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
内容
编辑推荐

韦伶主编的这本《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包含《月亮女孩的故事》、《风孩子的故事》、《鱼孩子的故事》、《鸟孩子的故事》四个篇章。这些美丽女孩们的文字充满了月亮的诗性与柔美,风、鱼、鸟的自由与飘逸。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灵敏的感触,在月夜、在风中,女孩们通过童话般的故事找回了内在真实的自我,找回了自由、梦想和诗意的情感。

内容推荐

韦伶主编的这本《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揭秘少女文学的写作密码,是造就优雅女孩的精灵之书。它以月亮的诗性和深情抵制低俗和浮躁,以花朵的精致与生动对抗粗糙与复制。

《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由《月亮女孩的故事》、《风孩子的故事》、《鱼孩子的故事》、《鸟孩子的故事》四个篇章组成。

目录

前言

序言

月亮女孩的故事

月亮花园

月亮的三个故事

月光手电

月光之人

月光作业机

月光下的贝壳

风孩子的故事

风中的影子

风与风铃

风的灵魂

风幻

最爱的风最爱的雨

鱼孩子的故事

鱼和鸟的故事

美人鱼

漂在海面上的歌声

上岸的水草

宿命

鸟孩子的故事

寻找的鸟

来自鸟之国的电话

羽毛天使

在浮躁和窒息中做一个月亮女孩与风的孩子——少女作家班教学随笔

试读章节

一路上都有小虫子、小动物跳到暗影里的噗噗声。她的拖鞋和脚丫湿漉漉的,沾满了草叶上的露珠。越来越浓重的光亮照耀着她,使她急切地向山那边的泉水处走。

一只白猫蹿到她的脚下,荧绿的眼睛望了望她。泠泠认出这是她的猫,她叫着:“飘飘,带我去那白亮的地方,好吗?”飘飘看看她,就在前面五步一回头地带着她朝山那边找去。

当她刚刚转过一个弯,便吃惊地停住了脚步。哇!在那山坡下的水潭边,飞舞着无数只亮闪闪的萤火虫。而在水边树林环绕的草地上,坐着一圈正在说笑的、同她一样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她们虽然穿着各色的睡裙,但每一位的身上都发出银白的光亮来。

仿佛听到了她的脚步声,一圈女孩全部转过头来。她们看到了她,一点儿也不吃惊,却微笑地招呼:“你来了!快过来!”

当她走过去,她们立刻给她让出一个位置,让她坐进圈子里。她这时才发现,这些女孩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戴着一件月牙形的银饰,这银饰发出月亮那样的光芒,照亮了女孩们的脸。而在圈子中间,有一团如同巨大的白色水母和莲花似的火焰,正舞动着半透明的光。这乳白色的火光,将女孩们的圈子以及周围的水潭、丛林,都照耀得像月神的舞台那样白亮。

她完完全全被这美丽的人群和场景震住了,用怯怯的声音小声问:“你们是谁?怎么会在夜里坐在这儿?”

一个披着月光瀑布一样的长发、穿淡蓝睡裙的女孩,用了萤火虫一样的声音说:“我们和你一样,都是月亮女孩。在满月这天,聚集在一起开每个月的月亮会哩。我们都在这儿等着你,等着你的到来。”蓝裙女孩亲切地望着泠泠的脸和脖子。

我和你们一样?她摸一摸脸和脖子——真的呀!她的脖子上,前几天得到的那杖月形银饰,这时候在她的手中正发出月亮的光芒!原来,就是这光芒,在今夜让她感到异样啊。

“你叫什么名字?”一个长着娥眉、穿淡紫睡裙的女孩,微笑地问。

“泠泠。”她说,觉得自己的声音也变得像萤火虫那样在微风中闪烁了。

“哦,那你就叫月泠泠了!我叫月小昙,她叫月洁儿。而她们——我们所有来这儿聚会的女孩,都是月亮家的,都和月亮一个姓啦。”穿紫裙的女孩,用手指在夜空中画了一个圈。她轻轻推了一下泠泠:“快去吧,去月光火堆那里,把你的项链烙上家族的姓名。”

泠泠走向女孩圈中那团水母一样舞动的白火。她想,这白蜡一样燃烧着的,正是月光之火吗?它交织着透明、乳白、淡黄的火焰,在夜空中飞舞弥漫,发出一阵阵薄荷那样清新的穿透在夜色中的气息。

当泠泠走近,将脖子上的月形银饰伸向那奇异的清凉的火堆,她听到了在晃动的白火焰里响起了“叮叮叮”的一串敲击声。炽白的亮光在项链上闪过之后,她惊异地发现,月光火焰中竟隐约地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白姐姐。她夜空一样深情的眼睛藏在弯弯的美丽白睫毛丛林里,朦胧而耀眼的半透明身子和白纱裙,使她与月光之火的皎洁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她仿佛向泠泠伸出轻盈如羽毛似的一只手,月亮项链就像水滴一样挂在了泠泠的脖子上。

“月泠泠,月光清流的孩子,我的妹妹。”那声音也像那手指一样,羽毛似地落在泠泠的脖子和脸上。薄荷的香味在光晕中弥漫,泠泠的身体里像泉水那样流过一股月光,她被浸泡在不可言喻的透彻清凉中。

月泠泠迈着要飞起来的步子,回到女孩们中间。女孩们都围过来,打量她那被月光烙过的项链。泠泠望着发出薄荷香气的白色火焰问:“那透明姐姐,你们看见了吗,她是谁?”

透明姐姐?你看见了?那是月神呵!她有时会在我们满月的聚会上,在点燃的月光中出现。一个女孩兴奋而羡慕地向泠泠耳语:“她每晚都要赶那么多的路,刚才一定是专门为新到的你而来!你可真幸运!哦!她的美,只在你和她相遇时,才能真正知道。”

“那羽毛,碰到我的脖子了。”泠泠梦一样地说。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泠泠摸着脖子上存留的触感,身体和心灵都沉浸在一片光晕中,那风吹羽毛的轻柔和如夜雾般透明清凉的薄荷香气。月神?我遇见了月神!我真的碰到月神的手指了?

泠泠再一次望向月光火堆时,那半透明的白色身影再也看不到了。可她的心,却随即被周围女孩们的行为所吸引。

P4-6

序言

这套精灵女孩文学丛书来自广州儿童活动中心少女作家班。

这个班成立于2005年。学员都是小学到初中的十岁出头的女生。她们的教室叫“动感教室”,坐落在广州儿童活动中心的漂亮城堡里。里面有高大的演播厅,墙上和地面时常投下各种背景,女孩们穿行其间,演示她们构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设计。

这个班的创办和主持老师是有“绿人姐姐”之称的女作家韦伶。她在自己的作品和教学实践中,对女孩应有的生存姿态以及她们的文学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关注,在少女作家班的教学中进行了各种探索和专题写作训练,提出了“以月亮的诗性和深情抵制低俗和浮躁;以花朵的精致与生动对抗粗糙与复制”的少女文学写作方向。并相信女孩最适合用亦真亦幻的精灵式口吻和创作方式表达生命与世界,所以这套书中的作品大都带有幻想文学色彩。

这个班学习的是文学创作,但不只是写字,还要表演、配插图,还要游学和游戏,是一种从身体到笔头的贯通训练。涉及的不只是少女文学,还有少女文化。

在课堂和室外的行为培养与专题写作中,少女作家班学生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风格独特、灵气十足,被誉为“精灵女孩文学”,先后在全国儿童文学主要刊物上以重点栏目发表。2011年少女作家班学生的作品几乎包揽了冰心作文奖小学组小说、童话、散文的所有一等奖,并在2013年出版了学生获奖作品专集《月亮女孩的花园》。

“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这套书,一共六本,集合了少女作家班师生近年来各个写作专题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里面有“月亮女孩的故事”“风孩子的故事”“鱼孩子的故事”“鸟孩子的故事”等内容,力图体现月亮的女性象征和月亮女孩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以及男孩女孩生命特征的比较。并寻求在转换视角后,对世界的另一种认识、判断和表达,有着将童话写成小说的尝试。

《绿人姐姐和小绿人》,涉及女孩与植物的类比与生命感应、少女作为绿色生命守护神的角色暗喻。许多篇章有着精致而感性的将女孩与花朵结合一体的生命生长描写和对“绿人”世界的浪漫、诗性的理想诠释。具有女性生态主义的积极倾向。

《女孩的花园》,选入了几个较长的花园故事,表达的是女孩对自己将进入的、期待和感觉中的一个“家园”、一个“世界”或一个“场所”里,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的各种假设和想象,有着女孩对自身之谜和世界之谜的探求和思考。

《天使与女神》,所选作品的文字里透射出女孩具有的善良温暖的“天使”本性,女孩对伟大“神性”的膜拜、憧憬和期待,以及她们将博大、担当的母性本能上升为“女神行为”的努力。  《生长的女孩》,包括“女孩与镜子”“女孩与影子”“女孩与寻找”等专题,体现了女孩自我的觉醒以及对自我的寻找和关注。“女孩与舞”“女孩与画”等专题作品,传递出女孩的艺术感知天分和表达才能,以及她们在多梦时节精细敏感的生命体验。

《文学少女的精灵故事》,作品大多为幻想文学,作者们用自然灵动的文字创造出了产生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神奇,写出女孩的精灵状,有着亦真亦幻的多种写作手段的探索。

整套书,配有班马等人多年来对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师生的文学、文化活动的跟踪影像记录以及少女作家班师生自绘的插图。这些精彩的照片与美妙的文字一起,组成了一套自写、自画、自拍和自演的精美少女丛书,记载了韦伶和孩子们在当下娱乐盛行的时代,对中国少女文学和少女文化更多可能性的摸索和探寻。

后记

在浮躁和窒息中做一个月亮女孩与风的孩子——少女作家班教学随笔

韦伶

我们少女作家班的课程里,有这样一堂课:

女孩们坐在录影棚一样的教室里,面对她们的是巨大的一面屏幕,上面投影着一幅幅月夜的图景。教室里是一片安静的银白和深蓝,孩子们的脸和白裙浮在月光中,每一个孩子都穿着月亮女孩的白裙子。她们轮流上台,表演和解说她们的作品:《献给月夜的礼物》。

孩子们都分别准备了一件月夜的礼物:有月夜里起舞的白鸽,有发出风铃撞击声的小星星,还有一只能收听到月亮歌声的耳机……

当我们按孩子们的要求在屏幕上投射出不同的月夜背景,一个个孩子就分别拿出自己的故事道具,向同学们讲解她月夜礼物的含义。

“我送给月夜的是一只在月亮下跳舞的白鸽。它其实并不是一只鸟儿,而是一个女孩。女孩每次在月夜里跳舞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影子变成了一只鸟儿……后来这只鸟儿真的离开地面,向月亮的方向飞去了……”

“这是一个月亮团队的标志,每一个月亮团队的女孩都在月夜里戴上这个标志,开始她们的送信和其他的活动……”

“我要送给月夜的,是一朵向月葵花。这是一朵总在晚上独自望着月亮的花……”

“我带来的是一只月亮的耳机,谁要是在夜里戴上这只耳机,就能听见月亮的歌声……”

不同的月夜礼物,不同的美妙故事。但它们都围绕一个相同的主题:月夜的故事和月神的行为。

如果要问为什么上这样一次课?你知道,我一直把我们少女作家班的女孩叫作月亮的女孩!

希腊神话里,太阳神是男的,月亮神是女的;我们中国文化中,也历来把男性视为阳,女性视为阴。我认为神对这个世界的安排真是完美而细致的,我们应该去领会他的暗示。

在一个旋转得混沌不清的时代和正在变化重组的局面中,如何为我们的男孩女孩寻找合理的归位和美感,应该是我们努力要做的、让我们的文明得以延续的工作。

在一个个被作业、电视、网上游戏塞满,又被高楼、网吧、歌厅围困的夜晚;在原野、乡村被城市和道路切碎的时代,孩子们其实早已丢失了月夜,丢失了月夜独立沉思的时间和广阔深邃的空间。孩子们能够想起月亮的时候,可能只剩下了中秋那个唯一的夜晚。

多么希望更多的月亮女孩,能引领着同伴寻回月夜的细致、优雅、浪漫、真挚、内审与深沉,寻回一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正在丢失的月夜的诗。

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个和孩子们一起在巫峡度过的月夜,让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在神女谷原始深谷里,在翠屏峰的高山顶,我们的广州孩子与山民的孩子聚集在山顶小学唯一一位老师的泥屋前,在火把和星月的光芒下,城市孩子和山村孩子一起唱歌到深夜。当山村孩子们归去的小灯消失在远远的山路上后,我们的孩子坚持要在泥屋外的土坝子上睡觉,她们想要望着天上那么大的星星和月亮、听着山中麂子和鸟儿的梦话,在山风中紧贴着大地入睡。

另一次是在神女峰下的一个月夜。我们带着孩子们在长江岸边的农家,点着灯笼写作一封“给古人的信”。忽然,一个女孩的哭声响起,接着她竟对着长江和神女峰、对着灯光中的伙伴,将压抑在心中许久的委屈和烦恼泉涌般哭诉出来!她足足哭了半个小时。我们被震憾了——在这宁静美丽的月夜,在神女峰下,不只是一个女孩暴发出哭声,围绕她的女孩们全都在那一刻泪光闪闪。

我想,如果这时候她们照例坐在自己封闭的书房中,机械一样做着作业,她们会想到哭吗?在这个夜晚,是什么东西,将她们的心激活、唤醒了?

如果月夜是找回真实、内在的自己,找回情感、梦想和诗的时间,那么,我们希望月亮女孩就是月夜里传梦的使者。

在我们的生命不断被机械化的趋势下,我们希望月亮女孩同时也感受到风的孩子对自己生长姿态的影响。

风的孩子是最自由和生动的孩子。他们是鸟儿的化身。

人们说,听话且自制的女孩,就是飞起来也大多是一只风筝。这似乎成了一个共识。它使我们的女孩在写作有关“风的孩子”的作品时,几乎把所有的“风的孩子”都写成了男生。而女孩自己,则是一只风筝或一只风铃。

为了让这些风筝或风铃放开自己,感受更强劲的生命之风,我们曾带少女作家班的孩子在台风袭来的沙滩上奔跑、在山头的树下玩风。当她们的丝巾在海风中像彩色的翅膀噼啪作响,当她们的头发和裙子被柔风撩拂,她们有了女孩应该有的对“风的孩子”的感悟和互动。

在写作《风中飞行》的题目时,女孩们笔下,会小心控制“风的孩子”变为“疯的孩子”的极端,但是,她们依然渴望着年轻的生命能与风共舞。

“其实我的心里,一直有着一股风啊!”

“我骄傲地飞了!我成了风筝的偶像!”

女孩们也会叫、也会呐喊,也会唱着《隐形的翅膀》,写出《最爱的风最爱的雨》《风与风铃》这样耐看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还有着“鱼孩子”和“鸟孩子”等故事。这本书的作品在美丽精致的文字画面里,如果让你的心感觉到了一点点的悲伤和疼痛,那是因为它们记录的都是年青生命的最灵敏的感触和最真切的秘密,里面包含了生长的梦和成长的痛。

当我们的孩子被沉重的书包压迫成机器和石头的时候,当他们的视觉听觉被粗糙吵闹的图文包围的时候,真心希望他们能相遇风的孩子、相遇月亮的女孩,希望他们能真正游在水里做一次鱼孩子、玩在风里与鸟共舞。那么,他们心中那还没张开就干枯了的花苞,将会伸展出湿润多汁的花瓣,在水中、风中,在阳光和月光中,尽情怒放。  那么,这样的孩子,将会变成内心更为丰满、有着更多诗与歌儿的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在“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系列作品中,作为少女精神之象征而得到凸显的月亮、花园、植物等意象,是对于少女生命气质的独特呈现,也显现了今天这个世界所格外欠缺的一种珍贵的气度和品格。

这些文字超越了狭隘题材层面的少女文学,蕴涵了更为高远的文化动机和意图。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方卫平

作为一个多年近距离的拍摄记录者,我目睹了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师生,将女孩做文和做人的梦想一点点儿兑现的童话和传奇。相信这是一套值得女孩们关注和收藏的精美礼品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班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亮女孩和风的孩子/绿人姐姐的少女作家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663472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3143220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190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