩子都选择逃离感觉。

男孩的世界是充满冲突的。父母常不知如何找出最佳的办法,来协助这些男孩。一位母亲问起,要如何才能给八岁大的儿子提供最好的建议;如果她的建议是以“说”的形式,而不是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时,只会引起他的嘲弄以及他同伴的羞辱。另一个母亲,则想了解当她的十一岁儿子拒绝沟通时,她要如何打开对话的空间。“现在家里每一个人都在争辩,吵架多于对话。即使我知道他有事烦心,但他不肯告诉我他的感觉,就像我丈夫一样!”另外一位父亲问,当他的青春期男孩“不听话”或是公开挑衅时,要如何协助他?

当一个男孩觉得他需要从情感中抽离的同时,他也渴望沟通,这就是情感分歧的开端。在沟通的需要与自主的需求之间苦苦挣扎,使男孩在成长的经历中很难去表达需求。而在不考虑年纪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大部分的男性都没能准备好成为一个情感健全的成人。在区隔男性与女性的情感表达方式上,不论先天的影响有多大,环境的因素影响更大,一个鼓励女孩、阻碍男孩发展情感的文化会加重性别的歧异。传统的刻板观念中,男性是坚强的,这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的情感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引导男孩远离自我内心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错误情感教育(emodonal miseducadon of boys)。这是一种训练,使男孩们远离健康的沟通、情感的认知及表达。即使是年纪很小的男孩,因为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也深受影响。举例来说,他必须将害怕的感觉隐藏起来,以沉默对之。在有限的情感模式下,小男孩必须学着去应付生活中的冲突、分歧以及变化。正如你的工具箱中只有一把槌子,只要机器运作情况良好,或是所有维修工作只是敲敲打打,就一切都不会有问题,但一旦工作变得更复杂,就可以清楚看出工具的局限了。

P18-21

序言

我们两位是男性心理学家,专业从事男孩治疗,在此领域共同执业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在早期的经验中,我们曾经接触过愤怒的男孩、老爱打架的男孩,以及一些不说话的男孩。我们与这些病人一起打球,并将这个过程称为“治疗”;我们跟着这些男孩一起搭乐高积木,并借机与他们进行交谈;我们与孩子们一边排起玩具士兵、进行一场战争,一边与他们谈起关于家庭的问题;我们曾经在饥肠辘辘时到对街买垃圾食物,而后匆匆回到办公室继续讨论进行个人接触的意义和价值;在剑桥的街道上、在比萨屋、在晚餐桌上、甚至在车子里,我们互相讨论苏格兰威士忌的优缺点,试着拉近彼此的距离。来我们办公室里的男孩子,经常在沙发上跳上跳下,使得楼下的其他同事们抱怨不已,他们受不了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巨大噪音。对于这一切,我们深感抱歉,真的!治疗应该是安安静静的,应该只是交谈,应该不会有任何的跑跑跳跳、打打闹闹,但在这里,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病人可是小男孩!

我们难免要常常跑到男校,我们曾经拜访过两所声誉卓著的学校,在那里,男孩子们获得充分的关怀,并接受完善的教育,然而,我们仍然看到一些充满敌意的、不满的男孩,在学校校长的命令下,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校队的教练们也曾带来一些男孩子,要求给予治疗,而这些教练本身看来就显得非常不安,无法在办公室里多停留一会儿或进行交谈。其他的老师们也会带着一些不快乐的学生来找我们,我们必须与老师谈论孩子不快乐的原因,这些孩子无法用话语表达他的痛苦,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在我们的执业生涯中,曾经见过一些与家人前来的男孩,他们不是脾气暴怒就是沉默不语;有时,我们甚至必须到停车场去跟孩子交谈,因为他不肯走出车外,加入家庭会谈。

简而言之,我们奋斗了许多年,透过不同的方法,协助忧伤的、焦虑的以及愤怒的男孩,让他们能自由诉说自己内在的世界。在每次五十分钟的会谈中,我们必须非常有耐心地等候,才能得到孩子五分钟的简短响应。比如:“爸爸总是批评我,像这次考试我有两科由c进步到B,但他却只看到我退步的科目。为什么一个作父亲的总是要对孩子说出那些令人伤心的话?”有时,为了等待他们开口,我们甚至要花上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他们吐露自己的忧伤与为难,而这些真实的情绪,之前一直被沉默与愤怒所掩藏。

基于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男孩们的关心与担忧,我们兴起写书的念头。我们期盼能协助那些深爱男孩的人(包括父母、老师以及其他愿做良师益友的人),能够穿透晦暗的表面,直探男孩的内心,真正看到他们的欢欣与挣扎。亲爱的读者,我们深切地期盼,能够了解男孩子们的苦处,以及这些苦难与伤痛的根源。虽然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愤怒地坚持原有的想法,但父母与老师必须抛开表面的价值,不要以表相来论断孩子们。父母与老师们经常告诉我们关于孩子们的需求,简单的包括:忍者神龟、耐克运动鞋、刺激的电动玩具卡带或是其他运动辅助器材。听起来,好像每一个男孩的心愿都是“能成为迈克尔·乔丹”。但事实并非如此,男孩子们的希望是非常多样、复杂,甚至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有的人希望成为莎士比亚,有的热切期待成为比尔·盖茨或是爱因斯坦,也有人想要做诗人惠特曼。如果我们对于男孩内心世界的认知是如此肤浅,将何以响应他们如此多样的需求?

如果,真如诗中所说的,“孩子是成人的父亲”,那么,探索男孩的真实内在就变得非常重要——凝视他们未带有文化偏见的双眸,以开放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我们必能从中学得一件事:除非今日我们能提供男孩们其他的选择,否则,今目的忧伤男孩,将会变成明日孤独、苦涩的男人。

我们共同写作此书的原因,是我们两人都体认到男孩们命运的危机与急迫。虽然之前我们所受的专业训练不尽相同,但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却都发现了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忽略了男孩们的疏离、害羞与愤怒。本书中主要讨论的基本问题有两个:男孩要如伺才能成为情绪完整的人?在一个强调压抑感情的文化中,男孩们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在以“我们”的角色做为导览,引导读者进入男孩们的内在生活之前,我们将先在自序中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关于我们以前是怎样的男孩?我们又长成了什么样的男人?

丹·金德伦(Dan Kindlon,Ph.D.)

麦克·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Ph.D.)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孩不该走的路(破解男孩心智成长中的困惑与危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丹·金德伦//麦克·汤普森
译者 吴书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4058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