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者<乡土人文版>精选集(6)
内容
编辑推荐

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部编著的《读者<乡土人文版>精选集(6)》讲述乡土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记忆,是一脉温情,是心灵的归宿和依托,更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土地:造物神奇,民俗灿烂,种植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生长着每一个凡人不同的梦想和各自的生活。乡土其实没有分明的疆界,它踏在每个人脚下,也缠绕在每个人心理:乡土没有时间节点,它埋藏在深远的过去,呼吸在纷繁的当下,也存在于绵长的未来——我们因此而凝结为一个民族,根植大地生出力量;生命因此得以丰盈厚重,根系深远而有迹可循。

内容推荐

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部编著的《读者<乡土人文版>精选集(6)》是一本综合性文摘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读者》旗下的第一份系列刊。刊物力求从不同侧面和多个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自然细腻的笔触,描绘游子刻骨铭心的故园之思,抒写国人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刻画华夏大地神奇瑰丽的民俗与造物之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温厚、庄重的内涵,融乡情、亲情、感悟、旅食、民居、地理、地方人文及文化遗产于一体,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美丽、传奇、质朴的家园。本书荟萃《读者·乡土人文版》近年选编文章之精华,集结成册,以飨读者。

目录

百味人生

 那些温暖的碎片/代连华

 车上的眼泪/好像很傻

 时光是荷底的风声/李丹崖

 最好的收藏是欣赏/崔修建

 醉透苦难/乔叶

 包裹/简白

 小城与大城/许锋

 租来的人生/吴淡如

 旧的/雪泥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梁晓声

 最后一碗饺子/李建

 冯家人的黏玉米/星竹

 不认真的世界/庄雅婷

 底线是最重要的/易中天

 大城市姑娘,小城市姑娘,谁活得更好/文明雅

 敢于说爱/洪烛

 那些优雅的菜/萧笛

 捡拾一地暖/包利民

 慢美食/王太生

 不让你看见/包利民

 一只鹰落在屋顶上了/王族

百姓生活

 阿娜姑娘/越女修修

 菜贩大罗的幸福生活/刘卫

 爱着/姜仲华

 共剪一朵并蒂莲/丁立梅

 放羊的孩子/行吟水手

 被掰碎的土地/蒋建伟

 请到我眼睛里放牧你的羊只/连谏

 稻草与瓷器的爱情/李继勇

 刮树皮的宋老爹/许松华

 一折青山一扇屏/丁立梅

 饥饿的少年/黄可

 鞋匠王老/黄樱

 田野的味道/刘江

 乡下媳妇和城里婆婆/萨苏

 儿女债/吴家骏

 黑色的眼泪/张鸣跃

 梆子爷/胡俊芳

 笑容/吴念真

 倾听一棵树/照日格图

 老头和老太/王东峰

 穷亲戚/李修文

 我和一头猪的往事/卢海娟

 母亲的盛事/宋利萍

 小玉的故事/郑小琼

 野猪皮/安石榴

旅食天下

 声色犬马蛋炒饭/伍后正

 猪事吉祥/殳俏

 新麦上碾伏面香/钱国宏

 豌豆黄与橘红糕/车前子

 无鸡不欢的时代:白斩鸡/指间沙

 镇江肴肉/郑培凯

人与自然

 梅里山鹰/沈石溪

 千里狼行/李浅予

 一个人和他的羊/王族

 狼变/亦农

 动物世界,人不知/权蓉

 植物为何千姿百态/欧阳军

 他们仨/于志学

心灵家园

 散漫乡村/静子

 站在乡土里的篱笆/钱国宏

 一片叶子下生活/刘亮程

 母亲的茼蒿/周爱华

 炕是诱人老死的饵/葛水平

 长河/韩松落

 向泥土敬礼/耿立

 燃烧的月亮/迟子建

 阡陌:蜿蜒的众生之路/宋长征

 方言/彭家河

 乡村的神/李诗德

 拉萨的云/周吉灵

 庄稼的味道/李广智

 烟火梧桐/刘文波

 煮春风/烬色

 那些旧物件里的念想/丁立梅

 故乡与远方/枫雪谷

 蛙声入梦/包利民

 驴脑子里的事情/刘亮程

 黄泥房/谢宝光

 乡村哲学/马德

 村野蝉声响/星袁蒙沂

 小雪与大雪/朱宏慧

 乡下的猫/流放者归来

 与一块土地的对视/陈丹玲

行走乡土

 窑洞:黄土高原上的符号/孟艳霞

 徽州寻梦/葛子渊

 沙之聚/张抗抗

 色达,“金马”秘境/酒中

 帕米尔高原的石城、石缘、石语/韩连赟

 肇兴,真正的宁静/走了

 边村白哈巴/周君

 在阿拉善的屋檐下/汪泉

 神垕:“活着的”钧瓷发祥地/冯立泉周首义黄守部

亲情驿站

 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李娟

 家里的乡下男人/葛水平

 你留人间,我入地狱/刘清山

 一只耳朵的故事/贾永

 原来父亲真的会变老/苏西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安宁

 后爹/徐志义

 66瓶灯油/梅寒

 载不动父爱如山/宇原

 总让你赢的那个人/一路开花

 原来你离我那么近/安宁

 细节/余显斌

 奶奶的豆/安庆

 天底下最难堪的母亲/雪小禅

 好好活着,就是孝敬/李晓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安宁

 羊儿的乳名/余显斌

 一棵名叫“奶奶”的树/兰陵飞燕

 母亲住在一朵云里/石兵

一方水土

 西安人:慢节奏和一根筋/秦巴子

 哈密·哈密瓜·哈密人/丁燕

 合肥之痒/王贤友

 昆明人的“杂种”气质/杨镇瑜

试读章节

那些温暖的碎片

代连华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我寻找自己要去的那个地方,左拐右拐却迷失了方向。于是,我小心谨慎地向一位路人打探路线。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右手拄着拐杖,看样子腿脚有些不便。老人很热情地给我指路,而我则望着迷宫似的胡同有点蒙。老人说:“我把你送过去吧。”我心里一惊,马上谢绝了,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好,宁肯多走一些冤枉路,也不要惹上麻烦。老人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我回家正好路过那里,陪你走一段路也不碍事。”我跟在老人身后,在迷宫似的小巷里转来转去,终于到达目的地。而老人拄着拐杖,顺着原路返回。

为了陪读,女友从乡下来到城里,在筒子楼里租了一个小间。厨房就在走廊里,楼房显得杂乱无章。我去看她时,她正在收拾房间。房间窄小的窗台上摆放着几盆花,有的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灰暗的墙壁经过粉刷显得纤尘不染,洗得发白的旧床单铺在床上散发着清爽的味道。她正在修理地板,把已经踩折的地板拿出,再换上新买来的地板。我不解地问她:“租来的房子,对付着住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认真地维修呢,房租也不比别人的少。”“租来的房子也是家,是家就得有个家的样子。”她停下手里的活儿,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住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家。有家就好,家是温暖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妹妹是在她最美的年华里离世的。每次去她的墓地,我心情都沉重如山。一排排公墓冰冷地立在那里,纵然春暖花开,我也感受不到半点儿暖意,心依然是冷的。那天去墓地,我在墓碑前摆放的花瓶里重新换了一束鲜花。转过身来,我看见旁边又新竖起一块墓碑,漆黑的大理石冷冰冰的,上面镶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年轻而美丽的女子,目光柔和地望着这冷清的墓地。女子的墓碑上面垂挂着一串不锈钢的风铃,细细的钢管长短不一,风轻轻吹过,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似在低吟,又似在回忆过往。我痴痴地望着那串风铃,心里揣测着,是那女子的父母怕女儿寂寞,还是那女子的恋人依然延续着曾经的爱……风儿轻轻,风铃声声,心在瞬间柔软如初。望一眼妹妹的墓碑,两个本不相识的女子却在另一个世界里彼此相伴,纵然没有了生命,却依然拥有温暖的怀念。

那日在医院门口等一位朋友。时值隆冬,天上飘着雪。陆续有车开进来,下来的患者艰难地前行,而医院的大门上挂着厚厚的深绿色的门帘,出入时要费力地掀起。大门旁边有位卖烤地瓜的老年妇女,每次总是快步地走向前去,帮着掀起门帘。如此动作竟然重复了多次。为了帮助别人,老年妇女乐此不疲地跑前跑后,有人说“谢谢”,有人一言不发,但她全然不在意。就像她的烤地瓜,你买或者不买,都挡不住香味在空气中甜甜地弥漫。

车上的眼泪

好像很傻

在从武汉天河机场去市区的大巴车上,我身旁坐着一个面容有些苍老的年轻人。他看上去最多有30岁,面色黝黑,我猜他应该是一个从小就出门打工的人。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坐在他身边。我不是恐惧他的面貌,而是恐惧他打电话时的表情和声音。

“我们总要见上一面。”他反复地说。我担心他情绪激动,无法控制自己。但好奇心还是战胜了恐惧,我坐在了他的身边。“我们总要见上一面,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反复地说,“你不能不见我,你要告诉我你在哪里?”电话那头显然有随时挂掉的可能,但他克制着自己,用哀伤的、哀求的、绝望的然而又不放弃的声音,一遍遍地说:“你不能不见我,我们总要想个办法,我们再商量商量,总会想出个办法,你不能不见我,你不能……”他没有说“求求你了”,他的绝望中自始至终保持着尊严。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有所松动。他们开始谈论地点。“我不想让你们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说,“要么在武汉,要么在红安,我到了,我给你打电话。我们总要见个面,总要想个办法。”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是比很多学过普通话的人说得都要让人更容易懂。

他似乎获得了某种保证,电话挂了。他似乎就要停在武汉,或者去红安了。他靠在了椅背上。但是,这种沉默没有超过两分钟,他突然又拨电话,电话没有接通。刚刚看到希望的男人忽然又陷入绝望之中。他靠在椅背上,不再说话,麻木地不看手机地拨着电话。

我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他多次。我看到,他眼睛里噙着泪水,但是,他没有抽泣。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正在流泪。

我下车的时候,听到他焦急地问司机:“从这里下车能不能找到去红安的车?”

从少年时代远离家乡之后,我就经常在各种火车上。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少年,到一个懒洋洋的中年人。我在火车上、汽车上、车站和公路边上,看到过很多眼泪。车站仿佛是储存眼泪的地方。这些眼泪不会惊天动地,不会让人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甚至不会留下清晰的记忆。就在去年7月,同样在大巴车上,我的儿子在和我说话,竟然引起了一个女孩的眼泪。它那么突然,让我不知所措,而我的儿子浑然不觉。

这些流泪的人对我们不过是过客——甚至谈不上是过客——那些永远的陌生人的眼泪,和我们无关。但是,那些平凡的眼泪、卑微的眼泪、挣扎的眼泪、绝望的眼泪,是那些陌生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或者在成长的道路中最终也把它们忘记,或者,那些眼泪像梦魇一样陪伴他们终生。而这些,我们永不知晓、永不在乎。

6天后,我坐火车回武汉,生平第一次途经红安。以前,在我模糊的认知中,那是个将军县。但从此以后,在我的记忆里,它将永远是一个承载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底层年轻人绝望和最后希望的地方。P3-6

书评(媒体评论)

乡土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记忆,是一脉温情,是心灵的归宿和依托,更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土地:造物神奇,民俗绚烂,种植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生长着每一个凡人不同的梦想和各自的生活。

乡土其实没有分明的疆界,它踏在每个人脚下,也缠绕在每个人心里;乡土没有时间节点,它埋藏在深远的过去,呼吸在纷繁的当下,也存在于绵长的未来——我们因此而凝结为一个民族,根植大地生出力量:生命因此得以丰盈厚重,根系深远而有迹可循。乡土中国赋予我们共同的命运,这使我们的态度必须庄重、平等并真诚,这一理解是《读者·乡土人文版》作为一本刊物的精神与灵魂。——《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者<乡土人文版>精选集(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者乡土人文版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7263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7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4141199
中图分类号 Z8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