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革之舞--海南农垦复兴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大幕已在中国徐徐拉开,并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城市化就是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毫无疑问,本书从农垦改革的视角对中陶城市化的方向和道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走向城市化的坦途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内容推荐

2007年,中国农垦系统和海南省展开了一场引人瞩目的组织变革,这就是涉及一百万人口、海南岛四分之一土地面积的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本书作者作为这次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详细地记载了两年多来的重要改革历程,描述了其中的精彩故事片段,总结了这次变革的重要经验。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少有的大型组织管理变革的重要案例,通过分析,本书总结了这次变革对于中国式组织变革的借鉴价值。同时,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农垦系统改革和中国农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实践,本书探讨了这次改革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作用。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政府相关领域管理者、经济管理研究人士、EMBA、MBA阅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目录

引子 工兵“王”

第一章 国家大事

 一、不能忽视“四农”问题

(一)铸剑为犁的史诗

(二)农垦三大独特地位

(三)农垦落后了吗

(四)农垦四不像体制

(五)一农解三农

 二、世界级组织难

(一)百万人组织

(二)“三合一”改革之难

(三)改革不成,社会不稳

第二章 切肤之痛

 一、社会之痛:并场队事件惊动中央

(一)并场队变退场队

(二)儋州群体性事件

 二、橡胶之痛:偷胶为何愈防愈烈

(一)监守自盗怪现象

(二)护林保胶之累

 三、员工之痛:依然活在二十年前

(一)三十年危房

(二)不如当农民

 四、机遇来临:焕然一新的开始

(一)聚焦

(二)王一新空降

第三章 问症

 一、号脉

 二、再议农垦症结

(一)省部共管矩阵组织缺陷症

(二)“四不像组织”目标撕裂症

(三)基础能力发育不良症

(四)多元价值观行为紊乱症

(五)农垦问题症结:组织四向错位

第四章 “加减乘除”论

 一、一号改革工程

 二、南丽湖总动员

 三、五大战役与“加减乘除”

 四、民生战役

(一)三通工程

(二)有房有本

(三)后顾无忧

第五章 集团战略

 一、模式就是竞争力

(一)探寻行业

(二)三大转变

(三)追上资本市场

 二、再造“正三角”组织

(一)倒三角和正三角

(二)职能再造

三、胶园承包改革战役

(一)再问偷胶

(二)两个胶杯改机制

(三)世纪改革

 四、产业蓝图

(一)资源依托型的多元集团

(二)热带现代农业发展

第六章 重组聚焦

 一、换汤与换药

(一)换药先换药名

(二)换药注意用量

(三)新锅熬新药

 二、双头蛇手术

(一)连体的农场与分公司

(二)快刀斩乱麻的功夫

 三、拆庙

(一)一“头”百“脚”

(二)合并当先

第七章 农场重生

 一、农场乌云

(一)解惑

(二)拧毛巾的效益

 二、发展是硬道理

(一)寻路

(二)亮相

(三)公司之道

 三、南田经验

(一)四步成长曲线

(二)要讲比较优势

第八章 管理药方

 一、人力资源三抓手:激励、控制、思想

(一)系统培训抓思想

(二)薪酬体系抓激励

(三)人员清查抓控制

 二、财务强化两手段:预算控制与资金集中

第九章 舞动的中式变革

 一、机遇胜于能力

(一)刘备为何失败

(二)变革成功要等待机遇

 二、节奏优于速度

(一)田忌为何赢了赛马

(二)节奏是平衡的艺术

 三、利益先于分歧

 四、中式变革造就成功

(一)西式变革八步论

(二)中式变革几不同

第十章 城乡一体“新?化”

 一、“四农问题”再思考

(一)涉农问题的核心

(二)解读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的两个政策隐忧

(一)简单小城镇不能使农村变城镇

(二)单一改户籍不能让农民变市民

 三、用现代农垦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

(一)现代农垦模式的启示

(二)城乡一体新四化

后记 对话

参考文献

附录 农业企业如何成功

试读章节

2010年元旦,海南岛上的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大家都在第一时间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告诉岛内岛外熟悉的人,“海南大发展的好日子来了!”兴奋、激动的心情,变成空气中的分子,迅速扩散、传播,让这个美丽的热带海岛一下成为全国的焦点。

确实如此,这个新年对海南很不平常。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对于海南,这是自1988年国家决定将海南由原广东省划分出来成立海南省之后,对海南所做的最为重大的中央决策。每个关心政策的人士,都能从这个战略决定中嗅到海南未来的发展机会,国际旅游岛不仅是一个名词,它将海南发展至于国家战略平台之上,预示着一个独特的海南、世界的海南将焕发的无限能量。一家美国媒体分析说:“一个东方夏威夷岛即将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作为海南的居民,自然要为这样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然而有一群人根本没有时间感受这火暴的氛围,他们仍在为一项事业的最终完成而战斗,国际旅游岛,给他们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成倍增加的工作负荷,还是必须尽快完成改革事业的无形压力。

他们就是海南农垦人,他们所从事的就是从2007年开始,涉及百万人口的海南农垦管理变革。这项改革的领头人,名叫王一新。

2010年1月4日,海口,财富广场。

尽管在北方仍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我们仍能感受到海南阳光的温暖和人们心中的炽热激情。在海口市的大街小巷,车流、人流交杂在一起,穿行在绿色的城市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令人欢快。阳光、海岸、椰林环抱的滨海大道,也比平时增添了繁忙的气息。

滨海大道中部的一段,一直在海口市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因为这里面对海口湾,可以直接观赏海浪和蓝天,还因为拥有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园林风景,这千亩绿色风景叫万绿园,是海口市风景最秀丽的部分。同样重要的是,这里也称为“海口CBD”,是商务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因而也是海口写字楼最集中的区域,透露着开放与市场化的信息。这个地方能让人感到与北京国贸中心周边相似的活跃和繁华。财富广场,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不十分显眼。

P2-3

序言

今天是农历虎年的小年,转眼就到春节。坐在海口的办公室里,我已经觉得自己是一个地道的海南人。有两个原因,一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有幸参与国务院启动、海南省领导的海南农垦体制改革工作,而经常驻扎在海南,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对这个美丽海岛的感觉,最初是好奇、迷恋,现在是熟悉和温暖,像另一个家;二是作为深度参与者见证了海南农垦成立近六十年来最重大的变革过程,看到百万农垦人在海南四分之一面积的范围内经历的巨大变化,感到见证历史的责任感,当然也因为有一点儿成就感而窃喜。不知不觉地将自己与海南农垦开展的这项工作混合起来,这种混合的情感可能就叫归属感吧,所以情不自禁地会把自己归入“海垦人”的行列。

作为“海南人”,自然想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出把力。别人大规模投资开发,海南省也不缺我们这样的学者和专业人士的小钱。我能做些什么呢?就想将自己近三年来在海南农垦历史变革中的所见、所思、所做梳理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亲爱的海垦人。明年年初就是海南农垦成立60周年的日子,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献给她的一份小礼。

同时,作为亲身经历这次大变革的外部专业人士,我也确实感觉到有这个责任将海南农垦及其变革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让大家了解“海南农垦”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和管理现象,让大家感受她这两年浴火重生式的改革过程,体验这其中的中国经验,并从我可能并不全面的故事讲述中得到启发。

这个责任对我确实有些重,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可能无法让大家感受到海南农垦这次改革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意义。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这次改革称为“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它涉及国家部委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的改变,涉及海南省对农垦管理方式的确定,更重要的是,涉及海南农垦这样的特大型农垦单位在体制、机制、模式、方向上的改革实践。这次改革,既是农垦企业的改革,也是农垦区域农业的改革,还是相关领域政府职能的改革,这三条主线的改革同步推进,才构成农垦改革的全部边界。因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亲自负责,成立国务院层面的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海南省将其作为2008年的一号工程。海南农垦改革的重大意义,可能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体现得更加突出。

其次,我可能无法让大家充分了解海南农垦这次改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回良玉副总理在亲自调研海南农垦后,曾总结道:“海南农垦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变革?时有,但海南的农垦改革所需资源、勇气和技巧,是与通常所说的优化改革完全不同。有些困难来自表象,经济发展的困难、社会民生的困难给海南农垦改革带来了基础性冲击。有些挑战来自深层,观念更新的难度、利益格局的调整让海南农垦改革经常处于反复和倒退的担忧之中。海南农垦并不缺乏改革,国务院关于海南农垦改革尝试之前也曾启动过三次,但结果都不太理想,其中的困难和挑战有多大,在本书中只能做部分揭示。

再次,我可能无法准确总结海南农垦这次改革的经验启示。作为管理顾问,虽然亲身参与,虽然旁观者清?但我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确保本书中的相关总结是全面的。一是改革涉及领域宽,有些部分可能我没有参与和关注,二是改革时间尚不长,效果的检验还需看未来发展,三是本人认识水平有限,所言偏颇或老调重弹也是正常的。然而,我却必须说出一家之言,那是因为我强烈地感觉到海南农垦改革就其意义、过程、方法、策略、成果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一部中国式变革的经典大剧,与美国理论中所谓“变革管理”有重大不同,为了总结中国经验,我先抛一砖,能引“攻玉”则心有荣焉。

重担压于身,只能尽最大努力。为了使各位朋友能晰地阅读,本书的主线是沿着认识海垦、分析海垦、变革海垦、总结海垦的基本逻辑展开的,共分为十章。同时,我将尽可能以两年多来亲身经历的故事片段来给大家描绘这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过程。

谈到对本书的期望,我想它应该是一个纪实性的管理著作。纪实,我会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虽然还没几年)场景;管理,我希望各位朋友能从本书的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

定位有些高,正文还没开始,留给大家做评判吧。

刘斌

2010年2月6日

后记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海南农垦这场改革,也为了本书的最终完成听取意见,2010年的4月3日,作者约请王一新在北京就两年来的感受再次进行交流。虽然春天已到,但北京的天气却有些凉意。这天是周末,有时间听他把内心的想法系统讲来。

王一新说他今天心情不太好,因为就在4月2日海胶集团上市发行的申请在发审会上受挫,海胶集团迈入资本市场的努力不得不再向后拖延半年时间。上市工程是海南农垦改革的主要战役之一,也是王一新最为关心的工作,受到这样的影响他自然有点郁闷。但他是一个久经磨炼的管理者,说这次暂时受挫让农垦更加明确了差距和不足,在未来的半年中会积极努力改进,“海胶集团上市的计划不会改变!”

上市工程是海南农垦两年多来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改革工程都取得了成效,为中国农垦系统和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思路,为大型组织成功进行管理变革积累了经验。本书即将完成,我想听他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就提前准备了几个问题,我们就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了讨论。

作者:两年多来的改革,你觉得取得不错成果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王一新:海南农垦自2007年开始的改革,并不是第一次,我的前任,各届农垦老领导都在农垦发展方面作出了努力,这些都给这次改革奠定了基础。前几天农垦报发表了一篇相关的文章,我建议题目相关内容改为“站在前人的肩上……”。农垦历史积累的问题过于复杂,必须有机遇才能成功。这两年我们正好赶上这样的机遇期,成为中央和海南省的焦点,为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所以现在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我总说机遇是最重要的,只要农垦抓住,不管是我王一新,还是李一新、张一新都能帮助农垦取得改革成功。

作者:那从海南农垦改革领导者的角度回顾,你觉得有什么主要的经验吗?

王一新:海南农垦的规模大、问题复杂,我这两年最主要的工作立足点,也是思考最多的事情,就是保持“平衡”。首先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平衡,在这三者之间推进改革战役。其次是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到以人为本,改革会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会影响到一些干部,这个时候我们就努力通过各种工作处理好关系,善待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体会。

作者:海南农垦改革还有哪些工作要在未来完成?

王一新:从目前来看,要使海南农垦真正成为现代优秀企业还面临两个不足,一是时间,毕竟我们只有两年多的改革时间,新兴产业的布局、发展需要几年才能看到成效。二是人才,这是制约海南农垦发展的长期问题,未来我们更加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通过引进,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内部培养使海南农垦的人才梯队不断完善。

国家给我们海南农垦改革五年过渡期,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按照现在的节奏,我们可能会提前一年完成改革。在今年春节后市县委座谈会上我做了个发言,说现在海南农垦处于转折期,未来主体部分成为一家现代企业集团,同时附属的其他社会职能等都移交地方,全面实现三融合。

作者:在工作中还有什么困扰的事吗?

王一新:我是带着对农垦事业和农垦人的真情在工作,虽然是外来人,但自己从没拿自己当外人看,当我偶尔听到类似于“王一新不是农垦人”的评价时,我感到特别伤心。

但是改革者一项基本功就是要必须能够担当甚至承受因为不理解带来的委屈。我会全身心义无反顾地投入,为农垦的长远发展和农垦人生活面貌的改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满意和微笑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这本书是关于海南农垦改革的纪实性管理著作,并不是关于王一新的传记,他是这次改革的带头人,自然成为主角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案例性著作,给各位读者全景展现海南农垦这场生动的、壮丽的和优美的改革大戏,提供给管理学界研究,给政府和企业参考。

当然,作为这场历史改革的见证者,我们也想通过这本书向海南农垦的事业致敬!也向广大农垦人致敬!是他们用心血建立了这个伟大的事业,是他们用不懈的努力推动变革实现复兴。

我们也向包括王一新在内的所有人对农垦倾注的这份感情致敬!这份深切的爱,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大幕已在中国徐徐拉开,并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城市化就是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毫无疑问,《变革之舞》从农垦改革的视角对中陶城市化的方向和道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走向城市化的坦途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泰岩教授。

“《变革之舞》通过对管理着百万人口的海南农垦总局近两年来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分析与总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型组织快速成功变革的全景。

在中国推动特大型组织的变革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这是由于转型的经济环境、体制机制的限制、管理体系的基础,以及东方人的特有思考方式等因素形成的。所以中国特大型组织变革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式管理变革有直接的意义。”

——慧聪网董事局主席,郭凡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革之舞--海南农垦复兴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斌//杨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27618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4.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