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
内容
试读章节

以邻为壑的量化宽松政策

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就是“点石成金”的现代版本,其实美联储甚至连“石头”都不用,直接把钞票大量印出来就完事。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该国的金融、经济和政治等政策不但可影响本国,也容易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大家都知道,美国所推行的政策经常以邻为壑,各国虽然怨声载道,但也常常无可奈何。美国过去几年来对中国乃至全球冲击最大的政策,当然要数美联储实施的QE政策。

究竟什么是量化宽松政策?该政策有很多解释版本,但最主要、大家也比较接受的版本是:量化宽松政策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提高货币供应;具体操作方法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中央银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动性。

这个解释有些复杂,也用了比较多的财经术语,读者可能看不大明白。不过没有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点石成金”的故事:晋朝时,南昌有个名叫许逊的县令,喜欢修炼神仙之术,且仙术高深。有一年,南昌饥荒,很多民众受灾,同情灾民的许逊便找了几颗石头,用自己所学的法术将石头变成金子以帮助灾民。

这个“点石成金”的办法就是现代版本的量化宽松政策,而且,美联储连原材料“石头”都不用,直接把钞票印出来就完事。而所谓的“量化”,其实就是增加印钞票的数量;“宽松”就是放松银根,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

美联储要这么多“金”做什么呢?原因很简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不但美国银行业出现危机,美国经济也受到重创,大批民众失业。美联储有责任扶助经济和增加就业,但美联储不可能收购所有出现危机的金融机构,也不能把所有失业的人都请到美联储去工作。因此,最简单也是最可取的办法就是大量印钞票,之后购买债券、金融资产,通过这种方式向银行注入资金。银行拿到美联储的钞票后危机消除,也就可以借钱给企业了,以此来刺激经济,促进就业。

美联储在2008—2012年间,共实施了三次量化宽松政策。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而言,就像武林高手给命在旦夕的病人输入了大量真气那样,效果很明显,病人的命终于可以保住了。对各国而言,量化宽松政策也确实稳住了全球金融市场,使其免于崩溃。

但是,美国其后实施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就让外界有些看不大懂了。按说病人的命既然已经保住了,就不用继续输入真气了,而是要慢慢等病人自我恢复。如果还是源源不断地输入真气的话,效果就不会那么明显了。毕竟,病人刚刚捡回了一条命,身体各器官还非常虚弱,吸收不了这么多真气。  一方面,美国大量印钞票会导致钱越来越多,美国本身是用不掉这么多钱的,那么,这些钱就会大量“漏”到别的国家去,炒高这些国家的房价、物价和股价,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泡沫,带来表面上的繁华。这些国家繁华起来之后,需求就会变多,意味着向美国进口的商品就会增多。

另一方面,美国印钞票的结果就是美元数量增加了,数量一多,美元就会贬值,别国的货币则会升值,美国的商品就会变得比较便宜,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出口。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长期持续,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了大小不一的冲击。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在要求美联储尽快停止量化宽松政策。到了2013年,各国给美国的压力就更大了。在各方面的压力和左右考量之下,美联储终于在2014年年初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P2-4

后记

这是我在内地出版的第二本财经类书籍。第一本书讲述的是2012年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台后,读者该如何理解、认识中国的经济新政策。而在最新出版的这本书里,我将重点向大家介绍美联储退出QE后,对中国及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并且,我将尽力为大家解读、分析充满混乱、误导、暧昧的金融市场信息,尝试让大家看到财经领域的种种真相。

坦白而言,我接触国际金融市场的时间大大长于接触中国经济的时间。本人自幼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成长,随后在财经领域工作,比很多人更贴近和了解全球金融市场。而且,目前我在智库、金融协会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于国际金融领域。

因此,我希望凭借多年来自己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让大家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外面的世界”。

当然,由于我才识有限,分析也受到个人的立场、利益左右,因此本书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在本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中,除了出版社编辑为了本书辛勤工作外,还有非常多工作上及私人的亲朋好友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在此予以诚挚的感谢(排名不分先后):广东省三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卜秋平先生,著名资深财经媒体人罗昌平先生,著名资深策划人廖洪武先生,中国传媒发展基金执行主席周文水先生,社源传媒董事兼副总经理童光来先生,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林小建先生,东莞日报社社长曾平治先生,广州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高级经理杨大正先生,搜狐网总编辑助理杨章怀先生,南网传媒公司网络媒体中心主任谭启峰先生,盘古智库秘书长谭本平先生,中国广核集团媒体关系经理钟良先生,著名资深媒体人马立明博士,新浪财经副主编王元平小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部制片人潘春蓉女士,中央电视台新加坡站首席记者邓雪梅女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国际事务组策划李莹雪小姐,深圳卫视《正午30分》栏目制片人王云霞女士,《财经》杂志法经刊主编丁补之先生,网易新媒体中心总监龙志先生,著名财经作家、《证券市场周刊》编委李德林先生,著名专栏作家、腾讯网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主编贾葭先生,著名作家叶蓝小姐,互动百科主编王琪先生,《财经》新媒体主编欧阳洪亮先生,《中华工商时报》新媒体总编黄利明先生,网易新媒体中心主编王銮锋先生,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先生,《中国企业报》财富专刊副主编张燕蕊小姐,搜狐网移动门户中心高级编辑朱文强先生,百度新闻高级产品运营师许诺女士,百度新闻高级产品运营师赵彦小姐,新华网社交网络中心编辑何莉女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资深记者郑齐小姐,台湾《联合报》资深财经记者陈致畲先生,资深财经媒体人涂劲军先生,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投资者关系及企业传讯助理董事司敏之女士,华润万佳公关总监陈勇先生,香港皓天财经集团媒体关系总监刘璇女士等。

梁海明

2014年9月于香港

目录

第一章 美国篇:美国退出QE政策,进退两难

 以邻为壑的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为什么要退出QE政策?

 为什么美国想加息很难?

 你真的了解QE政策的始作俑者——美联储吗?

 为什么说美国最厉害的武器是金融武器?

 是谁让美国总统很窝囊?

 没有美国,世界会更好吗?

 为什么美国要拍中国的马屁?

 为什么说美国比中国多了两个心?

 美国监管部门欺负中国企业?

第二章 欧洲篇:欧洲的QE政策,会引发欧美货币战争吗?

 美国要退出QE政策,为什么欧洲还要继续印钞票?

 欧元将被欧版QE政策亲手埋葬

 QE政策有多吓人?瑞士人不敢要“最低工资”

 欧洲推出QE政策,将导致欧美货币战争?

 乌克兰乱局是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利益之争

 欧洲大印钞票,欧洲土豪时代到来

 欧洲的QE政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说中国只是欧洲的“甜品”,而不是“主菜”?

第三章 日本篇:上不上QE政策,日本都不行

 日本的QE政策将引爆日本债务危机

 为什么说日本政府是专横政府?

 QE政策救不了日本,只有女人才能救日本

 日本的QE政策或让日本与美国大打出手

第四章 中国篇:美国退出QE政策,中国将受重创?

 为什么说中国的GDP增速和你没关系?

 为什么说女性加班越少,中国经济越好?

 美国退出QE政策,人民币还会再升值几年?

 为什么说香港为央企保驾护航?

 美国退出QE政策后,内地与香港需加强合作

 阿里巴巴为何选择去美国上市?

第五章 读者篇:美国QE政策远去对大家的冲击有多大?

 你为什么会穷?

 为什么说美国退出QE政策甚至加息对中国的房价影响不大?

 为什么房价大跌,穷人反而最受伤?

 为什么说香港楼市不会崩盘,内地楼市也不会崩盘?

 科网股泡沫即将破裂了吗?

 炒股赚钱要避开四大误区

 为什么华尔街最恨的人是“中国大妈”?

后记

序言

我们与美国联邦储备局的量化宽松政策,就仿佛即将步入七年之痒的情人,日日相看两生厌,但一旦真的说到分手,就陷入前途未卜的恐慌。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量化宽松政策就深深地渗入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改变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的运行轨迹。我们被告知,在地球的另一端,量化宽松政策将欧美金融体系从濒死的边缘拉了回来。

然而,在我们身边,在亚洲乃至各个新兴市场,危机似乎只在新闻中露了个脸,接下来的几年中,身边充斥的是吃了兴奋剂一般的金融机构、资产泡沫的疯狂堆积以及各地股市狂欢与恐慌相交替的无序震荡。

对于美国联邦储备局,我们曾经以为他英明神武、无所不晓,然而越是相交日久,就越发现他其实常常方寸大乱、手足无措。量化宽松政策的主操盘手、前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后来承认,在危机最严重时自己曾对是否降息感到十分矛盾,而随后施行宽松政策又欲罢不能。美国联邦储备局为此背上了高达4万亿美元的沉重负债。伯南克更感叹,在他有生之年(他目前不过才60岁出头)恐怕都难以见到利率恢复常态。

《华尔街日报》对伯南克任上的总结则是,尽管他用了“非比寻常”的政策,但美国的经济复苏依然“疲弱得令人沮丧”。同时,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储备局更一直努力地摆脱其政策以邻为壑,损害了其他国家经济的指责,反复强调量化宽松仅仅是针对美国自身。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然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却推翻了过往我们相信的大部分“真理”。人们越来越发现,美国联邦储备局和美国政府对于经济现象的各种解释,越来越偏离常识和难以理解。当真实的效果及指标与其此前预测不符时,他们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理论”来给予解释。

许多人不由得开始担心,越来越晦涩和抽象的理论是否离真相越来越远?幸运的是,我们依然有能力重温并审视曾发生过的一切,在那些看似主流却充满问号的理论之外寻找真相。

海明这本书,从人人都能懂的常识入手,把握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既不大量罗列经济学理论,也不堆砌数据,而是诚实地呈现许多被“主流”声音刻意回避的事实,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量化宽松政策这几年来改变全球各地经济和社会的来龙去脉,并且了解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情况正在如何演变得更为糟糕,他也没有忘记告诉每个人该如何避免投资失利以及如何抓住隐藏的机会。

作为一个女性财经工作者,我常常天然地倾向于同情和理解在充满未知的情况下所制定的不够完美的政策。但我的丈夫海明则刚好相反,他永远清晰,永远尖锐,绝不同情,绝不妥协,直面真相并作出他的批评。作为妻子,我常常忍不住与他辩论;但作为读者,我不得不承认,我绝对喜欢这样“不和稀泥”的观点和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海明不管工作如何繁重,每晚都要挤出时间陪伴儿子,待孩子安然入睡后,才在儿子的枕边开始他的写作。为了这本书的诞生,他连续几个月工作到清晨。不知道这样别致的写作习惯,是否能解释他书中那尖锐凌厉的批评与娓娓道来的枕边故事风格的奇妙统一。无论在多么疲劳困倦的时候,我都能从他的文章中得到轻松而趣味十足的阅读体验。

最好的推荐,或许是请你开始阅读。作为本书第一个而且是读得最仔细的读者,我保证其中的每一页都不会让你后悔所付出的时间。

彭琳(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内容推荐

美国为什么退出QE?美国最厉害的武器是金融武器吗?美国要退出QE,为什么欧洲还要继续印钞票?欧洲推出QE,将导致欧美货币战争?日本与美国有可能大打出手吗?日本的QE将把日本经济推向死亡之路吗?……梁海明编著的这本《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披露了许多“主流”声音刻意回避的事实。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到财经世界的真正内幕。

编辑推荐

梁海明编著的这本《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对一些大众非常关心以及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既不大量罗列经济学理论,也不堆砌数据,而是诚实地呈现许多被“主流”声音刻意回避的事实,让读者清楚地看到量化宽松政策改变全球各地经济和社会的来龙去脉,看清经济新形势,并正确应对冲击,从中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15898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4213260
中图分类号 F1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