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全解(插图本)/国学基础读物
内容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为我国最早的古代兵法要籍,《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百代谈兵之祖”。此书问世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既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名著。

《孙子兵法》共分十三篇,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本书以中华书局的版本为底本,参考了国内五十年来专家研究《孙子兵法》的成果,贯通历史,联系实际,全面诠释,讲解其历久弥新的闪耀着人文光辉的思想。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全书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共六千零七十四个字。本书以中华书局的版本为底本,参考了国内五十年来专家研究《孙子兵法》的成果,贯通历史,联系实际,全面诠释,讲解其历久弥新的闪耀着人文光辉的思想。我们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从这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真正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目录

编者的话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试读章节

故形人而我无形①,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②。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主旨讲解:

在兵力运用上,要通过“形人而我无形”达到“我专而敌分”,进而以众击寡,以多胜少。在孙子看来,兵力的众与寡,以及战争的攻与守都是辩证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管战争如何变幻诡谲,难以预料,但其要旨不外乎争取主动,陷敌被动,达成避实击虚、以多胜少的效果。

字词解释:

①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现形而我方隐蔽真形。形人,使敌人现形。我无形,即我无形迹。

⑦ 约:少而弱的意思。

白话翻译:

所以,要设法使敌人暴露而使自己没有任何的特征可以加以揣摩,那么我的力量就可以集中起来;而敌人就必须把力量分散,处处防备。我将力量集中于一点,敌人的力量却要分散于十处,我是以十倍的力量去打击它,这就造成了我众而敌寡的局面;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与我直接交战的敌人也就少了。我们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能知道,不知道,敌人所需要防备的地方就会很多;防备的地方多了,那么我们想要进攻的地方的敌人就会相对减少。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处处薄弱,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缘故;我们的兵力所以众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备我们的结果。

著名战例:

松锦大战

明朝末年,明清双方在锦州展开辽西的争夺。1641年,皇太极派出精锐部队围困了锦州。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奉旨率吴三桂等八个总兵,十三万人马火速救援。洪承畴把粮草留在宁远、杏山及塔山外的笔架岗一带,只率了六万兵马贸然前行,抵达锦州城外。皇太极听说洪承畴增援锦州后,也马上亲率援军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赶来,陈兵于松山、杏山之间。

根据明军部署的态势及战法,皇太极认为先打明朝援军较为有利:一则被围困于锦州城内的明守军难以增援,不会造成两面受敌之势,二则明援军的部署有许多弱点可以利用,取胜的把握比较大。因此,皇太极采取“围锦打援”的作战方针,除了留下少数部队牵制锦州城里的明军外,把其余部队都集中起来,打击洪承畴带来的明援军。

明朝援军虽人数众多,但部署分散。洪承畴把步兵部署在杏山和松山城外的乳峰山,骑兵则环松山三面围驻。笔架岗则为粮草大本营,但守备部队不多。皇太极首先派精兵攻打笔架岗,夺取粮草物资,切断明军粮道,同时在沟通明军各部的通道预先设了伏兵,断绝明军归路。笔架岗的陷落,使明援军军心动摇。清军在明军南面形成对松山、锦州的大包围,切断了明军的后路。

松锦大战,由于明援军兵力分散,清军则集中了优势兵力,得以歼灭明军五万三千余人,获马七千四百余匹,甲胄九千三百余件及大批粮草。洪承畴只剩下一万多残兵败将,被围困在松山城内,他曾组织五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次年二月,明驻守松山将领降清,松山城粮尽援绝,被清军用里应外合之计攻破,洪承畴当了清军俘虏。锦州将士军心瓦解,外援无望,城内绝粮,只好在守将祖大寿的带领下出降,锦州不战而克。至此,明朝在关外,除了宁远一个孤城外,全部都落到满清政权的手中。

P106-108

序言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为我国最早的古代兵法要籍,《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百代谈兵之祖”。此书问世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既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名著。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字长卿,为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人,古人称他为“兵圣”,孙子或孙武子都是他的尊称。孙武的生卒年月在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只知道他生于春秋晚期的齐国,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大约和孔子同时期。后来,孙武从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经吴国名将伍子胥推荐,和伍子胥一同辅助吴王治国修兵。当时吴王阖闾非常欣赏孙武和他著成的兵法十三篇,想看看他练兵的实际能力,于是就集合了吴宫一百八十名宫女要孙武训练。任队长的吴王宠姬被娇宠惯了,三令五申之后仍嬉戏无度,不听号令。孙武随即严命斩首,吴王出来说情也无效,结果一百八十名宫女被训练得纪律严明。之后,孙武担任了吴国的军国重任,他率领吴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对吴国的崛起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熟读《孙子兵法》是历代将帅的必修课,将帅们运用它创造了历史上一个个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战争杰作。而《孙子兵法》也以其无比的军事科学价值和战争实用价值,一直居于“兵经”的崇高地位。

《孙子兵法》在国际军事史上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玄宗时代,《孙子兵法》就已东传日本;1772年则西传法国;1910年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到今天为止,《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已被译成英、日、俄、法、德、意、捷、西班牙、荷兰、希腊、阿拉伯、朝鲜、希伯来等二十种以上文字出版。据记载,在以往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人类经历了各种不同规模的战争达一万四千五百次之多。这些战争有胜利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们总结成的各种军事理论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被更替,而《孙子兵法》所阐述的军事思想却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特别是被称为“人类第七代战争”的信息战,更是验证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然而,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来说,这样一部军事名著会有什么用处吗?

《孙子兵法》是我们青少年不可不读的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首先,《孙子兵法》和《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核心。我们要继承中华文明、了解中国,就不能不读《孙子兵法》。如果说《论语》、《孟子》告诉我们“仁者爱人”,要以诚待人;《老子》、《庄子》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客观事物,像婴儿一样还原自己的本真,像大鹏一样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那么《孙子兵法》便告诉我们兵者要“庙算胜”,做任何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占得先机,运用智慧、才能和谨慎机敏的态度,我们才会取得事业的胜利。这些思想都带有真理性,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

其次,《孙子兵法》所蕴涵的普遍性哲理和朴素辩证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正日益显现出新的光辉。如今,全世界范围内读《孙子兵法》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把它揭示的智慧运用于军事之外的领域,如社会生活、经济管理、外交折冲、体育竞技等。欧洲的一些学者把孙武的《孙子兵法》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并称为人类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我国的古代名医则早就运用《孙子兵法》的智慧来治疗疾病。事实上,《孙子兵法》从哲学的高度和实用的深度详述了战略与战术的拟订、缜密精细的情报信息搜集、全方位的敌情研判、正面进攻与出奇兵互为作用的战术发挥、万无一失的后勤补给,以及如何洞悉社会情况、人心、军心……所有这一切,不是都可以用于我们事业的策划与发展吗?  最后,《孙子兵法》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它文采斐然,语言精练生动,论述精辟,古往今来很多大文豪的文章都深受其影响。而《孙子兵法》中的很多语句,也已成了汉语中的名言和成语,如脍炙人口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

《孙子兵法》全书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共六千零七十四个字。本书以中华书局的版本为底本,参考了国内五十年来专家研究《孙子兵法》的成果,贯通历史,联系实际,全面诠释,讲解其历久弥新的闪耀着人文光辉的思想。我们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从这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真正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全解(插图本)/国学基础读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永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3276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2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