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2002年8月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系结构单元和整体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元、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等。从教学改革的角度考虑,为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其中杆系结构单元和整体分析是按有限单元法的思想、方法来编写的。
图书 | 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2002年8月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系结构单元和整体分析、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有限元、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等。从教学改革的角度考虑,为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其中杆系结构单元和整体分析是按有限单元法的思想、方法来编写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书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变形体虚位移原理、杆件体系结构单元分析、杆件体系结构的整体分析、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空间问题与轴对称问题以及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等内容。本次修编对内容构架未做大的改变,在保持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当前研究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和研究生教学的要求,新增了关于力学建模、逐步精细化分析技术、板壳分析的加深内容和工程分析中的若干问题等教学内容。 本书可供土木、交通、水利和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部分土木、交通、水利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有限单元法的入门参考书。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过程 1-2 有限单元法发展概况 1-3 学习指导 第2章 变形体虚位移原理 2-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其矩阵表示 2-1-1 平衡(运动)微分方程 2-1-2 小变形的几何方程(位移-应变关系) 2-1-3 边界条件(边界处平衡和协调条件) 2-1-4 线弹性体的物理方程(本构关系) 2-1-5 物理量的矩阵表示 2-1-6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矩阵表示 2-2 变形体虚位移原理 2-2-1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外力总虚功 2-2-2 变形体虚位移原理表述和证明 2-3 最小势能原理及里兹法 2-3-1 最小势能原理 2-3-2 最小势能原理与位移法 *2-3-3 里兹法 2-4 结论与讨论 2-4-1 主要结论 2-4-2 一些讨论 习题 第3章 杆系结构单元分析 3-1 引言 3-1-1 关于离散化问题 3-1-2 杆系结构虚位移原理(虚功方程) 3-1-3 杆系结构总势能表达式 3-1-4 几点说明 3-2 等直杆单元的单元分析 3-2-1 拉(压)杆单元 3-2-2 扭转杆单元 3-2-3 只计弯曲的杆单元 3-2-4 考虑轴向变形的弯曲单元--平面自由式单元 3-2-5 有约束的单元 *3-2-6 空间自由式单元 *3-2-7 考虑剪切时的平面自由式单元 *3-2-8 有刚域单元 3-2-9 单元分析小结 3-2-10 单元分析举例 3-3 杆系结构单元分析的物理实质 3-3-1 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 3-3-2 单元分析的物理实质 3-4 杆系结构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结点荷载子程序 3-4-1 一些公共的自定义数据类型部分 3-4-2 单元刚度矩阵子程序(局部坐标系)源程序 3-4-3 单元等效结点荷载子程序(局部坐标系) 3-5 结论与讨论 3-5-1 一些结论 3-5-2 一些讨论 习题 第4章 杆系结构的整体分析 4-1 坐标转换 4-1-1 坐标系单位矢量间的转换关系 4-1-2 各单元物理量的转换 4-1-3 整体单元刚度矩阵举例 4-2 结构整体刚度方程 *4-2-1 用最小势能原理进行结构整体分析 4-2-2 直接刚度法集装整体刚度方程的规则 4-2-3 直接刚度法集装整体刚度方程举例 4-3 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 4-3-1 性质 4-3-2 元素物理意义 4-4 整体分析的物理实质 4-5 边界条件处理 4-5-1 “划零置一”法 4-5-2 乘大数法 *4-5-3 斜支撑处理 4-6 单元内力的计算 4-6-1 单元杆端内力(轴力、剪力、弯矩等)的计算 4-6-2 单元内任一截面的内力 4-7 程序调试中关键量的速算方法 4-7-1 整体刚度矩阵元素速算确定方法 4-7-2 综合等效结点荷载元素的速算确定方法 4-7-3 已知结构的结点位移求指定单元杆端力的速算方法 4-8 杆系结构静力分析程序功能及力学建模的简要说明 4-9 结论和讨论 4-9-1 一些结论 4-9-2 一些讨论 习题 第5章 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1-1 结构离散化 5-1-2 平面问题的总势能表达式 5-2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5-2-1 单元结点位移和结点力 5-2-2 用面积坐标建立单元位移场 5-2-3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单元分析 5-2-4 几点结论 5-2-5 计算实例 5-2-6 收敛准则 5-3 矩形双线性单元 5-3-1 用正则坐标建立单元位移场 5-3-2 应变和应力矩阵 5-3-3 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等效荷载列阵 5-3-4 说明 5-3-5 计算结果整理 5-3-6 计算实例 5-4 平面问题计算程序PSTE的简要说明 5-5 平面等参数单元 5-5-1 基本概念 5-5-2 几种常用单元描述和位移模式 5-5-3 等参元单元特性分析 5-5-4 数值积分 5-5-5 作等参元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5-5-6 计算实例 5-5-7 二维和三维弹性分析计算程序简要说明 5-6 Wilson非协调元 5-6-1 双线性单元计算纯弯曲问题的误差 5-6-2 Wilson非协调元 5-6-3 Wilson非协调元的收敛性 5-7 结论与讨论 5-7-1 几点结论 5-7-2 一些讨论 习题 第6章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 6-1 空间问题 6-1-1 常应变四面体单元 6-1-2 其他单元形式形函数 6-1-3 三维等参元单元分析 6-1-4 算例 6-2 轴对称问题 6-2-1 离散化 6-2-2 三角形环单元 6-3 结论与讨论 6-3-1 几点结论 6-3-2 一些讨论 习题 第7章 弹性板壳有限元分析初步 7-1 弹性薄板基本理论 7-2 矩形(12自由度)薄板单元分析 7-2-1 单元位移场建立 7-2-2 非完全协调元的收敛性准则 7-2-3 单元分析 7-3 柱壳分析的矩形平面壳体单元 7-3-1 单元分析(局部坐标) 7-3-2 坐标转换问题 7-3-3 用平面壳体单元进行壳体分析的步骤 *7-4 9自由度三角形薄板弯曲单元 7-4-1 位移模式问题 7-4-2 单元分析 7-4-3 斜边界已知位移的处理 7-4-4 算例 7-4-5 关于曲率修匀问题 *7-5 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薄板弯曲单元 7-5-1 8结点Hencky板单元的位移模式 7-5-2 8结点Hencky板单元的列式 7-5-3 考虑剪切变形的板弯曲教学程序TPBP 7-5-4 算例 *7-6 广义协调板单元基本思想 7-6-1 概述 7-6-2 矩形薄板广义协调元RGC-12 7-6-3 广义协调元RGC-12举例 *7-7 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影响的曲面壳体单元 7-7-1 单元几何形状的确定 7-7-2 位移模式 7-7-3 应变计算 7-7-4 弹性矩阵的变换 7-7-5 应力计算 7-7-6 单元刚度矩阵 7-7-7 单元等效结点荷载矩阵 7-7-8 几点说明 7-8 实际结构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7-8-1 组合结构分析的位移变换问题 *7-8-2 子结构方法分析 7-8-3 一般性位移约束的处理 7-9 结论与讨论 7-9-1 主要结论 7-9-2 一些讨论 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有限单元法基础(第2版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焕定//焦兆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2976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02-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O241.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