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一书中,民国史专家范小方立体、多维展示了军政名人生命中最后一段心路、人生历程。它记录的是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过的中共领袖开国元勋和最后一批逃离大陆的国民党军政要人,国共两党军政生涯与最后岁月,一代军政要人最后的映像。

内容推荐

1976年5月,毛泽东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头已经不能抬起,他的生命已快到了尽头。在最后的短短时日,这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最伟大人物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1975年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这天晚上,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蒋介石躺在台北市郊阳明山的官邸,他的病情已经恶化,此刻,他该怎样面对死神?

孙中山见大家神情严肃,不同往日,便问:“你们有什么话说?”汪精卫便拿出遗嘱说:“我们把先生常说的话写出来了,想请先生签字!”

……

历史秘闻、交锋内幕、将帅传奇、是非功过……由范小方编著的这本《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揭开了中国军政历史上未曾释疑的谜案,弥补了军政历史档案里鲜少记录的空白。

目录

伟人毛泽东辞世时说他一生只干了两件事

周恩来临终召见成未解之谜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死后被锁在地下室过道

李大钊死前告白大揭秘

谁是出卖瞿秋白的叛徒

总书记张闻天死前交的最后一次党费

元帅彭德怀临终遗言令人落泪

中央常务书记陶铸:死后遗体以化名被秘密处理

中共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死在偏僻的小山村

“一大”代表刘仁静与“中国托派”不得不说的故事

王明与毛泽东的恩恩怨怨

叛徒张国焘漂泊异国受冻死

国父孙中山病危时是谁起草的遗嘱

左派领袖廖仲恺出殡之日市民倾城而动

蒋介石遗体入殓时安放了哪四本书

军界元老何应钦反蒋反获蒋青睐真相

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是自杀还是他杀

财神爷孔祥熙离开大陆到底带走多少钱

山西王阎锡山溃退台湾晚景凄凉

政治红人陈布雷为何选择绝路

党魁陈果夫被指应为国民党失败负责

和谈代表章士钊为何成为毛泽东债主

军事高参杨杰:身为国民党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抗日名将卫立煌亲共归国受礼遇

大汉奸汪精卫的叛国投日不归路

东北王张作霖:宁为草莽不为汉奸

直系首领吴佩孚被日本人暗杀始末

汤化龙喋血加拿大谜案

东南王孙传芳血溅佛堂的十年恩怨

北洋外长陆征祥:从国务总理到修道士

少帅张学良幽闭期间险些被处死

宋子文的葬礼上为何没有宋氏三姐妹

“小委员长”陈诚一生反共,临终却不再提此

“CC”掌门人陈立夫被谁誉为“一位值得被尊敬的敌人”

试读章节

1976年,中国旧历是龙年,按人们的愿望,龙年应该是龙腾虎跃、事事顺利的年份。可这一年却是天灾人祸接踵而来。自然界发生了一些异常现象,给人们带来了灾难。3月8日,东北吉林地区的东部,降落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向西偏南方向飞落,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当工作人员读完这则新华社电讯后,毛泽东沉默不语,他走到窗前,遥望天空,禁不住对工作人员说:“中国有一派学说,叫天人感应。……天摇地动,天上掉下大石头,就要死人哩。《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赵云死时,都掉过石头,折过旗杆。大人物,名人,真是与众不同。死都死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噢!”

工作人员说这是迷信,毛泽东沉思道:“古人为什么要编造这些呢?”不久,唐山发生大地震,再次在老人心中卷起天人感应神话的波澜,中国的大地为什么这么不平静?

如果说天灾的打击可以用人们的劳动与工作去弥补和恢复。那人的损失则永远是无法弥补的。

1月8日,天低云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这对毛泽东的打击太大了,他与周恩来共同奋斗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友情的深厚是无与伦比的。当他听到噩耗时,默然无语,久久望着一个地方出神,半晌才长长叹了口气。在周恩来追悼会的那一天,身边的秘书张玉凤多么希望他也能像当年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那样,突然决定驱车前往,但毛泽东迟迟没有讲话。张玉凤忍不住问道:“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毛泽东拍拍腿,十分痛苦地说:“我也走不动了!”是啊,他的双腿已无法站立,再也不可能参加任何一个战友的追悼会了。

5月,毛泽东的另一个亲密战友朱德逝世,这对毛泽东又是沉重的一击,他意识到自己离死神也不远了。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太累了,但他又不想休息,他还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深深思考、筹划,他还在接见外宾,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而忘我工作。

4月下旬时。毛泽东身体已极度虚弱,但还坚持会见了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当马尔登来到中南海那古色古香的书房时,毛泽东正躺在安乐椅上。在与马尔登交谈时,他的头几乎无力移动,说话很慢很慢,要费好大的劲,才喘息着吐出几个字来,但他靠顽强的意志,坚持到10分钟的会谈结束后才躺上床休息。

5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华,毛泽东以极大的毅力会见了这位总理,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他说话声音很小,要由他侄孙女王海蓉听清后先翻成普通话,再译成英语。这样进行交谈,毛泽东硬是坚持下来了。他在外交舞台上站完了最后一岗,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月,毛泽东已经不能下床了,尽管他还要奋斗,还要工作,但身体已不允许了,中共中央便做出决定,不再安排他会见外宾。毛泽东躺在病床上,仍然不能好好休息,他还要探索中国走向安定团结、走向富强的道路。

在病情日益加剧的时刻。毛泽东将政治局全体委员召集到病床边开会。他望着这些无言的同事们,十分感慨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早就该死了。”停了停,接着动情地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去了。抗战8年把日本人请回了老家。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和平中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腥风血雨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毛泽东一生从来不考虑自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担心着国家和人民。

8月下旬,毛泽东病情恶化,开始处于昏迷状态,有时在医生紧急抢救下,能恢复少时的清醒,但过不多久,又昏迷过去,如此反复多次。这样拖到了9月初,尽管集中很多著名医生,进行联合会诊,使用各种贵重药品及现代先进医疗器械,却回天乏力。9月9日零点1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巨星陨落,世界震惊,123个国家政府发来唁电,30多个国家和政党举行追悼大会。在中国,30多万人列队走过他的灵柩,瞻仰遗容。9月16日,百万人聚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下午3点,全国停止工作3分钟,9亿人民,一齐肃立,默默向他志哀,工厂、火车、汽车等,全中国的汽笛齐鸣3分钟,形成葬礼的高潮。

毛泽东的遗体静静躺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毛泽东纪念堂,千秋万代,他将永远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伴随着中国走向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富强、更加现代化的光明大道。

P10-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小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3945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4017801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