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拇指的奇遇/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陶猴的身世》、《白鳍豚之死》、《城里的苍蝇和乡下的苍蝇》、《遗产奇案》、《机器人佩雷奥拉德的悲与喜》、《大拇指的奇遇》……杨福康编写的《大拇指的奇遇》收录的作品构思巧妙、生动,有利于增长小读者们的知识,培养想象力,激发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内容推荐

杨福康编写的《大拇指的奇遇》收录的作品构思巧妙,故事生动,科学知识丰富,融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小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还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激发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目录

小陶猴的身世

白鳍豚之死

城里的苍蝇和乡下的苍蝇

遗产奇案

机器人佩雷奥拉德的悲与喜

大拇指的奇遇

昆虫杂技团

试读章节

一只用陶土做成的棕色小猴,捧着仙桃,蹲在陶器制作工场的架子上瞧热闹。瞧着瞧着,突然,一张大纸像一片乌云似的铺天盖地压下来。他顿时感到天昏地暗,动弹不得。过了一会儿,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小陶猴发现自己已在一座玻璃大厦里了,这里亮堂堂的。原来这儿是艺术陶器展销馆。这地方太陌生了,小陶猴哭起来。

“别哭!”传来一声低吼。小陶猴一看,对面伏着一只斑斓猛虎,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竖着钢鞭似的尾巴,好像就要扑过来似的。小陶猴吃了一惊,紧紧捏着仙桃,缩成一团,簌簌发抖。

“别怕他!他也是用陶土做的,不咬人。你看我!”一只白色的小陶羊奔过来用犄角去顶陶虎的下巴。那陶虎嗅嗅小陶羊,一点也不生气。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小陶猴抽泣着。

“孩子,你是没有妈妈的。”一匹陶骆驼慢悠悠地踱过来,温和地说,“我讲个故事,你想听吗?”

小陶猴望着和善的陶骆驼,点了点头。

陶骆驼说:“嘟嘟,一辆大卡车把紫色的石块送进了陶器工厂。这些紫色的石块名叫紫砂石,是从山里开采出来的。工人叔叔把石块放进机器里碾碎,轰隆轰隆,轰隆轰隆,一会儿,从机器的嘴里吐出像面粉一般的细细的陶土。工人叔叔又把紫砂陶土掺上水,和成紫砂泥,一团一团的,好像发了酵的面团团。”

“好吃吗?”小陶猴感到新鲜,插嘴问。小陶羊顶了他一下,他不响了。

“工人阿姨抓了一把,搓搓捏捏,塞进模子,于是,出现了一只小陶猴。”

“嘻嘻,说的是我呀。”小陶猴笑了。

“不过,这时候,你还是软绵绵的呢。我从前也是这样的。”小陶羊说。

“小陶羊说得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晾干了,上了釉彩,再放进窑里去烧。红红的火苗,1000℃的高温……”陶骆驼继续往下讲。

“哎呀,我可受不了哇!”小陶猴惊叫起来。

陶骆驼说:“孩子,正是火,给了我们生命。就这样,一只油光铮亮的小陶猴便出世啦。”

小陶猴听了陶骆驼讲的故事,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再也不害怕了,他开始喜欢小陶羊他们了。他把仙桃给小陶羊吃,小陶羊不吃。他说:“羊吃草。可是,我从来不想吃草,我不饿。”小陶猴又给陶骆驼、陶虎吃,他们都摇摇头。

小陶猴跳到陶骆驼的头上,手搭凉棚,往外张望。哟!玻璃大厦一座又一座,排得整整齐齐。左边的一座玻璃大厦里有陶壶、陶杯、陶花瓶、陶灯座等;右边一座玻璃大厦里有陶牛、陶马、陶狐狸、陶松鼠等,都是陶土做成的陶器。

小陶猴又快活又自豪,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竖倒立,一会儿搔搔陶虎的大脑袋,一会儿又去揪揪小陶羊的短尾巴。

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外宾来参观啦,快坐好!”陶骆驼提醒大家。大家马上各就各位,陶骆驼昂起了头;陶虎张大了嘴巴;小陶羊低下头,好像在吃草;小陶猴呢,两只手捧着仙桃,规规矩矩地蹲着,一动也不动……

浩浩长江,中下游江面辽阔,浑黄的江水滔滔东流,汹涌澎湃。江面上,船只往来如织:万吨巨轮,汽笛声声;豪华游艇,乐声阵阵。除船只外,江面上还不时出现一些漂浮物:饮料罐啦,塑料袋啦……时沉时浮,随波逐流。江的两岸,驳岸高耸,工厂林立;起重长臂,挥舞自如。也有一段段还没开发的江滩,芦苇丛生,野草萋萋。

江滩上出现一具尸体,整个江城为之轰动。《江城晨报》做了报道:“本报讯×月×日上午,本城江滩出现一具尸体,经辨认为白鳍豚。白鳍豚何以会死?白鳍豚尸体为何出现于江滩?本报记者正在做跟踪调查。采访结果,本报将继续予以披露,请读者关注。”

江城百姓议论纷纷,尤其是酒店茶楼里,人们的讨论更是热烈。

“听说,白鳍豚是自杀的。环境污染使他们没法活下去,于是冲滩走绝路……”红冠公鸡呷了一口茶说。他打过鸣儿后,便上茶楼喝茶。

“不,不,白鳍豚是被咬死的,身上还有个洞呢。”快嘴小麻雀在屋檐上立即纠正。

“被咬死?谁咬了她?”老茶客老山羊捋捋白胡须问。P1-3

序言

我国的白话文自然科学知识童话(以下简称“科学童话”),是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期上,刊登了陈衡哲写的科学童话《小雨点》。这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白话文科学童话作品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中学生》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我国科学文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中篇科学童话,也是一部科学性、思想性和文艺性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从1920年到1949年,我国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作家有陈衡哲、韩襄、贺宜、吕梦周、董纯才、高士其、郭以实、何公超、金近、施雁冰等。其中尤以董纯才创作的《凤蝶外传》和《狐狸夫妇历险记》最为著名,被人誉为中国科学童话的“奠基之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先后发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科学童话创作犹如注射了兴奋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座谈会、科普创作座谈会,更多的科学家和作家投身到科学童话的创作中来,从事科学童话写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发表科学童话的阵地遍地开花,中央及各省市的科技报刊纷纷刊登科学童话,《我们爱科学》、《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科学》、《儿童时代》等杂志,还专门辟出专栏。更有影响的是,《人民日报》、《新观察》都开始注意和提倡科学童话创作,先后发表了老作家袁静等写的科学童话。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二时期作者的视野开阔了,跳出了从生物世界撷取题材的小圈子,开始注意到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电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基础科学和新科技知识方面的题材,作家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代科学童话的风格和写作特点。这些科学童话,不但传播了科学知识,启迪了智慧,发展了想象力,也对广大读者进行了心灵美的教育。

科学童话具有双重魅力。它是童话,充满幻想,十分迷人;它又传播科学,给人智慧,十分诱人。孩子们读了它,就如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说的那样:“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们将近百年来我国原创科学童话的精品力作选人这部丛书中,它似一个百花园,可以让小读者们尽情地欣赏品味;又似一个科学宫,可以让小朋友们穿越时空,上天人地,漫步遨游;当然,它也是一个资料库,对于家长、童话作者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到这里来学习、借鉴和研究,为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添砖加瓦。

祝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更加兴旺!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高端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拇指的奇遇/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福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13357
开本 16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4213797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