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事做到位(白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囊括最新职场励志图书精华,一本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

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他们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塞责 ……这些统统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做事做到位是每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你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中国人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是这一领域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著作。与其他职场励志图书不同,本书完全立足于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更具针对性,更适合为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内容推荐

越来越多的员工只顾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问结果。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将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作为自己的最高标准;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有些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这些统统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做事做到位是每一位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人们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书中以事实和例子为铺垫,介绍了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法和做事心态,力求使人们从中获益并能执行到位。

该书与其他职场励志图书不同,本书完全立足于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更具针对性,更适合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目录

序言 做事不到位的差距

差不多先生传

话说《做事做到位》

1 随处可见的做事不到位

 无处不在差不多、不到位

 虎头蛇尾: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完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努力

 浅尝辄止:凡事只做最低标准

 遇事拖延:在等待中完成工作

 应付了事: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

 马虎轻率:做事不能精益求精

 偏离目标: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循规蹈矩:只知道服从上级指令

 眼高手低:不能扎扎实实地做事

 推卸责任: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2 工作首先要做到位

 最起码的做事准则

 不到位的低效浪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

 平凡的事重复做好

 只有100%才算合格

 请记住,日事日毕

3 用心做事,尽职尽责

 心态决定个人命运

 热爱自己的工作

 工作意味着责任

 追求工作职业化

 上帝安排的惟一任务

 用100%的热情做1%的事情

 用心才能见微知著

 把每项工作当业务

 与上司积极地沟通

4 制订计划,坚决执行

 做事不要太匆忙

 制定清晰的目标

 给事情排定优先次序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

 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

 服从不是顺而不从

 执行高于一切

 应对干扰是分内之事

 把帽子扔过墙去

5 小题大做,关注细节

 平庸企业和杰出企业的差距

 细节决定成败

 客户、公司无小事

 从细节、小事做起

 细节源自于周密的计划

 细节来源于企业价值观

 细节来自对小事的训练

6 一板一眼,踏踏实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板一眼的做事风格

 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认真极处是执著

 追求程序的完美

 把简单的东西量化

 把做完的事情系统化

7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标准是最低的要求

 尽力而为还不够

 不满足于尚可的表现

 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

 追求品质零缺陷

 苛求细节的完美

 永远超过老板的期望

 每天都要提高1%

8 及时补位,善于跑位

 随处可见的缺位、错位

 树立补位意识

 补位但不越位

 尽量做些分外的工作

 敦促过程管理者

 “管理”自己的上司

 做个会跑位的射手

试读章节

马虎轻率:做事不能精益求精

2003年1月1日,上海《文汇报》上有一篇题为《英雄虎胆震长空——“飞豹”战机惊心动魄试飞故事》的文章,热情讴歌了我国试飞员谭守才为了试验我国的新型飞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试飞员谭守才)压在坐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前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这种故障在飞行中是很少见的,死神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近!”

“……事后查明,工厂的工人在安装座舱盖时将活门螺钉装反了。”

看到这里,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说这样的飞机都敢把螺钉装反,那么普通的民航飞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应该感到意外。

当全国人民都在讴歌我们的虎胆英雄时,没有人注意到:飞行事故主要是人为因素。据有关报道记载,中国民航的致命事故。国际航线至今只有半次,其余的都发生在国内航线。有人说,国际航班飞机大,国内航班飞机小;国际航班飞机新,国内航班飞机旧;国际航班机长老,国内航班机长年轻。

可这些都不是理由,真正的原因是,国际航班所有的人都比较认真;国内航班吗,反正都是中国人,能马虎一点就马虎一点。

在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鲁莽轻率。泥瓦工和木匠可能靠半生不熟的技术建造房屋,砖块和木料拼凑成的建筑有些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医科学生因为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好好为未来做准备,做起手术来捉襟见肘,把病人的生命当儿戏。一些律师只顾死记法律条文,不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真正处理起案件来也难以应付自如,白白花费当事人的金钱……

建筑时小小的误差,可以使整幢建筑物倒塌;不经意抛在地上的烟蒂,可以使整幢房屋甚至整个村庄化为灰烬;因为事故致人残废——木装的脚、无臂的衣袖、无父无母的家庭都是人们粗心、鲁莽与种种恶习造成的后果。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然而,这么一起严重的事故,其直接原因竟然仅仅是一个烟头:一位员工到仓库内放包装箱时,不慎将吸剩下的烟头掉落在地上,随意踩了两脚,在并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匆匆离开了仓库。当日11时左右,烟头将仓库内物品引燃。

恰恰在这种情况下,中百商厦当日保卫科工作人员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擅自离开值班室,未对消防监控室监控,没能及时发现起火并报警,延误了抢险时机。同时,他们得知火情后,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制订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中规定的紧急通知浴池和舞厅人员由边门疏散的要求,未能及时有效组织群众疏散,致使顾客及浴池和舞厅人员在发生火灾后未能及时逃生,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一个烟头,54条人命!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得令人难以承受。

虽然政府对这起特大火灾的处理已落下帷幕,但火灾刻在人们心中的印记、留给社会的思考却远未结束。表面看来,是一只小小的烟头引燃了这场人间惨剧,但是寻找其根源,夺去54条人命的,不是现实中忽明忽暗的烟头,而是工作人员的马虎轻率、不负责任——另一只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更为可怕的烟头。

在这次事件中,那位丢弃烟头的员工何尝想将中百商厦这座大楼变为废墟,又何尝想使54个生灵瞬间消失。可是他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确实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推到了危险的边缘,进而酿成了惨祸;保卫科员工何尝想到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大意为火灾埋下了如此之深的隐患,而这样的隐患竟将54条鲜活的生命引向了不归之路,使400多万元财产付之一炬?可是这些人应该想到却没有想到的是。正是他们的马虎轻率、漫不经心的举动,把那些鲜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致使一切无法挽回。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将超乎人们的想象。”排除掉一些偶发的重大事故与损失,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的马虎轻率,更是不胜枚举。在企业中,技术人才对专业技术工作不求进取,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懒得思考。遗漏的技术隐患不去克服,没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营销人员总想着公司做大规模的广告,不好好地做经销商的工作,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

这些人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马马虎虎、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他们习惯于使用一些小伎俩,譬如用抄袭、作弊等手段来欺骗老师,蒙混过关。而当他们踏人社会后,也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旦这种人成为领导。其恶习也必定会传染给下属——看到上司是一个马马虎虎的人,员工们往往会竞相效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每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公司,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如果他是作家,文章必定漏洞百出;如果他是一个管理者,部门工作必定一塌糊涂。

偏离目标: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一名出色的员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做正确的事情,其次才是督促自己把事情做正确。

有一家IT公司在北京有一家分公司,年中时。总部发现分公司已经实现了全年的营业额,所以就认为这个分公司已经达到目标了。但到年末的时候才发现,分公司的营业额里超过一半不是来自销售总部给它的产品。而是他们发现一些客户有特别需求,就组织了一帮人给客户量身定做软件而来的。

从营业额的角度讲,它是完成任务了。但实际上,它没有完成公司制订的目标,作为北京分公司,它最核心的目标是销售工作,这是公司战略布局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偏离目标是最可怕的,表面上完成计划并不等于没有偏离目标。

最后公司总经理在年终总结的时候说:“在我的战略棋盘上,你这个分公司没有意义,你挣钱多有什么用,公司今年的新产品想在北京市场销售。你没有打开市场局面。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在工作中,找对方向是一种智慧,一种责任。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目标是统一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工作偏离了企业的目标,偏离了团队的要求,你的工作对团队将没有任何意义。而你又占用了公司的资源,这时你的工作将会给公司带来双重的损失。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而其正确的指向,则比资源本身更重要、更有意义。温瑞安说:“真正的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但前提是这致命一击必须指向敌人的要害,而不是击向身旁的大树或者身后的石头,除非他想自寻死路。

世界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倍增,给集体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也带来了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就有越多的人淹死在里面。人们需要越来越强的游泳技巧,更需要游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就这么游下去。

骑脚踏车的人走不远,假如你因为忙于蹬踏而没有时间去辨明方向,那么当你大汗淋漓、疲惫不堪而又满怀希望地去整理收获时,你就会发现,你的所有努力只是让地球上多了一个并不十分规则的圆。浪费了所有的精力,丢弃了所有的过程,你的位置,起点既是终点,终点注定就是起点。

不值得做的事,常常会帮你建造华丽的空中楼阁,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不值得做的事还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你在这件事情上付出得越多,代价就会越大。

P25-30

序言

做事不到位的差距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内知名企业的领导者纷纷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被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他刺激很大,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人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仅有韩国工厂的l/6。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效率与在韩国本土的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起来的,比原厂还要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曾在内蒙古负责的那位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用那么多人呢?”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吧。”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眠。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在这句平淡的话背后,一定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仔细想一想,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做事的态度无疑相差很大。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安排有别的事做,他们是一专多能。比如说一个厂长,如果他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做其他一些事情,以节省人力。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所以效率就低了。

刘永行思考的远远不限于此,总觉得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说按照韩国人每个人干了中国1.2个人的事,彼此之间也不会有10倍以上的人力效率差距。

琢磨了好几个晚上,这位善于思考的总裁终于找到了答案:人力效率上的差距,绝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不是一个韩国人做了1.2个中国人的事情,10个韩国人就相当于12个中国人的效率。效率是相乘关系,一个韩国人的效率是1.2个中国人的效率,那么10个人的效率就可能是1.2的10次方倍。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为什么在韩国的工厂里。少数的人能创造更多的效益。

按照这样的计算模式,我们能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不要只看我们的员工的基本薪水低,我们工作的效率更低。每个人低那么一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形成的差距就十分巨大。而且这种差距并非靠加强管理就能解决的,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干,但是却无法教会他干完这件还应该干其他的事,这种补位的意识完全要靠员工的自觉性。

中国人做事不到位!这种感叹不仅只有刘永行一个人有,许多企业管理者都有相同的感触。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管结果。普遍缺乏对结果负责的认真态度,几乎成为中国员工的一种常态。

中国正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规模、营销方面越来越接近。在生产管理、流程设计方面也并不比许多国际大公司逊色。但是为什么彼此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工作效率差距呢?为什么一名普通中国员工每月薪水只有一两千元人民币,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的工人却有几千美元呢?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吗?

回答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巨大的差距。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薪水太低,感叹中国企业无法与世界接轨,希望中国经济更加强大,但却很少意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彼此之间巨大的距离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差距造成的。

要想弥补工作效率上的差距相当不易,因为你需要改变人们的意识和习惯——做事做到位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书评(媒体评论)

看着本书里每一个字都在提心吊胆,甚至感觉到手里握的不是书而是一根救命稻草。

——池州日报网 周念磊

这本书很不错,适合刚参加工作的新人看,按照上面说的去做事,只要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是—个优秀的员工。

——当当网 benben08

初入职场,我有激情和热情,有信心和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发展。这本书给我很多行为学的指导,职场的细节及行事的准则让我更好地开展工作。

——豆瓣读书网 遮蜂

《做事做到位》这本书不只针对工作态度,而且还教会我们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佚名

刚入职场的新人最需要读读这本书。养成较好的做事习惯,终生受益!

——当当网 kingfk

这本书很有启发性,买了多本给自己的员工学习。

——当当阿 y11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事做到位(白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08914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