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姓氏/中国红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使用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中华姓氏经过发展衍变、延续传承,已经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姓氏不仅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上官言灵编著的这本《中国姓氏》通过对中国姓氏的来历、姓氏的源流、姓氏与寻根,以及中国十大姓氏和少数民族姓氏等内容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

内容推荐

上官言灵编著的这本《中国姓氏》讲述了:姓氏是烙印在人类身上的文化标志,是人类对民族渊源及血脉关系的一种追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使用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中国姓氏经过发展演变、延续传承,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姓氏不仅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目录

中华姓氏寻根

 姓氏的来历

 姓氏的源流

 姓氏与寻根

中华姓氏

 《百家姓》

 十大姓氏

 少数民族姓氏

试读章节

姓氏作为重要的媒介,能够帮助人们追溯历史、寻根过去。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自居,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这种以共同祖先的姓氏作为血脉传承纽带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姓氏的来历

中华姓氏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氏族社会,姓、氏先后产生;在夏商周时期,姓、氏在分封制度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在秦汉时期,姓、氏统一,合并为“姓氏”。

据传,姓氏最早起源于图腾崇拜。上古时代,原始人相信自然界万物有灵,对图腾的崇拜开始产生,他们将动物和植物等当做本部族的保护神来祭祀,还将它们作为部落特有的徽号或标志,后来则逐渐衍变成了最古老的姓氏。

相传,夏族首领禹的母亲因吞食了薏苡而生下了他。从此,薏苡便成为了夏族人的图腾。又因为孩子是由女性生育的,便取“女”字作为偏旁,又取“苡”字的下半部分“以”字,最终形成了“姒”姓。

《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是商族的祖先,他的母亲因为吞食了玄鸟所产下的卵而生下了他。由此玄鸟便成为了商族的图腾标志,商族人以子(即卵)为姓。

姓,最早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的姓是从女性始祖那里继承来的,无论男女都有姓。姓的本义为标志家族系统的字,代表着子孙后代的共同血缘。东汉(25-220)时期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撰写的《说文解字》中对“姓”进行了注释:“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这是说,姓源自于孕育产子的母亲,因此上古时期古老的姓,例如姜、姬、姒、赢、姑、妘等都是以“女”字为偏旁。姓从出现开始,就被人们用作“别婚姻”的标志。汉代(前206-公元220)典籍《白虎通义》中有相关记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认为“同姓是一家”,同姓结婚违背伦理道德。当时人还认识到同姓男女繁育的后代常出现畸形,于是产生了“同姓不婚”的禁忌。

氏,最早出现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男性取代女性占据主导地位。氏是从父系始祖那里继承来的,且只有男子才称氏。由于阶级制度的产生,同姓宗族中出现了贫富差距和等级分化,因此在原有的血缘关系基础上分散出了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从原有的聚集地迁出后,分散在了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氏”来命名。古人用氏来区别身份、地位、功德、技力等的高低贵贱,《白虎通义·姓名》中记载:“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一般而言,贵族、平民都可以用氏,只是有一些氏为贵族所专有。平民即使有氏,相对于功高德重的贵族而言也相对低贱,例如以屠宰牲畜为职业的屠氏等。

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开始,姓与氏并行的双轨制度得以确立。在夏商周时期,姓氏双轨制度仍然延续,例如夏代国君以姒为姓,以夏为氏;商代国君以子为姓,以商为氏;周代国君以姬为姓,以周为氏。

夏代(约前2070-前1600),奴隶制社会建立并逐步完善,男性的地位和作用远远高于女性,且受到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的影响,姓所代表的母系血缘系统逐渐趋于瓦解,不再具有“别婚姻”的实际作用,而氏则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胙之土而命之氏”,以巩固国家政权。分封制就是将同姓的王族、有功之臣和先代的部落首领等,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根据其所在地赐予他们“氏”,这个代表家族的氏是可以继承的。同氏的分支不断增多,使得这一时期氏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除了以国家、地名为氏之外,古人还常常以祖先的官职、谥号(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追授的称号)、职业等为氏。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周王室国力衰微,各诸侯割据土地、争夺霸权,原有的分封制土崩瓦解,原来代表地位高低、身份贵贱的氏逐渐失去了它的作用。姓与氏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开始通用。在此之前,姓与氏被严格区分开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氏与姓分别为男、女所用;二是为了区别阶级的贵贱;三是,为了更好地选择婚姻,同氏不同姓的人可以结婚,同姓不同氏的人则不可以结婚。

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统一的封建国家代替了奴隶制国家,代表着社会地位的氏也失去了“别贵贱”的作用,与标志着家族血缘关系的姓的差别不大。而且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姓氏的地域性逐渐扩大,“同姓不婚”的禁忌也被打破。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中称秦始皇“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标志着姓与氏开始并用,或者兼称“姓氏”,合二为一的姓氏制度得以确立。姓与氏的统一使得中国姓氏的数量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P1-16

序言

姓氏是烙印在人类身上的文化标志,是人类对民族渊源及血脉关系的一种追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氏使用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中华姓氏经过发展衍变、延续传承,已经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姓氏不仅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本书通过对中国姓氏的来历、姓氏的源流、姓氏与寻根,以及中国十大姓氏和少数民族姓氏等内容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姓氏/中国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官言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45143
开本 16开
页数 1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6
CIP核字 2014114523
中图分类号 K810.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9
17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