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培柱同志多年从事对日工作,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从自己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中,不断提炼总结体会和看法,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思索回味的独到见解。《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当前需要大力深入开展对日工作之际,翻阅此书无疑具有启迪和参考作用。
图书 | 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清华东方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江培柱同志多年从事对日工作,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从自己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中,不断提炼总结体会和看法,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思索回味的独到见解。《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当前需要大力深入开展对日工作之际,翻阅此书无疑具有启迪和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作者江培柱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曾在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和综合处工作,《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忠实地记述了作者40多年前的亲为、亲历及所见、所闻、所学、所感。 《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记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与邓小平访日、章孝严两度败走曼谷等历史事件,回忆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音容笑貌,回顾了日苏关系,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日本与韩国、朝鲜的关系以及中日关系。 目录 卷头荐语 挚友序言 作者自述 亲历篇 中日邦交正常化亲历记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和邓小平访日 睦邻友好外交的里程碑——记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出访周边邻国 章孝严两度败走曼谷——监控台湾“外长”过境纪实 共产党人的楷模——亲历的外事专场演出所见所想 我所亲历的“国旗事件” 怀人篇 菊花寓深情 记老领导章汉夫 忆邓小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本之行 陈毅副总理“棋”乐无穷 他将含笑九泉——从女排夺魁想到大松博文 调研篇 战后日本外交节录 开拓对日关系 散记篇 在长崎听上海鸡叫 书上“游”日本 年夜饭在国外 我的老师和朋友——祝贺《好孩子》创刊二周年 剧作篇 火烧赵家楼(活报剧) 一张汇票(独幕话剧) 日记篇 日记摘抄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培柱文存(对日外交台前幕后的思考)/清华东方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江培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488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2013163265 |
中图分类号 | D829.31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