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业广东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理想在燃烧”、“自我大挑战”、“永远不放弃”、“创新向未来”、“爱心大奉献”五个篇章,全面反映了这30个典型人物的创业历程、创业故事、创业事迹,耐人寻味、催人奋进,是广大创业和准备创业人员学习的一本生动教材。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故事生动和事迹感人的报告文学;这是一幅展示广东人精神风貌的精彩画卷;这是一本反映企业家创业创新的鲜活教材;这是一把开启创业者致富之门的崭新钥匙。

本书与《经典广东》一起,构成广东省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丛书。编者希望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艰苦创业故事,增强全民创业意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

目录

第一章 理想在燃烧

 游景玉:高高举起生命的火炬

 林茂光:从“油罐大王”到“金字招牌”

 陈志列:打造特种计算机行业的“百年老店”

 冼燃:设计升华的人生

 张房有:神话改革先锋

 陈凯旋:中国日化行业的佼佼者

第二章 自我大挑战

 叶文学:从外来工到“物流企业家”

 张华:为三十万人铺设就业路

 温鹏程:“温氏”传奇

 张国权:创业路上的拼命三郎

 郭东林:以纯为美

 郭卓钊:商海弄潮唱大风

第三章 永远不放弃

 梁承华:奉献此生报效国家

 何思模:东方,那不断的电源

 李和昌:向世界输出中国品牌

 马兴田:“百年康美”梦

 姜天恩:创业之梦在“双喜”锅里沸腾

 王锐祥: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

第四章 创新向未来

 蔡东青:为世界创造陕乐

 江枚元:挺进“蓝海”

 梁庆德:让消费者的劳动成果更富有价值

 杨启昭:从荒原走来的“榕泰”

 刘绍喜:从普通农民到“木业大王”

 王永辉:香雪,从这里飘向世界

第五章 爱心大奉献

 林月开:让农民托举明天的太阳

 翟美卿:源自岭南小巷的大爱

 吴长江:用雷士明灯照亮世界

 黄德明:“南粤锁王”的汉山三部曲

 徐文霞:策马扬鞭未下鞍

 郑卫宁:用爱点燃希望

试读章节

人的一生有很多偶然的机缘。1987年的冬天,对于年近五十、快到孔子说的“知天命”之年的游景玉来说,有一种特别难以言说的感受。前前后后在国内学习了多年的仿真科学,又在美国学习仿真技术两年后回到北京不久,就像凤凰还巢希望一展翅膀,她期盼着自己掌握的仿真技术能为围家作出贡献。然而,封闭性的科研体制就像北京市的公交车一样人挤人,想飞也飞不起来。平时很少上菜市场的她,这一天到北京三里河的菜市场买菜,碰见多年不见的老同事、在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当负责人的叶吉唐。

叶吉唐问:“很久没见到你了,你游景玉游到哪儿去了?”

“我去美国学习仿真机技术了。部里从美酮引进了一台仿真机,要我带一批人去掌握相关知识。现在已经学成回国啦!”游景玉回答道。

“仿真机!”叶吉唐一听到这三个字便两眼发亮,一种职业的本能告诉他,这是一项大有可为的高端技术。“那太好了,你应该在固内推广这一项先进技术。”

“仿真技术在国内目前还是一个盲点,没有多少人懂得这项技术的重要意义。唉!要推广还真不容易。”游景玉深深地叹息。

叶吉唐鼓动说:“我正在国家科委搞火炬计划,目的就是让高科技项目产业化。仿真机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你应该去办一个高科技公司,生产仿真机卖到市场上去。你去广东珠海搞吧,他们那里欢迎你这类高端人才和这种高端技术,你可以在那里开创你的仿真机事业……”

叶吉唐滔滔不绝地介绍火炬计划,点燃了游景士的创业激情。

不久,叶吉唐不仅将仿真机作为首批火炬计划列项报批,还带着游景玉到广东珠海及大亚湾核电站进行考察。

道路很不平坦,汽车一路颠簸,游景玉的头几次撞到车顶,这似乎是在预示着她的创业之路是艰难曲折的。

游景玉向局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仿真专家,搞搞专业就行了,让你去办产业,一大帮子员工的吃喝拉撒睡都得管起来,那不是浪费你了?”局领导劝她留在北京哪儿也别去。

国家科委为了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火炬计划,尽力动员和疏通有关部门领导,使他们批准了游景玉的请求。

为了实现开创仿真机事业的远大抱负,游景玉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她明白所干的事业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去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圈家不出一分钱,要靠市场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是多么难的事呀!

珠海以海一般宽阔的胸怀欢迎这位仿真专家的到来。

凤凰遇到了火炬,便浴火重生了。

1989年9月,游景玉离了北京的家,只身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珠海,创办了亚仿。

哑仿成立之初,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地点也没有。游景玉凭着自己的感召力,从北京、南京、西安等地邀集了近二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一些是在美国学习仿真技术的部属。大家怀着共同的激情,珠海这块创业热燃烧起仿真机事业的梦想。游景玉叮嘱这个把冰箱带来,叮嘱那个把电饭煲带来,甚至叮嘱别人把办便面、筷子、酱油带来,她们准备自己生火做饭……

游景玉带着二十几个人挤在一问办公室里,摊开一张张白纸搞演算、搞设计、搞开发……没有办公桌,就将装运物品的纸箱当办公桌使用;没有椅子,就将塑料水桶翻过来当椅子坐……一个高科技、高精尖的公刮,就在一个最简陋的地方开张了。

四川、河南的两家电系统的客户闻讯赶来,到亚仿一看就傻了眼,这仿真机在哪儿做呀?做仿真机,首先要有机房,盖机房要有地皮,买地皮要有钱,游景玉上哪儿去弄这一人笔钱?  游景玉拿着仿真机的图纸去找当地的银行,说:“我们是造仿真机的,这种仿真机一造出来就能赚大钱,你们银行能不能先给我80万贷款?”

凭借一张图纸就想贷80万元,银行的工作人员笑笑说:“你把你的图纸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行,我们不能凭你一张图纸就贷款给你。”

游景玉会写高深的仿真机论文,却一时不知道如何写一篇申请贷款的公文。她找r几家银行都碰了壁?

过了好几个月,广东省科委找人担保,到美围请一位华裔博士专门到珠海来作证。这位博士说:“如果游景玉专家搞不出仿真机,那中国就没有人能造出仿真机了。”博士还待在珠海协助游景玉搞仿真机。这样,游景玉才总算从一家银行贷到80万元。

有了这笔钱,亚仿在石花西路风风火火地盖起了办公楼兼机房。先只盖了两层,后来公司盈利了,又加盖到九层。

机房一盖起来,项目马上就到了。第一个项目是四川某电厂的仿真机,造价600多万元。第二个项目是郑州的某发电厂仿真机,造价500多万元。

亚仿一赚到钱,马上就想到还贷。银行知道这是一只会下金蛋的凤凰,也没有什么担心的了,就说,贷款还没有到期呢,先不用还了,到期再说吧。

第一台30万千瓦的火电站仿真机就要试运行了。总设计师游景玉带领她的团队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在机房里竖起了两堵墙一股的仪表盘。她每天在机房干到凌晨两三点钟,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掰成两分钟来用。

面对十几个月的工作成果,在合闸送电的关键时刻,每个年轻的工程师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如果合闸失败,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毁掉亚仿的信誉。

合闸!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了,一切运行正常。

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民用的1:1仿真机成功问世了!

游景玉眼睛里闪耀着激动的光芒,这种光芒是被仿真科学技术知识的薪火点燃的。

春天的故事是从南粤的大地上开始的。春天的脚步又迈进了亚仿的办公大楼。

1992年1月25日,是游景玉和全体亚仿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视察亚仿。

在明亮的机房里,游景玉向邓小平汇报了亚仿研发仿真机的情况。

邓小平露出欣慰的笑容,问游景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你认为站得住脚吗?”

这么大的一个问题,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亚仿的机房里提出来,无数个记者的长枪短炮在闪光灯中等待游景玉的回答。

游景玉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亚仿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认为完全站得住脚,因为我是用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邓小平说:“就是靠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游景玉说:“我们的实践,我们过去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实践都会说明这个问题。”

这一刻,游景玉是充满着自信的:亚仿的道路就是这一论断最好的、最贴切、最准确的注释。亚仿白手起家,除了图纸什么也没有,但这些图纸就包含着高科技,包含着真金白银的生产力。亚仿第一年就接了4台仿真机项目,价值2000多万元,这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6-8

序言

广东60年的崛起历程,实质上就是一部创业史!

60年的岁月,在广东这片沃土上,创业英雄辈出,开拓勇士无畏。从影响格局的政策制定者,到奋勇开拓产业市场的企业家,他们都曾在广东发展的每个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49年,林希之在汕头市德兴路86号因陋就简地办起“公元实验室”。中国第一张原始性氯素相纸在这个实验室研制成功,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光影记忆从此开始。他是新中国自主创业最早的人士之一。

1953年4月,中国第一家感光企业——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建立。最初,这个厂只有15人。后来,他们将汕头市永安街一段路的53间民房全部买下来,在里面曲曲弯弯地安装了60米长的挂杆式干燥道,又安装了钡地纸涂布机、超级压光机、压花机等设备,开始批量生产黑白照相纸,填补了中国在相纸生产领域的一项空白。

1957年,国家外贸部、广东省开始举办广交会。广交会是新中国与西方经济体进行经贸往来的第一条直接通道,也是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在很长时间内开展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鼓励广东“先行一步”,一批批创业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从雅马哈鱼档的小老板到开展“三来一补”的港澳大亨,从忙碌的打工者到商界精英,从房地产企业的老总到动漫产业年轻的新兵,他们像一波高过一波的南海潮,闪耀着人生的光彩。

广东,是一片创业的热土,也是创业者的乐园。

南海之滨,一次次唱口向“春天的故事”——从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2003年春天,在发展转型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南粤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三次影响全国大局和历史进程的理论创新,都发端于广东。这是祖国巨大的信任和鞭策,更是创业者奋进的号角和东风。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面对发展瓶颈,广东创新性地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双转移”战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始终扭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这个核心,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广东新一轮大发展。一批批企业家、创业者化危为机、逆势上扬、勇往直前。

从“让世界进入广东”到“让广东走向世界”、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广东在持续领跑,创造了“世界走一步、广东跨四步”的经典传奇。这传奇,是广东每一个创业者、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写就。在巨大的“试验场”里,他们或许只是技术员、清洁工、不被记住名字的打工者,然而,他们温暖广东,创业广东,建设广东,呵护南粤的一草一木。

为了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激励全省人民艰苦创业,不断提高抵御金融风险、自主创业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创业兴粤的热潮,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爱国奉献、创业广东”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由群众评选产生了20名“广东创业之星”和10名提名奖。他们是广东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是各行各业自主创业的杰出代表,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感人事迹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解放思想、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我们组织作家、记者对入选的30名获奖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编辑出版《创业广东》一书。本书分“理想在燃烧”、“自我大挑战”、“永远不放弃”、“创新向未来”、“爱心大奉献”五个篇章,全面反映了这30个典型人物的创业历程、创业故事、创业事迹,耐人寻味、催人奋进,是广大创业和准备创业人员学习的一本生动教材。

本书与《经典广东》一起,构成我省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丛书。我们热切期盼,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艰苦创业故事,增强全民创业意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

2009年12月8日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业广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78555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76.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0
18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