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易斯·芒福德传(城市与社会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刘易斯·芒福德本人1982年出版过一本自传,《岁月随笔》(Sketches from Life)。其中叙述截止于1930年代中期,书中引人入胜地回溯了他思想定型时代的基本历程,但对他个人生活仅偶见一瞥,更远未详尽讨论他的写作生涯。而若不谈写作,从中就见不到真正的芒福德。因此,唐纳德·L.米勒的《刘易斯·芒福德传》就竭力全面展现一个完整的人格:他的工作事业以及岁月人生,他竭尽全力推动世界以及自己人生道路,使之尽量符合他理想的方向。

内容推荐

《城市与社会译丛:刘易斯·芒福德传》是一部丰富而翔实的人物传记,描绘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芒福德的一生。《城市与社会译丛:刘易斯·芒福德传》不仅表述了芒福德的人格、家庭、朋友和成就,还描述了他的精神思想经历。芒福德的思想和著作接续圣经和佛经之后系统回溯和思考了人类文明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的很多观点对于许多开拓前进中的民族和国家都具有指导意义。该传记内容独特而且描述手法特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可读性很强的传记

目录

前言

就称呼我约拿吧!

年表

一株孤独的大树

纽约度过的童年

精神之父

大任者之路

曼哈顿之子

文丐式学徒岁月

钻研索菲亚

重返纽约

超越理想国

建筑:人类家园

美国的新城镇运动

天秤座照运

黄金时代

炼狱时期

危险与机遇

生命的更新

爱情与事业

又一场恋情

城市文化

从花花公子到苦行僧

野性大爆发

人之至善

厄运时代

人间城镇

城镇危局

收获季节

破除机械论神话

阿米尼亚岁月

注释

索引

精彩书摘

《城市与社会译丛:刘易斯·芒福德传》:
艾尔维娜1865—1950刘易斯·芒福德之母芒福德在《岁月随笔》中深情地回忆过这一细节。不过,他母亲这一敕令仿佛还另有解读:母亲对他的童年很不经意,牙痛也没带他去看医生,以至牙齿慢性坏死最终不得不拔除。母亲在世时对早年这些荒疏已经很愧疚,因而担心死后儿子不常去墓地看她。
母亲安葬后不久,芒福德自己也忽有感悟。意识到自己也可悲地重复了母亲对孩子的荒疏。他写道:“母亲一生中唯一最实际的宗教,可能就是家庭的祖神。
要经常去供奉膜拜……这样的宗教只存在在墓园之中。”因而她殷念的墓志铭嘱托,可以理解为生怕孩子疏忽怠慢了她。
其实,艾尔维娜很难明白她是个多么不称职的母亲(同她自己姐妹相比),证据就是,她是个溺爱孩子的典型,常令孩子透不过气来。
若说终有所悟,意识到自己这一弱点,也是晚年她做祖母之后了。当她看到儿媳那么精心细致关爱孩子,你隐约可见她心中半是妒忌半是悔恨,甚至常对刘易斯唠叨抱怨,说索菲亚那么周详备至,会把孩子宠坏的。这样做女人“那不就为孩子当奴隶了吗?”她无疑认为,若儿媳妇带孩子方法正确,那她自己养儿子的方法岂不就错了吗?艾尔维娜不是千方百计走进儿子的生活,而是拽儿子跟着她整日去浪荡,看赛马、光顾股票交易所、没完没了地逛豪华商厦、观看日本拍卖行,星期天则无休止地串亲戚,为此跑遍了纽约城。这种出行当中,刘易斯最喜爱的是去贝尔芒特公园或羊头湾看赛马。去看赛马要乘敞篷电车,一路之上湖水草田波光潋滟,管理有序的物物交易市场。迎面吹来和煦南风,吹来潮湿而微咸的海浪气息,那里新刈的草场飘来阵阵草香。赛马场上,马匹和驭手已各就各位。一个个锦服绸装,浑身亮闪闪的。看着他们飞驰而出,刘易斯心中不禁激浪涌起。看完赛马,便同母亲去当地饭店享用美馔,品赏软壳蟹。所以,这样的午后是他最企盼的,却恨透了那些没结没完的商场闲逛,以及,经纪人办公室里枯燥冗长的等候,母亲和那些姨妈们就坐在那些靠背直挺挺的长椅上,目瞪口呆观望大幕上的数码,每分钟都盼着命运之神抚摸额顶,从此财运亨通。
最不堪忍受的,是周日去拜望的那些姨妈、舅舅、表亲姐妹兄弟。
妈妈家一大伙人,就整日玩纸牌,到晚上孩子们一个个疲累已极,有时候听大人们牌桌上不顾脸面大争大闹,又吓得魂不附体。这样的周末晚上,刘易斯经常被遗忘,独自在姨妈大号双人床上衣堆里昏昏睡去。
直到年老他都清楚记得,且不无辛酸忆起,自己常昏昏然被母亲叫醒,拽起来胡乱穿上衣服就出门,一头扎进纽约冰冷的夜气里。刘易斯小时候常生病,常常是呼吸道疾病(此外还有点心动过速的毛病)。他很可能以此为借口引起母亲关注,但很少成功;此外,他一生未能彻底摆脱轻微的忧郁症,此乃其根源。即使请假不上学,在家里他也难得享受到母亲照顾,她依旧忙她自己的事。
升人高校后,医生告诉他肺部有结状病变,此事他很久不告诉母亲,担心吓着她。后来医生通知母亲到校商谈,母亲处之泰然,并无关切之意。后来他长期体弱多病,也没引她十分关切。此时她也自身不保,健康不佳,自然也吞噬了对他人的关怀。
《岁月随笔》这部传记里,芒福德已经尽量淡化母亲的粗疏给他造成的伤害,还是按他老套路,将他人欠自己的债务释为他日之财(这其实是尽人皆知的老套路,作家总用此法重修生平故事,以便教育他人)。“总起来说,(母亲)这种高高在上对我反成一种幸运。我们已经够亲密了,若更亲密对我更关爱,我可能因此永无出头之日,永远无法挣脱这种家庭羁绊。”芒福德这话当然不足为信。他终生感到同母亲亲密,却永远无法完全谅解她这种我行我素的人生态度。然而只要是与母亲同住,他就深埋这种情感,这样做并不为怪。
有位作家评论说:“失亲的孩子更珍惜亲子之爱,不会轻易失掉它。”直至1952年,母亲去世两年后他开始写自传了,才逐渐意识到他对为人之母而如此行事是多么义愤。虽如此,最终刊发的自传里有关母亲的叙述,他仍把这些深藏的隐恨愠怒化为几段动人的回忆,讲述自己独自同母亲相处的日子。其中他最难忘的,是1907年他们在大西洋城租赁一所小房子,度过春夏两季。早晨,母亲总是对着报纸详细研究当日马场消息,不过下注之后,母亲就整日陪伴他了。他们焙烤点心、蛋糕,沿长长木板路散步。晚上盖好被子给他读书,经常是法国作家大仲马或者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 Scott)的作品。只是这样的时光他享受的实在太少。艾尔维娜毕竟不是他期望的那种母亲。同时,他自己后来也没成为他自认为满意的父亲,这样说并非不公道,原因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我行我素人生态度:完全沉迷在写作之中。“每当我分析母亲怎么那么沉迷于她们的成人世界,而完全置我于不顾……这时,我往往马上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罪过。”他写过此类追忆母亲人生的文章,却从未出版,因为他感觉其中许多言语持论过于严苛。”艾尔维娜忽略孩子心身需求,这状态一直延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她母亲去世后,继父查尔斯·格雷塞尔仍同他们一起居住。芒福德这位继外祖父原是德莫尼克饭店一位名厨,薪俸收入相当不错。
1906年去世时,给艾尔维娜和刘易斯留下一笔可观遗产,大约3500美元。可是艾尔维娜不懂得储蓄起来,精打细算小心度日,而是在赛马赌博中把这笔遗产很快挥霍掉了。陷入赤贫时刘易斯12岁,他们只得搬到西94街100号一所破单元房住下,这一住又是12年。刘易斯的高中时代可以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年买不到一件新衬衫。这种凄惨状态中,母亲老得很快。艰难时世,容颜憔悴;以往的求婚者不再光顾。
眼前无希望,未来无前途,艾尔维娜终于长期萎靡不振,这又进一步加剧她的我行我素,儿子也就不得不自谋出路了。
刘易斯·芒福德笔记有这样的记载:20岁时,他收到母亲赠与的最大礼物就是不再管他了,这迫使他逐渐想办法自力更生。“许多大人物风烛残年撰写回忆录,总爱将把他们了不起的功业归功于幼年时慈母之爱与谆谆教诲。我则不然,假如我有幸也能做此推论,我则将我很有限的能力归功于我这慈母对我的荒疏冷落。她这种无为而治,功劳可谓大矣!”巧至此时,芒福德已真正形成了自我。他学会了生活自立;他靠那么多独处时光养成了写作习惯,日后终成作家。
……

前言/序言

城市与社会译丛》弁言
一、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是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城市的起源、发展、嬗变以及这一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目前已出现了众多与这一领域相关的学科,如城市社会学、城市历史学、城市政治学、城市人类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气象学等。从广义上讲,上述学科都可以归入城市文化研究这一范畴。可见城市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跨学科性,它综合各门人文科学的优势,吸收不同的观念与方法,以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而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伴随这一进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这一研究不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现实关怀的实际意义。因此,翻译一套城市文化研究丛书实属必要之举。

二、城市是一个个不断发展的文化载体,城市一经出现,其内涵也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就这个意义而言,城市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城市文化的诞生,城市文化随着时代的嬗变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流光四射,因而研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切人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放眼城市研究,比较成熟的研究属于城市社会学、城市历史学、城市人类学这三大学科,三者自然也就成为城市研究的三大支柱,这也是我们这套丛书选题所特别关注的。
三、根据我国城市研究的现状,拟将本丛书分为两个系列,即大学教材和专题研究,便于实际教学和深入研究。为了给广大读者奉献一套国内一流的城市与社会译丛,我们既定的编辑出版方针是“定评的著作,最佳的译者”,以期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在此,我们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为中国城市研究长远发展和学术进步计,能抽出宝贵的时间鼎力襄助。同时,我们也希望本译丛的刊行,能为推动我国的城市研究和学术薪火的绵延传承略尽微薄之力。
编者

2009年10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易斯·芒福德传(城市与社会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唐纳德·L.米勒 著,宋俊岭,宋一然 译
译者 宋俊岭//宋一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08218
开本 16开
页数 6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5
CIP核字 2014250745
中图分类号 K837.125.81
丛书名
印张 4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0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