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晋州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活像一条河,永远在奔流,前面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对于未来只有奋斗,未来会告诉我们今天的一切。作者刘晋州创作《晋州随笔》十几年,几易其稿,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二十八篇散文十几万字,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记录了作者生命的轨迹,实属不易,默默地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内容推荐

《晋州随笔》收录了作者刘晋州多年来创作的28篇散文,内容丰富庞杂,有读书心得体会,如《读书偶记》《重读鲁迅》等;有即景抒怀之作,如《兰州黄河岸边》《西安印象》等;还有文化随笔,如《雪月空明》《楹联漫话》等。作为一个史志工作者,作者将散文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表现出了对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

目录

世纪钟声

雪月空明

读书偶记

重读鲁迅

楹联漫话

笔墨缘

兰州黄河岸边

音乐之声

西安印象

九寨黄龙行

访延安

游黄山日记

石头城情思

太白山秋色

宁夏之旅

长城雄关

天路

凝视黄土地

崆峒烟雨

古都春晓

天涯海角

华夏历史四字歌

电影流金岁月

漫游青岛

敦煌行

风雨“三八”线

故乡山西

后记

试读章节

宇宙无垠,天地广阔。时有风雨袭来,烈日炎炎,冰天雪地、烈日暴晒。故不得不寻求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盖顶,日出游乎其外,日落避于其中,这就是家——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事业的后方,风平浪静的港湾,幸福快乐的天堂……家可以使你解除疲劳,容纳你的身躯,放纵你的心情,消除你的郁闷,也可以收容你的快乐和痛苦,享受心情和智慧,使你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伴你度过人生喜福欢乐的时光。

人人都追求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巴金笔下的《家》,老舍笔下《四世同堂》的家。家有家的语言,家有家的风格,家有家的习俗,家有家的规矩,家有家的传统。

一件件很不起眼的东西,哪怕就是一根针线,坐的小板凳,爷爷使用过的烟斗,四世同堂的全家福,默默地讲述着家族的变迁史。风格各异,形色不一的老家具,已经淘汰的旧衣物,发黄的老照片……触景生情,让我不禁回忆起那历历在目的云烟往事。

在我的记忆里,从部队大院小平房搬了好几次家,一间搬到一间半,一间半搬到两间半,长大后从平房两间半搬到楼房两室一厨,两室一厨搬到两室一厅。由于种种原因,成家后始终与母亲合住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居家过日子,日复一日,久而久之,东西多的几乎全都摞起来,憋得几乎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想起来电视剧里北京的四合院里的居民将自行车挂在墙上,大龄青年为了少回简陋拥挤的家而看周末通宵电影的情景。脾气越来越坏,时常向妻子发泄,妻子在忍受,母亲总是唉声叹气,埋怨老天无眼,重复那句老生常谈: “一片叶子一滴露珠”,我怎么运气这样糟?世道不平,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唯立锥之地都没有。住房拥挤就成了困扰我们全家的心病,后来干脆不想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想也没用,只能给自己增加烦恼,朋友这样劝我,命该如此。

那年腊月二十八,使我意想不到梦寐以求的事情突然从天而降,弄得我喜出望外、不知所措。亲戚家拆迁还建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让我先住,我兴奋不已,得意忘形,如同“久旱遇甘露”。尽管房产权不属于我,但着实叫我高兴得睡不着觉。拿到钥匙,打开房门,哇!漂亮极了,人生大喜莫过于“洞房花烛,金榜题名”。我却金屋到手,甭提多高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从拿到钥匙那天起,我开始自由畅想,晚上躺在床上,做着新家的“五年规划”。随着搬家的日子临近,选购一张大写字台和两组书柜,然后将心爱的藏书,文房四宝,小心翼翼地一提包、一提包搬到七层楼的新家,摆放整齐。坐在新家里拉着心爱的手风琴,环视崭新的新家,兴奋之余,想着以后的生活能否一帆风顺?搬家的那天,清晨起床,忙着收拾东西,母亲总念叨那几句“将来日子能过好吗?能吃好吗?”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母亲也就不言语了,显露出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与妻子只顾忙活,似乎忘了一切,盼着搬家公司的车,离开家的时候,我不时回头留恋地张望,新生活将即开始,我如同出笼的小鸟,自由的飞翔。

新居的感觉,非同一般,终于有一处安魂入梦的地方。家其实不限空间,像是一种美妙的时光,一种油然而生的情绪。此时此地此景,让我想入非非、随心所欲,独享自由的心情;让我打开灯,铺开宣纸,挥毫泼墨,陶冶情操;让我静静的品书创作。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油、盐、柴、米、酱、醋、茶,衣食住行,都由母亲为我们操劳,为我有个家他老人家经常彻夜难眠。而今我终于有自己的家,心里充满矛盾,想起白发苍苍的亲娘,独自居住,心里酸楚,与母亲生活了四十年,分家另过,我非常不情愿,迫于无奈,房子塞得满满的,甚至鱼缸里的鱼都挤的往外蹦,仿佛空气都要窒息。尤其三伏天,两台电风扇整夜吹,睡在地板上,热的透不过气来。尽管难以割舍母亲,不得已分家另过,总是觉得像丢了什么,失掉了什么,不是滋味。得失随缘,总得想通。

这几年取得的一些进步,都是母亲用辛勤汗水浇灌培养得来的。无论今后怎样艰难,我将坚定信念,研习书法,实现举办书法展的梦想,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母亲的期望。立志以新居为生活的新起点,勤勉励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童年趣事

每每听到呜呜的鸽哨声,碧蓝的天空,成群的鸽子在飞,便引起我童年生活的回忆。

并不是那清脆的声音在诱发我的几分怅惘,不是呢,像我这样的年龄,所谓怅惘的情绪,是轻易不会兜上心头的。

也不是那清脆的声音近乎悠扬的颤音,使我联想到烟云似的过去。过去留下的深深一道痕,早已被严肃现实和闪光未来所掩煞所毁灭。

所以我这怅惘是难言的,然而每次听到这呜呜的声音,我总抑不住胸间回荡起伏的怅惘的滋味。

这几天窗外气温骤降,白雪皑皑,我同样感到酸楚的滋味!照理说鸽哨声对我来说,是一种怀旧异样的感受,童年的生活像梦一样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然而,我总感到说不出怅惘的心情。看见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雪地里尽情玩耍,幸福的童年已离我太遥远。心中的惆怅无法哀诉,我仿佛看见天空凝聚着一片灰色的云。

可是呜呜的鸽哨声,没有闷在我心里,像是生活、像正透过乌云而冲破牢笼来自天籁的声音。

……  P25-27

序言

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地质勘探队员,到祖国的锦绣河山、万里海疆探寻丰富的宝藏。那时的理想是美好憧憬与向往。

事实上,生活道路并非如此。“生活本身是一部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从呱呱坠地直至走向坟墓。

然而生活是不懈的奋斗,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活着?为的是希望,为的是追求,我以为是这样。

自人有了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上我经历了五十余载,这些时光,流失的岁月,不是白白度过的,这期间我经历了不少东西,知道了不少事情,从当兵、进工厂,到城建监察,再到研究党史、地方志,在不断地回味过去,探索未来。我的生活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布满荆棘、激流、险滩;但无论怎样,希望总是在奔流,在不断地创造自己的生活。

这个希望永远在奔流,并不曾有一刻停止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而且它永远不会停止,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它曾放射着光芒。这里有爱、有恨、有欢乐,更有痛苦,这一切汇成了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大海奔流。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能流到海里?这还是一串问号……

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跟所有的人一样,唯一为的是活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刻也没有停止。生活像一条河,永远在奔流,前面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对于未来只有奋斗,未来会告诉我们今天的一切。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列宁)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的乃是自己过去几十年生活的一幅画卷,自然这只有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但已经从中可以看出生命的印迹、生活的朵朵浪花,是我希望和追求的本身。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就像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是非自有判断,我的希望追求就是地上的路,我总希望未来的生活给予我更多美好的东西。生活的希望不会停止,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2013年4月24日

后记

《晋州随笔》这部散文集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创作即将出版问世。心情着实地忐忑不安,这毕竟是自己的随笔处女作发表。为什么呢?难道这就是现实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诚惶诚恐。

现代生活节奏快之又快,很久没有光顾新华书店,久违了的西北书城依然是那样的熟悉亲切,然而却让我感到陌生,琳琅满目各类书籍装满了几层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以至于看书买书的读者寥寥无几。现代出版的书籍越多,读书的人就越少,形成的强烈反差,令人费解和疑惑。难怪作家莫言、王安忆早在几年前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抗愤,无可奈何!当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读书人才恍然大悟,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寻找莫言的作品。

那天去书城看书,在门口等了20分钟才进去,不禁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往事如烟,仿佛历历在目。那年刚刚恢复全国高考,星期天早晨新华书店还没有开门,看书买书的人就排起长队,等开门后就往楼里冲,把二楼文学专柜围得水泄不通,买书的人络绎不绝,随着人群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抢购两本名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高利贷者》、清代刘熙载著的《艺概》。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懵懵懂懂地闯进了这高深莫测的文学世界,这么多年过去,买书、读书、藏书、创作,已成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揣着沉甸甸的书稿走进出版社编辑部,车总编亲切的教诲,心情万分激动,受益匪浅。创作《晋州随笔》十几年,几易其稿,凝聚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二十八篇散文十几万字,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记录了我生命的轨迹,实属不易,默默地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毕竟向着文学艺术殿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值得欣慰与自豪。  《晋州随笔》出版之际得到广州外国语大学吴建雄教授的教诲、点评,同时也得到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张兴国老师的点评,不胜感谢。

我这个文学爱好者的零篇碎文能够出版问世,与其说幸运,不如说侥幸,假如读者朋友一不留神碰到了它,那么就随便翻翻。

2014年6月8日上午于云飞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晋州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晋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007547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423331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