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纳兰容若词传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家萍带你品读纳兰容若诗词真味;详解一代词人跌宕人生!

纳兰容若(1655-1685),清朝著名词人,在其短暂的三十一年人生中,经历了各种悲欢离合,因而他的词作被赋予了更加优美深沉的意境。

《纳兰容若词传》以纳兰容若诗词为线索,详细分析和描述了其短暂的人生经历,既有人物传记的故事性,又具有诗词鉴赏的美学价值,是品读纳兰诗词、了解纳兰人生的上佳读物。

内容推荐

纳兰容若(1655-1685),清朝著名词人,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他的词以“真”取胜,词风清丽哀婉,著有《通志堂经解》《饮水词》等。在其短暂的三十一年人生中,经历了各种悲欢离合,因而他的词作被赋予了更加优美深沉的意境。

陈家萍编著的这本《纳兰容若词传》以纳兰容若诗词为线索,详细分析和描述了其短暂的人生经历,既有人物传记的故事性,又具有诗词鉴赏的美学价值,是品读纳兰诗词、了解纳兰人生的上佳读物。

目录

素以为绚(自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喇氏之痛: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蛟龙鳞动浪花腥: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的爱恨情仇

莫将兴废看分明:隐忍的尼雅哈

志欲吞鲸鲵:熔浆,注定要喷发

额娘觉罗氏:大清格格的悲喜录

谁遣偏生明慧:一个天才的童年

花月不曾闲:小资生活的惊鸿一瞥

莫把韶华轻换了:父子一道飞翔

性至孝:岂寻常父子之情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八旗官学的优等生

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十七岁的太学生

徘徊在石鼓文间的翩翩公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扑朔迷离的初恋情人

才女表妹:十一年前梦一场

美艳侍女:女文青时代

高贵仕女:纸质爱情更唯美

青春雨季里的颜氏

卢氏:南国素婵娟

记得婵娟初见:风波狭路倍怜卿

长相思:犹是春闺梦里人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秋水轩唱和

算功名何许:韶年举人意风发

“光芒万丈”的徐乾学:拓宽了容若的人生地平线

万春园里误春期

还将妙写簪花手:《通志堂经解》及《渌水亭杂识》

酬知有愿频挥手:无辜被贬的座师

新婚蜜月:一宵才得半风流

渌水亭:容若的精神家园、江南布衣的驿站

结遍兰襟:如异姓昆弟之张纯修

世无伯乐谁相识:被刻意忽略的韶年进士

悼亡:经声佛火两凄迷

《大易集义粹言》:生命的方程式

结遍兰襟:生平死生之友顾梁汾

友情的平方:绝塞生还吴季子

《饮水词》:凭君料理花间课

归日急翻行戍稿

滔滔天下,不知知己谁是:结遍兰襟之朱彝尊

结遍兰襟之严绳孙:与君展卷论王霸

却向雕鞍试臂鹰:初为侍卫

官氏:中有深闺万里情

颜氏:平白占伊怀抱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扈驾丛中独特的风景线

莫将兴废话分明:与爱新觉罗握手言欢

失意每多如意少——侍卫之痛

沈宛:你是江南四月天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合欢的绝唱

才子之殇:海内士大夫无不闻而流涕

张纯修:画兰书词寄哀思

顾贞观:遗文编就答君心

试读章节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

满龙堆,曾经沸腾的英雄碧血已冷凝成泥,华丽转身,尽是断井残垣。残雪犹寒,纵横一地的,皆是“兴亡”二字。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纳兰氏始祖星垦达尔汉,至太杵一代抵达鼎盛。太杵有六子,次子清佳砮、三子杨吉砮逐步征服附近各部落,依据险要山势修筑了两座相距五里的城寨。清佳砮居西城,杨吉砮居东城,俱为贝勒。女真“人多望风归附,拓地益广,军声所至,四境益加畏服”,遂有叶赫国之称。

清、杨二兄弟顺理成章成为海西女真的霸主、海西女真四大部的一面旗帜。

明万历十一年(1583)初,任明朝建州左卫都指挥的祖父觉昌安和任建州左卫指挥的父亲塔克世,在古勒城之役中均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便和兄弟混迹于乱军中,归附明开原总兵李成梁。为了报仇,努尔哈赤脱离李军,秘密潜回故乡。

途经叶赫,他受到杨吉砮的盛情款待。对拥有“天日河岳之表”、羽翼未丰但眉宇间俨然有振翅之兆的后生努尔哈赤,杨吉奢心存婚姻投机心理,当众允诺:“我有小女,堪为君配,待长缔姻。”蓄势待起的努尔哈赤当然把做杨吉砮的乘龙快婿视为最大惊喜,他反应极快:“若缔姻,吾愿聘汝长女。”——开什么玩笑,杨家小女仅八岁,二十五岁的他要等八年,待她成年之后才能完婚,也太不靠谱了!一贯注重绩效的他觉得,杨家若有诚意,当许嫁大女儿。

但是,杨家女儿岂是菜谱,由你努嫩姜随意挑选?已是老姜段位的杨吉砮四两拨千斤:“我非惜长女不与,恐不可君意。小女容貌奇异,或者称佳偶耳。”老朽我不是舍不得大女儿,我是为你考虑,怕她难人你的法眼。我那小女,貌有异禀,她和你才是天成佳偶啊。

努后生一听,倒吸一口冷气:瞧这外交辞令,漏洞百出,却又完美得无懈可击。

八岁女童犹是婴儿肥,一脸稚气,身量未足,从哪里可看出与年长十七岁的努后生是天成佳偶?老姜不愿嫁长女,让努耐心等待小女初长成,这是一种谋略。他断定努是识弯弓射大雕的草莽英雄,故愿助其一臂之力,让其在建州展翅;将小女许配给他,是放长线钓大鱼,待努势力壮大,好招抚建州女真,从而实现进一步完成一统女真的大业。从长远利益出发,他愿意虚小女婿之位以待——小女茁壮成长,努发展势力,两不耽误。若以长女嫁正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努,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长女完全可与势力更强的部落联姻,眼前利益更大。

叶赫对努尔哈赤摆的宴,既是接风,也是饯行,既是助跑,更是遥控。宾主的如意算盘都拨拉得啪啪响。

双方达成协议。杨吉砮慷慨赠送努尔哈赤“马匹甲胄”,“且使兵护卫”,将他安全送回建州。杨吉砮识人目光精准,也懂得处理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但他显然失算:小女孟古并非牵扯住努尔哈赤这只风筝的长线,努尔哈赤根本就是一只猛虎。虎放归山林之日,便注定了叶赫的败局:白山黑水岂容二虎。

暮春,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百余人队伍,攻破图仑城。“图仑兴兵”打响了统一女真的第一枪,拉开了大清帝国的历史序幕。十三副甲胄起兵,终建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后金国,几近历史传奇。而传奇剧中的道具“十三副遗甲”,其实并非史书所写的祖父遗物——其家产早被洗劫一空,而是叶赫友情赠予的礼物。大清江山的启动武装由叶赫所赠:此举对二者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努尔哈赤迅速统一了部内诸族,建州女真已崛起。

和父亲杨吉砮一样,继位的纳林布禄也将建州女真形象代言人努尔哈赤视为人中之龙,欲与其联姻。而身怀统一辽东之志的努尔哈赤正制定远交近攻、并弱避强策略,当然乐意旧话重提。他向已出落得“面如满月,丰姿妍丽”的杨家小女孟古求婚。

明万历十六年(1588),纳林布禄亲自护送孟古到建州与努尔哈赤完婚。努尔哈赤用最隆重的仪式——率属下出城三十里,迎娶了这位他暌违多年的叶赫美女。

四年后,孟古生下皇太极。

以纳林布禄及清佳砮子布寨为首的叶赫仍稳坐海西女真盟主之位。万历十九年(1591),他俩派遣使者到建州,要妹夫努尔哈赤向海西女真看齐,尊叶赫为盟主,并以割让土地来表示臣服的诚意。心比天高的努尔哈赤断然拒绝了大舅子的要求。他怒斥使者,羞辱叶赫。

郎舅关系空前紧张。

万历二十一年(1593)六月,以纳林布禄为首的四部联军进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率兵迎战,联军败逃。九月,布寨、纳林布禄又组成九部联军,共三万人马,大举进攻建州。英勇善战的努尔哈赤利用有利地形,大获全胜,“斩级四千,获马三千,铠胄千”,威名大震。

古勒山之战彻底改变了女真各部的战略均势,一统女真指日可待。

纳林布禄派人到建州,请求努尔哈赤归还布寨尸体。努尔哈赤却挥剑将尸体一劈两半。

他的尖刀,捅破了叶赫人的自尊心。

叶赫自此与建州女真不共戴天。P8-11

序言

素以为绚(自序)

一、云杉光影里的素心

心有执念,是以奢华。

那一日,和女儿一道游玩滨湖森林湿地公园。信步走到一条林阴道上,但见云杉林立,翠色欲滴,惊喜:眼前图景拍摄下来,可以起名“光阴”。

女儿立即拍了一张。

站在时光交叉口的自己,红颜渐逝,韶华不再,眉眼内敛,姿态沉潜,俨然一株常绿植物的安详模样。

回眸过去,看到白衣胜雪的青春时代,笑靥如花的我常抬起头,仰望苍蓝的天穹,心头满是温柔。

青春,打下素净的底蕴;中年,拥有静好岁月。这样做,自己是喜欢的。

多年来,立定心意,致力于做素心里开出莲花的沉静女子。伸手够星辰,明知够不到,然执意伸臂的自觉行为,向着苍穹膜拜的主动选择,多么真,多么美。并且,最终总会掬得一捧斑斓星光入怀的吧。

年事渐长,开始偏爱一个词:素以为绚。在洁白的质地上铺就五彩,人生何其素朴而绚烂。只有拥有宗教般的悲悯情怀,方能款款步入此人生圣境,不知老之将至。

清洁自我,打下无瑕质地,然后,织就柔美坚实的七彩人生——即使普通,亦不乏华美。

二、菜地·静时光

人到中年,兵荒马乱。

拥挤不堪的生活,愈加逼仄。不能逃离,只能试着给心开掘一个甬道,开拓出新的地平线——否则,精神世界容易阻塞。

大隐隐于市,乃人中神品。庸碌者如我,但求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一心营造风景绝美的精神桃花源。梭罗闭关瓦尔登湖。我,渴望挥汗如雨劳作土地的酣畅淋漓。

女儿学校的马路对面,有一块尚未来得及开发的土地。眼见得许多人荷锄而去,杂草除尽,一片接一片的菜畦绿意逼人,我也眼热手痒。当我直接表达出对菜地的向往,女儿同学丁嘉璐的妈妈慨然相赠一小块她已烧了芦苇砍了野蒿的沟边菜地。

住在高楼,不接地气N年矣。因种菜,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律动。

惊蛰之后,虫们集体出穴,绷紧一个冬季的土地开始酥痒。发痒的土地在温情地呼唤着种子:来,将你的笨嘴秃舌变成尖牙利齿,温柔而强悍地啃咬我!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上义城,兴冲冲地买了豇豆、苋菜、韭菜、黄豆、青菜、菜瓜、香瓜的种子,还贪多嚼不烂地买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瓠子、丝瓜、葫芦、冬瓜的秧苗。在资深菜农汪姐的手把手指导下,刨坑撒种育秧,覆上白色薄膜。

惊叹,塑料皮对初春的种子和菜秧功效如此之大:既保温保湿又防晒。

看到亲手撒下的种子破土而出,摊平两片嫩叶,继而“噌”地蹿向空中,那种惊喜与激动,难与君说。

与其呼天抢地,不如将充沛的情意悉数交付土地,将无端躁郁葱茏成草本植物,将莫名苦闷绿化成环保无公害的菜蔬。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汗滴禾下土,权作最诚挚的抒情。

开始关注雨露风日。雨露,提供充足的水分;阳光,光合作用;风,捎来蝴蝶与蜜蜂——它们是菜地的守护神。春雨淅沥,种子破土发芽。晨露瀼瀼,嫩苗拔节抽长。

开始关注小昆虫。蚯蚓,是不请自来的松土专家,它们让死板的土地变得松软。七星瓢虫背着七颗星标志的医药箱飞来,专门对付花蕊嫩叶间的蚜虫。蝴蝶和蜜蜂,对着花儿翩翩起舞。所舞之处,西红柿、黄瓜擎起黄蕊,扁豆、豇豆爆出紫蕊,青椒密密地在叶间挂起白蕊。瓠子秧一卧在地上,便“刷”地吹出一朵硕大的喇叭花。

开始关注草。与草对峙与较量。我遭遇最顽固的草:革命草和扒根草。它们柔弱的根,像剑一般直插地心,强悍地霸占着地,与菜们分庭抗礼。一场雨后,不及时除去草,它们便可能吞吃了刚破土而出的青菜苗。在与草们的斗智斗勇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除草,必须种上蔬菜或庄稼。它们有强大的颠覆力,让杂草一路趔趄着后退。

学会给西红柿打叉。胳肢窝处的叉,一律打掉,将营养让给主干,以便开花。待四蓬花开毕,便打头,不使营养分散,从而集中于果实……

西红柿是矜持的。它成长得如此缓慢而从容,如此淡定而优雅。

它看一眼笑傲枝头的黄瓜、茄子,仍自顾自地生长。整个春季,它只专心做一件事:抽茎舒叶。夏日炎炎,方不紧不慢开起素淡的黄花。一开一大蓬。黄花谢了,慢悠悠挂上青果。青果渐渐浑圆。盛夏,由青而白,继而由白而黄,蓦地,红灯笼点起来了,菜地亮起来了!慢温的西红柿,赢来了激情燃烧的小时代。

节假日,一面忙于给《纳兰容若词传》定稿,一面将长篇传记小说《张兆和传》改成电影剧本。累极,便到菜地。浇水,除草,施肥。怀着极大的热情,做这些极琐碎的事。

贴近泥土,贴近青苗,碧空如洗,心无尘埃。

俯下身子,闻混杂着阳光与雨水的西红柿的气味。青而带涩,苦而微甘。深呼吸,一扫胸中浊气、浮躁气。心湖,像被明矾打过一般,变得清明澄澈。或在阳光正炽的正午,以手加额,看扁豆、豇豆花如紫蝴蝶般攀满青竹架,阳光从绿叶缝隙处漏下,闪着点点金光,天空变得愈加幽蓝。人眼处,无不是上品的中国画。抑或,薄暮时分,涉过芦苇,听虫落黄瓜叶的声音,窸窸窣窣,如同缠绵的春雨。

电影剧本,获了小奖;书,顺利出版;女儿通过激烈竞争,考上市内一所名校的重点班;菜地,也丰收了。

人力,定能胜虫灾。所有的菜农,都告诉我,必须打药,豇豆、黄瓜、西红柿、茄子,甚至辣椒。青菜,更是离不开药。他们说,你不打药,虫将会把叶子吃得精光,连花都吃掉,你将空忙一场。

我不信。我想,在古代,没有药,人们不照样收摘瓜果蔬菜吗?我相信,菜们自身,有足够的免疫力。充分的光照、水分,投诸的精力、汗水,远远胜过药水。  我赢了。我的菜地,除了上过菜饼,没有用过任何的复合肥,没有打过一次药,却长势喜人。尤其是西红柿,比谁家结的都多,都大。

历时三个月,菜园开始收获。

邻家菜圃,药已喷了三四遍。

饭桌上,捧出的是我亲自栽种的绿色无公害菜蔬。女儿吃得香。我的心无比踏实。

碧绿的菜地不久后被挖掘机们粗暴地蹂躏。很快,这里崛起了高楼林立的商业区。这短暂的种菜经历,成为我一生的私家收藏。

土地,不辜负人的殷勤与汗水。

人生,亦如此。

三、练笔·练心

练琴,更是练心。

这样对女儿说。心里亦一惊。

想到自己。数年如一日地写作,练一支笔,何尝不是练一颗心。

练心,炼心。

练心,将浮躁练成安静。这是一门功课,需要常年练习。

人生需要坚持。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红颜老去,而是,精神的面目全非。

守住自我。守住本真。终生铭记少年时理想状态的自己。有些许狂妄,有些许不羁,但却不失天真,不失善良。

那样的自己,朴素中见华贵,不应该丢失。

人生大染缸,或清洁明澈,或阴暗肮脏。努力靠近前者,它让我们明艳耀眼;对后者心怀警惕,免得更加暗淡混浊。毕生的心愿,不过是,虽皱纹丛生,仍持有一颗素心,泛着珍珠的莹润。

守住自己。

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失少年的心,都不要丢失少年如诗的情怀。

它们一经丢弃,便再也无处挂失。

走在喧扰的闹市,读出自己的心,一片宁静。

至善若水。至真,至美,何尝不是如此。

向往真善美的人,坚持真善美的人,心湖,永是一片碧波。虽有涟漪,痴心不改。

人世的繁华,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我,独向一隅。

守住寂寞,便守住清芬。只有,傲雪的梅、迎风的兰、凌霜的菊,才有这样的芬芳——蕴着艾蒿的青涩,夹着雏菊的甘洌。

也曾尝尽炎凉,也曾遭受不公……但,我始终坚信,石头只能增加小草的阻力,锻炼小草的承受力,却终不能改变小草的前进路径,更不能改变小草将柔弱的嫩茎伸向蓝天的努力。  练心,炼心。将心放在时代和生活的熔炉中,将困苦、烦忧、躁郁、挣扎,锤炼得日益纯粹。

从不拒绝经历,也不惧怕折磨,它们只不过是炼心的材料。

1991年夏,我和几个师哥、师姐共九人,在四十井实习。那年发大水,我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涉水而过。

一抬头,天上架起七彩虹。是那般壮丽,那般庄严。

那道虹,至今犹挂在我的心间。

生命里有一道虹影,一路有它做伴,人生,如此神圣而美丽。

文学,是另一种意义的七彩虹。它存在于意识,存在于虚无,存在于光影与音色中,存在于信仰中,存在于俯首阅读中,存在于雍容写作中;存在于少年的追梦,中年的守梦,老年的圆梦中。

一直是,在水边嬉戏的世俗女子,等着与它的迎面相逢。

后记

2010年,春日迟迟,应编辑尚飞先生之约,开始创作《纳兰容若词传》。

从书店抱来一摞关于纳兰容若的书籍。最终,弃了所有的传记,开始苦啃他的诗词,小心地触摸一颗柔软而坚实的心,一代才子的赤子之心。

长夜寂寂,读纳兰容若,从清醒读到混沌,又从混沌读到清醒,直读到身形枯瘦如松,而内心自有竹的蓬勃。静夜里,窗外,月华如水;室内,白炽灯晕出小麦般的黄,耳听得手捻泛黄线装书的声音,“沙沙”,感觉自己已化身为春蚕,在窸窸窣窣地吞食那青碧的桑叶——唯愿一日结茧抽丝,织一匹素以为绚的缣帛。通读纳兰容若所有的诗词,看到满树繁花开尽,一阵风雨过后,落英缤纷,复归于平寂。

有许多情愫,在心里蠢蠢欲动,亟待破土而出。是动笔的时候了。一杯酽茶,一盏台灯,一台笔记本电脑,熬通宵。很多时候,敲着敲着,睡意渐酣,惊醒后,一室灯光,怀里犹抱着电脑。

初稿30多万字。再删至20万字,却因故未能及时出版。

一拖,便是三载紫燕翩翩。幸好,编辑尚飞先生一直没有放弃这本书。

2013年春,他短信来,嘱我再删至15万字。

此后的日子,最多的动作便是:打开文档,全选某章,按下Delete键……删稿删得手抽筋。

其实有些章节,自己特别喜欢,比如龚鼎孳一章。这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贬他无行,有人赞他多情……但,正是在这类惹人非议的人物身上,有许多尚未被大一统的鲜活人性,和那些已被公式化程式化的文人政客相比,他们反而多了些今人倍感亲切的“人气”。

纳兰容若和龚鼎孳有交集。康熙十二年(1673),龚鼎孳任会试主试官,纳兰容若出其门下。不过,这段师生缘很短暂:是年秋,龚卒。对这位“龚合肥”,纳兰容若欣赏有加。他赏海棠,睹物思人,创作《浣溪沙》,特地注明“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故做此词”。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一词“旧游时节”,道尽一个看似繁花着锦实则几度沧桑的时代。“可怜”的,是乍开即谢的花,还有曾伫立花下赏花的“断肠人”;“可怜”的,还有那随斯人而逝的惜花护花情怀,那以不羁对抗时代高压的努力……

纳兰容若懂得龚鼎孳,懂得朱彝尊,懂得严绳孙,懂得顾贞观,懂得吴兆骞,他也懂得明珠。

他是同时代人的解语花。而他却过早地痛失属于自己的解语花:卢氏。

他是同时代人之大幸。“山雨欲来风满楼”,除了他,谁肯擎一柄莲,为落魄文人撑一角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他人世,他出世。他累了,他倦了。于是,在江南的杏花烟雨中觅一炉博山香,和才女沈宛共同走进人间四月天。谁知,春意阑珊,伊人黯然遁去。他的世界,彻底坍塌。

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理想。他将理想的人格、绝美的诗词留在人间。

每逢春夏之交,他亲手栽植的合欢花依然携纨扇而舞。朵朵都是未了情。

2013年年末,收到纳兰一书新换编辑蔡耘女士寄来的二校样。捧读厚厚的稿样,热泪盈眶。

古代文人,最大幸事莫过于君臣遇合。明珠遇到康熙。才成就自我: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其子纳兰容若,文武双全、满汉奇才,却遭到康熙的忽视。这种对英才下意识的忽视,是造成纳兰三十一岁英年早逝的一大原因。

编辑和作者,也要遇合。

付出得到承认。才华,能以图书的方式得以触摸。作为作者,无比欣悦。

不轻言放弃,是一位编辑对一部书稿、一个作者的最大尊重。在这个意义上,我感谢尚飞先生。纳兰一书,被他珍惜,虽几经周折,最终选定出版社,又推荐了极负责任的编辑蔡耘女士接编。对他的这份努力,我感动并感激着。

衷心感谢蔡耘女士,她是“及时雨”,滋润了一位默默的写作者一度龟裂的心田。她的敬业精神,令我感佩。

感谢黄山书社的厚爱,使此书顺利出版。

2013年12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纳兰容若词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家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47772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2014254346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