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像中国人那样思考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和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全球化的国家和世界公民,要不是亚洲人典型的特征,走在上海的街头,你几乎会认为这可能是全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

全杉等编著的《像中国人那样思考》旨在向你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你能摸得着看得到、能时时刻刻感受她。通过本书你能学到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与技巧,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你、彼此成为朋友;你将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来看待问题、为什么喜欢、为什么讨厌、为什么悲伤、为什么高兴。

内容推荐

全杉等编著的《像中国人那样思考》为中英文对照读本,《像中国人那样思考》中分别从中国人对待朋友的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禁忌等方面,告诉外国友人如何在两小时之内迅速与中国人结交成朋友,通过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形成对中国全面客观的认识。

目录

前言 哪个是真实的中国?//1

第一章 中国人眼中的朋友和友谊

 第l节 一种常识//003

 第2节 两种朋友//004

 第3节 四种人物//005

 第4节 十种朋友//007

第二章 不一样的中国人

 第l节 地域差别//017

 第2节 出生年龄差别//023

 第3节 城市阶层差异//027

 第4节 社会行业差异//03l

第三章 和中国人交朋友的技巧

 第1节 利用平台//037

 第2节 建立档案//039

 第3节 相互尊重//04l

 第4节 以诚待人//043

 第5节 放低身段//045

 第6节 不显功利//046

 第7节 见贤思齐//047

 第8节 远离小人//049

 第9节 保持弹性//050

 第10节 化解僵局//051

第四章 中国人的禁忌

 第1节 言而无信//055

 第2节 过度亲密//056

 第3节 言多必失//057

 第4节 小肚鸡肠//058

 第5节 另有所图//060

第五章 友谊试金石

 第1节 饭局//065

 第2节 礼物//067

 第3节 帮助//069

附录

一、在中国人的哪些节日里需要你的问候//07l

二、记在心里的中国格言//074

试读章节

第4节十种朋友萍水之交

中国人相信缘分,萍水相逢就是有缘之人,萍水之交就是友谊的起点。萍水之交建立在萍水相逢的基础之上。在这个世界,人们每天和不同的人相遇,有的擦肩而过,成为人们生命中无数的路人甲和路人乙;有的却可以未完待续,因为缘分的奇妙,让你可以在某时某刻和他在下一个地方相遇。所有在建立友谊之前的相遇和一点点交集便是萍水之交。泛泛之交

儒家文化对朋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有许多达不到朋友标准的“朋友”也被中国人宽泛地称为朋友了,专门用来称呼这种社会关系的词语——泛泛之交。

中国人是非常在乎这种泛泛之交的。这个特点的源头或许直接来自中国古代所流传下来的注重关系网络的传统。中国古代是一种典型的人情社会。泛泛之交表现为同校毕业、共同认识某人、彼此是老乡、是普通的同事或下属、住在同一个住宅区等并不亲密的关系。它是中国人视之为不可或缺的人脉,在某些时候他们能从中得到好处,所以得妥善经营。

成为泛泛之交是迅速与中国人建立联系的好方法。一旦这种联系形成,他就会为你做许多举手之劳的小事以表达他对你们之间关系的尊重。尽量利用这层关系,但不要忘了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君子之交

唐代有一名叫薛仁贵的大将军。他早年贫困,妻子住在破窑洞之中辛苦度日。后来,他参军获得军功,被皇帝封为大将军。一朝得志,身价百倍。于是,各路人马纷纷上门祝贺,他谁的礼物都没有拿,只拿了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打开来原来是两坛清水。旁人都以为此人冒犯了将军,唯有薛仁贵连饮三碗。他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因为王兄弟在他落难之时,家贫却依然资助薛家。而如今,薛仁贵大富大贵,他虽然只能送两坛清水聊表寸心。旁人听了都深受感动,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下来了。

我国的大哲学家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所有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就叫“君子之交”,他们不去计较身份地位,也不计较贫富差距,彼此不离不弃。在你患难之时,他们仍然留下来支持你。君子之间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钱或利益上的,很纯粹;而小人之间的交情却与此相反,表面甜美,实际虚伪。生死之交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最能阐释这种友情方式。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均有大志,相遇于桃园,共图天下。其间,共同许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这成为以后中国人义结金兰歃血为盟之时最常用的两句话。和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相似。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就知道,最后刘备在关羽和张飞的辅佐之下,建立了三国鼎立中的蜀国,和魏国、吴国一起,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生死之交,就是愿意为朋友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是最宝贵的生命。它讲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都知道朋友虽然不难交,但是可以为你付出生命的朋友又能有几个呢?忘年交

忘年交,是指不拘年龄、职业、辈份,彼此推心置腹而结交为无话不谈的挚友。这里头也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在中国的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四起。孔融、祢衡具有文才,孔融年已四十,而祢衡才刚二十,仍能相交为友,惺惺相惜。孔融将祢衡推荐给皇帝,但曹操对其轻慢,于是上演了中国戏剧中有名的一幕“击鼓骂曹”。后来,孔融因谏言言辞激烈而触怒了曹操,曹操便找机会将孔融下狱,孔融从容赴死。

忘年交中最值得钦佩的是其中的年长者,他们用慧眼发掘优秀的年轻人,并且能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在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一段“千里马与伯乐”的佳话,为人们所赞扬。P7-10

序言

哪个是真实的中国?

就像老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之类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几乎大相径庭的看法。即使是从地道的中国人嘴里,你也很少能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完全共识。但是,对于一个从没去过中国、又对她知之甚少的外国人而言,你脑海中的“真实的中国”很可能与真相完全背道而驰。

正常情况下,你对中国的印象也许全部来自两个方面——传统与权威。传统

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自己所处文化的某些传统,在你对中国的最初印象中,这些传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你可能在孩提时代的某个时候,从年长的老人那里听到过一个关于中国的传说,在无形中成为你如何看待中国的论据,在与家人温馨地共进晚餐时,从父亲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建立起了最早的、根深蒂固的关于中国的观念;在影视作品或小说的演绎中,一次次地见识到了中国人的样子、他们的处世方式、他们的穿着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所处的文化扮演着向你传播中国这一概念的启蒙者的角色。

但是,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句,这些传统看法的源头来自何处?它们究竟有多少是值得相信的?

你小时候可能听到的关干中国男人会在脑门后面留一根长辫子的传闻可以追溯到整个清朝,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就再没有中国人那么做了。就算以中国长达5000年的历史来看,留辫子这一做法也不能算是中国人的习俗,它只是伴随着清王朝的统治存在了200多年而已。

如果你觉得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这将和“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功夫”的观念一样让人啼笑皆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数第一的成绩足以让“东亚病夫”的论调无从立足。如果稍加考证,不难发现这种说法的出现正好伴随着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低迷、困顿的时期,持有这种特殊时期遗留下来的、带有侮辱性的传统偏见显然是极不明智的。

相反,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功夫也是无稽之谈。千万不要被电影里的夸张情节欺骗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对功夫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中国确实有规模不小的武校传授武艺,少林寺和各个武术门派也保持着收徒习武的传统,可这些毕竟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看来,来自传统的见解似乎并不总是可靠的。令人担忧的是,在现代化、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对中国的传统偏见几乎到了让人诧异的地步。至今还以为中国女人裹小脚的家伙绝不会比一个不知道中国在哪儿的人更让我惊讶。权威

造成对中国错误解读的另一种可能,就是所谓的权威了。即使传统的力量很大,你还是能通过自我的后天习得而对中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但是如果你所处环境的权威刻意打造了一个不真实的中国,你就很难从这种标签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我们会对每天晚间新闻里漂亮的女播音员嘴里说出的每一条新闻信以为真,哪怕你对本国的大众媒介抱着谨慎的、怀疑的态度,当他们对中国的报道始终只呈现出一种声音的时候,你或多或少会把这种声音内化为你对中国的一种潜意识里的看法。

中国果真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到处是人么?如果你光知道排名世界第一的、近14亿的人口总量,或许会产生类似的想法。而实情是,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而言,她的人口密度远低于日本、印度、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一—上海也挤不进“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排行的前五。

中国果真如新闻里说的那样财大气粗么?GDP和外汇储备人均排名全球前几位;或许你还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如中国人对奢侈品的巨大消费需求、中国人在国外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等等。听上去确实如此。然而,中国的人均GPD刚能搭上世界前100的末班车、近亿的贫困人口几乎是整个欧盟人口总数的1/5;在少量的富有阶层出国消费的同时,多少人生活在基本的温饱线上的数字几乎是你无法想象的。

由于政治形式上的差异,中国一直被西方媒体所诟病。如果你听惯了中国威胁论,往往认为中国人个个争强好胜,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你形成了中国十分保守的预判,从而认为中国人索然无味,那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中国?可能传统和权威都帮不了你什么忙。如果你希望对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即将要去这个国家或者要和这个国家的公民打交道,给你一个忠告——清空所有的成见和预判。因为你将会发现,你所要接触的将是一个和你所生活的环境处处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的世界,任何原有概念都有可能得不到印证。

中国和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全球化的国家和世界公民,要不是亚洲人典型的特征,走在上海的街头,你几乎会认为这可能是全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然而,如果仅仅如此,本书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把它写成一本旅游小册子可能会更受欢迎一些。中国有一些她自己的传统、规则和技巧,强大到即使时至今日,你仍然能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中国人有一些他们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和独特的喜好憎恶,如果和他们打交道,你最好心里有数。

本书旨在向你展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你能摸得着看得到、能时时刻刻感受她。通过本书你能学到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与技巧,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你、彼此成为朋友;你将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来看待问题、为什么喜欢、为什么讨厌、为什么悲伤、为什么高兴。

全世界的中国人千差万别,你几乎找不到他们的哪怕一条共性;但全世界的中国人又都是高度相似的,你总能感觉到他们身上似乎被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系着。真实的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然而,给出一些概率上的回答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像中国人那样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全杉//刘祥亚
译者 陈淼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37519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3152210
中图分类号 K203-49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