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华传统与新潮小吃丛书中的一册,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四川小吃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并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蒸、煮、烤、炸等传统及新潮小吃的制作技巧。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通俗易懂,制作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性,本书不仅可供广大饮食行业以及家庭参考,同时亦可作为教材供烹饪专业学校使用。
图书 | 四川小吃/中华传统与新潮小吃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华传统与新潮小吃丛书中的一册,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四川小吃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并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各类蒸、煮、烤、炸等传统及新潮小吃的制作技巧。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通俗易懂,制作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性,本书不仅可供广大饮食行业以及家庭参考,同时亦可作为教材供烹饪专业学校使用。 目录 一 四川名小吃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二 四川传统与新潮小吃 (一)煮制品 1.赖汤圆 2.郭汤圆 …… (二)蒸制品 42.玻璃烧麦 43.三鲜烧麦 …… (三)油炸制品 88.油条 89.糖油果子 …… (四)烤烙制品 115.蛋烘糕(甜) 116.埋沙酥饼 …… (五)其他制品 121.麻婆豆腐 122.夫妻肺片 ……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成都,靠经营汤圆出名的除了赖汤圆之外,还有郭汤圆。其店主郭永发在20世纪50年代在成都北门一带叫卖汤圆,所制汤圆色洁白、皮绵软、酥香爽口,为顾客所喜爱,人称郭汤圆。以成都市北大街“郭汤圆店”最为有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川小吃/中华传统与新潮小吃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晓远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331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6 |
出版时间 | 2001-08-01 |
首版时间 | 2001-08-01 |
印刷时间 | 200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2 |
丛书名 | |
印张 | 4.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