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四家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明四家”又叫做“吴门四家”。是指中国绘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这四个人都是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明四家”是一个既有文人画家,又有职业画家、画工的群体,它的出现,既振兴了文人画,又规范了当时的绘画技法,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的发展。

本书将为你解读、带你鉴赏“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的绘画艺术。

内容推荐

中国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朴率真的远古壁画到浪漫宏大的楚汉帛画;从绚烂庄严的魏晋佛画到精湛瑰丽的隋唐界画;从雄峻悠远的五代山水到飘逸简洁的宋元水墨,直至明清各家各派的巍然壮观,中国绘画形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乃至对自然、人生、社会、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许多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一次次地在历代艺术大师的笔墨中得到诠释、升华,中国绘画可说是中华民族的才智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

目录

导言

沈周

 一、沈周生平

 二、沈周的书画艺术

 三、沈周题画诗词录

 四、历代名家评沈周

 五、沈周逸闻录

文徵明

 一、文徵明生平与品格

 二、文徵明的文艺创作

 三、文徵明题跋

唐寅

 一、唐寅的生平与文学成就

 二、唐寅的书画艺术

 三、唐寅题画诗录

仇英

 一、仇英生平

 二、仇英的青绿山水画

 三、仇英的人物故事画

 四、历代名家评仇英

试读章节

沈周晚年的杰作《沧洲趣图卷》虽是小横卷,却长达九百厘米,徐徐展开,景色起伏,绵延千里;沟壑乔木,苍然郁然;此图画的是秋冬之问的山水景物,用笔老健而多变,而且画面风格屡变,起首是吴镇的湿笔轻扫,后转向黄公望的滋厚,再转为王蒙的茂密,最后又有倪瓒的简淡。元四家的风格各异,而在沈周《沧洲趣图卷》中过渡得却是如此自然,又如此明显,浑然化一、天衣无缝,让人不得不钦佩。

此时沈周早年学习倪瓒的画风所出现的“用笔太过”现象已不复出现,画面看到的是一派超然淡泊的笔致,达到了文人画的最高境界。《仿倪山水图》峰石巍然,山泉细流,极富冷寂清幽之致。山石用侧笔作折带皴,下笔沉厚;苔草、树叶随意点缀,颇为洒脱。

沈周学米氏父子,不在临仿,而在于吸收米氏水墨淋漓的“墨气”。如62岁时所作的《西山雨观图卷》,云烟飘渺、峰恋出没、村舍掩映、林川迷人之境界,泼墨淋漓、粗笔酣畅、浓淡变化之画法,都直追“二米”。

沈周这一时期的另一杰作是《东庄图册》,与主要表现出其满腹丘壑、烟云幻灭的山水画家本色、并意在一展他临古摹古所掌握的丰富技巧的《庐山高图》不同,《东庄图册》是以小见大,虽也有坡石皴染,却是以温润的情趣、柔和的笔触、清雅的气氛与空灵的形式,漫兴戏墨,为我们勾画出江南园林的自然谐趣。

《东庄图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画面格局。沈周没有采用画江南园林常用的楼阁井然回廊曲折,而是以常景构图,他画浅坡清溪,浮萍弱卉,显出一种新鲜的生命力。

而其间所反映出来的情调之高洁、自然之可爱,比起倪瓒的孤介来,似乎又多了一丝人情味,而更为我们所接受。

沈周在写意花鸟画上亦有建树。如《写生册》,该册杂画动植物,共16页,多为粗笔泼墨,其画法与宋人法常一派很相近。其中较为出名的是《青蛙白荷》。这一幅中荷叶是大笔泼出,芦草则是曳笔写出,前者是面,后者是线。荷叶的面中亦插有叶茎,使平平的一片墨中忽然有了层次、有了骨力,并且叶的边缘以碎点擦之,以表现其卷皱的质感。而芦草的长线条中亦有枯、湿、尖、钝、行、驻的区别。于是,面中有线,面中有点,线中有面,有行有止,有涩有畅,一幅小小的写生竞有如此的对比内容,足见沈周对水墨晕渗得心应手的控制和对线条的出众把握。

(二)雄伟清新,粗放雅逸的风格

沈周的山水,主要描绘江南风光和田园景色,抒写文人恬淡幽闲的情怀,着意追求平淡天真之趣。在艺术表现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文人画的笔情墨趣。他的山水以粗笔的水墨和浅绛画法为主,恬静平和中具苍润雄浑气概,花卉木石亦以水墨写意画法见长,其作品主要是以气势胜。

具体分析沈周存世作品,其面貌又分为两种,即画史上所称的“细沈”和“粗沈”。被称为“细沈”的作品多创作于40岁之前,这与他师法元四家有密切联系。沈周对元四家极推崇,然而由于元四家作品的数目多寡不一,以及各时期审美倾向的不同,诸家画风对沈周绘画影响的程度也不完全相似。可以说,沈周师习元四家,得山樵之力,得大痴之意,得云林之神,得仲圭之韵,“素善诸家”而汇为他自己的艺术风貌。这其中王蒙那种严谨认真的作画态度,苍茫厚实的画风,以及雄浑枯辣的笔法,对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认为,沈周的“细沈”画风主要来源于此。典型的作品有《幽居图》、《采菱图》、《读书秋稂图》、《鹤听琴图》等。

沈周在40岁以后,一方面是画学已有成就,一方面是求画者众多,应接不暇,所以渐画大幅,并且粗枝大叶,草草而成。画法逐渐由细变粗,景致由繁变简,尺幅由小变大,疏密相间,刚柔相济,中锋侧笔并用,长勾短斫兼施,呈多种技法融合体势,基本形成了“粗沈”的本色风貌。与“粗沈”相比,“细沈”因为流传的作品较少,所以“细沈”就显得更为名贵了。他晚年的作品多以“粗沈”见长。作于65岁的《京江送远图》则具有典型的“粗沈”面貌,景致极为简略。近处坡岸众人揖别,中部浩渺江面载一舟辞行,远方群山逶迤,境界开阔,山石保持了董巨体貌,而皴法短粗,属斫拂式短笔皴;坡岸、坂桥的轮廓施以整饬线条,洗练质朴;淡墨浅色的渲染与浓墨攒苔、深浅叶点相间,使墨色富于层次变化,并具苍润之致。全幅简洁苍秀,雄劲浑厚。P14-17

序言

“明四家”又叫做“吴门四家”。是指中国绘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这四个人都是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在四人当中,沈周和文徵明都擅长画山水;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了沈周和文徵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明四家”这个称谓就是指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但风格不同的中国画大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面的门派师承。

明代初期,江南苏州、无锡地区已经有一批画家,如杜琼、刘珏、陈汝言、徐贲、陈暹等人,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在绘画上,他们主要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的传统,创作以笔情墨趣为主的文人画。他们这些画家所创造的风格,给了“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很多启示——沈周直接或间接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沈周是从明代宣德(1426-1435)年问开始在苏州地区从事绘画创作的,紧随其后的是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历时一百五十多年。沈周因家学渊源,并受杜琼等前辈熏陶,主要承元代文人画衣钵,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文徵明从学沈周,并吸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他们两人主要发展了元代文人画传统,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其画风奠定了吴门画派的基调。唐寅是位落魄文人,与文徵明同为沈周学生,但也从学于周臣;他的山水画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仇英出身工匠,初学周臣,后悉心临摹历代名迹,尤着力于刘松年、赵伯驹,善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唐、仇两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吴门画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除仇英外,另外3人尤其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臻完美、普遍,有力地影响了明代后期直至清初画坛。吴门画派形成后,其派系世代相传,绵延不断,其中文徵明的学生和子孙即达三十余人。在吴门画派后期画家中,著名的有陈淳、陆治、钱榖、陆师道、周天球等人,其中不少人在某些领域有新的发展。如陈淳发展了水墨写意花卉画,周之冕创造了勾花点叶的小写意花鸟画法,陆治以工整妍丽的花鸟画著称于世。另外,谢时臣的粗笔山水,尤求的白描人物,周天球的水墨兰石,均别开生面。

吴门画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画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南宋以来长江下游的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渐居全国先进地位。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一带的苏州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繁荣,交通便利,商品经济活跃。由于长江入海口的淤积,明代海外贸易的中心从扬州下移到太仓和松江一带,生产变化首先在这一地区萌发。江南科举之风炽盛,文人宦游返归故里,携回巨量金钱财货,促成了苏州地区的富庶和繁华。苏州地区文化艺术发展,出现了不少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卓有成就的人物。在炽盛文风的熏陶下,官僚文人大量贮藏书法名画、古玩器物和珍本书籍,营建私家园林,讲究饮食服饰器用。因此,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形成的“吴门画派”,标志着文人画走向极盛的阶段。

“明四家”是一个既有文人画家,又有职业画家、画工的群体,它的出现,既振兴了文人画,又规范了当时的绘画技法,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的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四家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阳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824324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2
16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