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编著的这本《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共分五章,集中针对新闻发言人在镜头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分别作了如下策略阐述:
策略之一:如何减缓面对媒体的紧张感;策略之二:如何使你的信息发布更加有效;策略之三:如何增强媒体前的亲和力;策略之四:如何变媒体前的被动为主动;策略之五:新闻发言人需要怎样的媒体素质。
图书 | 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婷编著的这本《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共分五章,集中针对新闻发言人在镜头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分别作了如下策略阐述: 策略之一:如何减缓面对媒体的紧张感;策略之二:如何使你的信息发布更加有效;策略之三:如何增强媒体前的亲和力;策略之四:如何变媒体前的被动为主动;策略之五:新闻发言人需要怎样的媒体素质。 目录 前言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呼唤媒体前的“专业化”和“职业感” 第一章 如何减缓面对媒体的紧张感 第一节 熟悉媒体 一、媒体为什么会出现 二、信息为什么会被误读 三、网络舆论带来了哪些挑战 第二节 有效的准备 一、新闻发布前的策划会准备什么 二、常规发布注意哪些积累 三、打造有准备的团队 [新闻发言人缓解紧张的策略提示] 第二章 如何使你的信息发布更加有效 第一节 正视和媒体的关系 一、新闻发言人需要媒体 二、帮媒体,也是帮自己 三、能提出尖锐问题的记者是好记者 第二节 信息有效发布的策略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五度原则” 二、如何抢先设置社会议题 三、如何让你的回答有的放矢 [新闻发言人信息有效发布策略] 第三章 如何增强媒体前的亲和力 第一节 准确的自我角色定位 一、媒体眼中的新闻发言人 二、新闻发言人自我角色的认知矛盾 三、如何看待新闻:发言人的媒体角色 第二节 新闻发言人的亲和力 一、学会换位思考 二、新闻发布要喜闻乐见 三、媒体前的第一印象 [新闻发言人亲和力策略] 第四章 如何变媒体前的被动为主动 第一节 为什么会被动 一、回避的态度 二、授权的局限 第二节 主动的策略 一、给新闻以“第一定义” 二、与媒体的坦诚沟通 三、让你“被动”的问题及应对 [新闻发言人主动回答策略] 第五章 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质 第一节 心理素质 第二节 新闻素质 一、熟悉媒体规律,使新闻发布更加有效 二、了解媒体报道和新闻发布的不同诉求 第三节 语言素质 一、变公文语言为口语化表达 二、用事例和数字说话 三、善于用幽默的语言 [新闻发言人的媒体素质] 结语 创作这五年 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附2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附3 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答记者问 附4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附5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一览表(2009年12月29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007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7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