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吸收了前辈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作为研究对象,凡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可谓一览无遗。非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但为笔者所见、所知的葫芦形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的神秘面纱。
| 图书 |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在吸收了前辈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作为研究对象,凡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可谓一览无遗。非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但为笔者所见、所知的葫芦形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的神秘面纱。 目录 第一章 葫芦和葫芦文化/1 一、葫芦的定名和植物属性/2 二、葫芦的实用功能/4 三、葫芦文化/9 (一)葫芦的“生殖崇拜”与“阴阳观念”的产生/9 (二)葫芦与“道”和“一”的关系/14 (三)葫芦折射的“福”文化/15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葫芦形陶器/21 一、新石器时代的葫芦形陶器/22 二、葫芦形陶器的文化内涵/26 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的葫芦形陶瓷器/29 一、夏商周葫芦形陶器/30 二、夏商周的祭祀与葫芦形陶祭器/34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葫芦形陶瓷匏器/35 一、战国至汉代流行的葫芦形陶瓷匏壶/36 二、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匏器的文化内涵/41 第五章 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的葫芦形陶瓷器/47 一、东汉三国两晋葫芦形五联罐/48 二、东汉两晋葫芦形五联罐的文化内涵/54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葫芦形瓷器/57 一、隋唐五代葫芦形瓷器/58 二、隋唐五代葫芦形瓷器的文化内涵/65 第七章 宋代葫芦形瓷器/69 一、宋代葫芦形瓷器/70 二、宋代葫芦形瓷器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78 第八章 辽代葫芦形瓷器/81 一、辽代葫芦形瓷器/82 二、辽代宴饮礼仪中的葫芦形瓷酒壶和有关神话传说/88 第九章 金代葫芦形瓷器/89 一、金代葫芦形瓷器/90 二、金代的葫芦文化/93 第十章 元代葫芦形瓷器/95 一、元代葫芦形瓷器/96 二、元代葫芦的文化内涵/104 第十一章 明代葫芦形瓷器/107 一、明代葫芦形瓷器/108 二、明代葫芦的文化内涵/122 第十二章 清代葫芦形陶瓷器/125 一、清代葫芦形陶瓷器/126 二、清代葫芦文化兴盛的背景/148 参考书目/15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董健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0239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西 |
| 长 | 210 |
| 宽 | 142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