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描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传记的文学作品。作者以全新的角度、独特的视野、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袁隆平四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人类的反饥饿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世界粮食安全与人类的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使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每年多养活3200万人口;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使越来越多饥饿国家的人们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他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和推崇。
书中故事真实感人,情节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是全面描写和平使者袁隆平人生曲折经历的一部力作。
这是一部描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传记的文学作品。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人类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饥饿原本是人的自然状态,人类发展的进程尽管正在逐步远离这种自然状态,但在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饥饿和贫穷这对先天不足的孪生兄弟却如影相随,导致冲突、战乱、疾病,并成为威胁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头号杀手。因此,从人类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断地与饥饿进行着顽强的抗争。
作者以全新的角度、独特的视野、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袁隆平四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人类的反饥饿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世界粮食安全与人类的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使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每年多养活3200万人口;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使越来越多饥饿国家的人们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因为袁隆平的研究,他得到了世界的尊重和推崇。
书中故事真实感人,情节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是全面描写和平使者袁隆平人生曲折经历的一部力作。
重庆自古幅员辽阔,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这里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面是大娄山。特别是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境内,使水文化在这儿发挥到了极致。重庆的繁荣自然与这些江河密不可分,因为水的流通引来了舟楫,发展了水运,增强了与各地的交流和往来。
光阴如梭,袁隆平一家在这座城市一晃便生活了八年时间,父亲袁兴烈博学多才,积极抗日,颇得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的赏识,不久被委任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驻渝办事处上校秘书。随着父亲的升迁,他们的家境日渐好转,全家住到了嘉陵江南岸的周家湾狮子口龙门浩27号。
母亲因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艺术熏陶,非常酷爱花卉,很懂得插花艺术。她常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母亲经常会从临水码头买一些鲜艳的花束回来,自己再亲手插成很美的形状,使屋内始终充满着生机。隔不了几日,母亲看到花儿凋谢了,就会另外换一束,而且她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换不同的花卉。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丁香花、紫色的蔷薇、红色的玫瑰、金色的菊花、翠绿的松柏……母亲是用心良苦的,她不仅仅希望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更希望孩子们从小培养高尚的情操,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袁隆平似乎一生都与水有缘!除了他研究的“杂交水稻”之外,他们家多次搬迁,几乎都是从一个有水的地方搬到另一个有水的地方。因此,这就决定了袁隆平从小喜欢游泳和体育运动,这一爱好一直伴随他一生。
炎热的盛夏,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天像热得发了狂,静寂的热气在大地上蒸腾,使人喘不过气来,就连小狗也总是趴在地上热得伸出长长的舌头,空气像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
每当放学后,二毛将书包一丢,就跑到龙门浩去戏水。开始,二毛水性不太好,便跟着别的孩子学简单的狗扒式游泳,主要是熟悉水性,掌握一点游泳的基本方法,有时稍不留神就会被水呛着,他学游泳时到底被呛得喝了多少口水,只有他自己知道。尽管如此,可他从没打过退堂鼓。他知道,学习任何一样东西,并不是从娘肚子里带来天生就会的,而要靠后天的努力拼搏才行。他那不畏艰辛,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在他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毛从小骨子里就有着一种倔强的性格,他用不长的时间便学会了游泳,可他总感到自己的泳技与老船工相比还相差甚远,总嫌自己游的速度还不够快,万一今后自己也遇到落水者,仅凭现在的能力怎么能去救人呢?于是,二毛又开始学习自由泳,向着新的高度攀登。
在体育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二毛对照游泳基本动作图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分解练习,先是站立做双臂交叉的划水动作,然后到水中练双脚上下打水动作,一次、两次、三次、……五十次……一百次……两百次……练累了,歇口气休息一下继续练。回到家,二毛有时躺在床上练,或者趴在板凳上练双手划水和脚部摆动。待掌握一定的基本要领后,再到水中进行综合练习,划水、摆臂、打水、呼吸、转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暑假的辛勤与汗水,让二毛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果实。他在水中像鱼儿一样轻盈舒展,全身肌肉放松,整个头部埋在水中,两腿垂直上下打水,双臂轮流划水,前进速度比过去快了许多。与此同时,他还学会了蛙泳、仰泳、侧泳等几种泳姿,成了水中的“浪里白条”。
一天下午,父亲袁兴烈拿着望远镜在观察日军飞机空袭过后的江面情况,突然,他发现龙门浩江边有两个黑点在游动,再仔细一看,万万没想到竟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江中游泳。于是,他连忙跑到江边,大声呼喊,将隆平、隆德叫上岸来。 父亲非常生气,责怪地问:“二毛,你怎么不好好地念书,还带四毛到这里来游泳?”
“现在飞机经常空袭,学校又无法正常上课,还不如来这儿游游泳,锻炼锻炼身体。”
“你不知道在这儿游泳有多危险吗?”
“日军侵略,全国哪儿不危险哩?”二毛反问道。
父亲有些火了,说:“你明知四毛水性不好,为什么还要带他来游?”
“他水性差,不是更需要学习吗?”二毛看到父亲表情严肃,连忙低下了头,说:“两个人一起游胆子要大一些,两人可以相互照应。”
“你还不认错。”父亲心头的火气不打一处来。他同天底下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孩子们从小能够好好地读书,将来能考取高等学府,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眼下发生了这种事,父亲便以“逃学”和“空袭危险”为由,按照家规痛打了二毛一顿,还罚他下跪,罚背书写字,然后才允许吃晚饭。
母亲是一个菩萨心肠的人,平时,她遇到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来为孩子们说话,护着孩子们。可这一次,她见丈夫真的动了肝火,也只好坐在一边不敢吭声。
稍后,父亲因有急事出去了。母亲忙到厨房给二毛煎了两个荷包蛋,喃喃地说:“二毛,你爸今天发这么大的火,都是为了你好。他是爱你,怕你出事哩!你要好好地读书,长大了才会有出息。”
二毛听到这话,慢慢地将荷包蛋咽了下去,然后抹了一把眼泪,默默地点了点头……
袁隆平钟情于水,钟情于江河湖海,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小小年纪就有了极好的水性,有一次,他竟然斗胆去横渡长江,令许多老师和同学们赞不绝口。因为袁隆平知道,只有经历过江河湖海、大风大浪的锻炼,海燕才能在大海上展翅飞翔!P17-19
当袁隆平的名字与“杂交水稻之父”连在一起的时候,在中国,他很快便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乃至全世界,他也是一名顶尖级的著名农业科学家。去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怀着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了袁隆平。
水稻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奇植物,粮食是人类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在中国历史上,饥饿和贫穷如影相随,历朝历代因为饥荒而发生农民起义,各种冲突、战乱、疾病使旧中国满目疮痍;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粮食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政府,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走出饥饿,摆脱贫穷,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国人的期盼。亚洲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在为粮食问题苦苦思索,希望为本国人民找到一条摆脱贫穷与饥饿的捷径。
在非洲,贫穷与饥饿更是触目惊心,恶劣的生态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堪重负,贫民捉襟见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是啊,二十一世纪科技文明发展的今天,人类颇有一番“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当一些人尽情地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仍然痛苦地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幸运的。这是因为,中国出了个袁隆平,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他少年时掉进长江险些被淹死,“文革”中也差点进了“牛棚”,他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险些毁于一旦,还有传统遗传理论的禁区,反对者的冷嘲热讽……但他四十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坚持“杂交水稻”的研究,与他的助手们一道无怨无悔,默默耕耘,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百折不挠地攀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采访过程中,袁隆平先生勇于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袁隆平人格之可贵,在于他是以他的创造勇气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又以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荣誉。他那超乎寻常的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的情操,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给人以极大的启迪。他为人忠厚老实,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对家庭、爱情的执着,同他对科学的执着是一样的。因此,他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在交谈中我们还发现,虽说袁隆平先生已年逾古稀,但他仍然能保持一颗童心,谈话风趣幽默,待人亲切随和,脸上总是堆满了笑,让我们一下子没有了距离感。他给人一种善良、慈祥的感觉。
能够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写传记,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因为袁隆平的人生经历,见证了杂交水稻的历史。通过这本《袁隆平传奇》,能将袁隆平先生的感人事迹奉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我们的生命也将会变得更有意义。在写作过程中,难免要涉及到一些杂交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我们都是一些门外汉,加之几次采访的时间仓促,这无疑给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幸好目前写袁隆平先生的著述已有多个版本,特别是网络媒体十分快捷,这也就给写作提供了不少方便。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袁隆平先生及其家人的全力支持。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同志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王精敏同志、李承夏同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照片,对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寄予厚望。袁隆平先生的助手和秘书们鼎力相助,他们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热情地安排我们的采访和调研,并同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座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对此书非常重视,并进行了认真审稿。李情、杨善、刘燕林对此书进行了认真的打印和校对,谨此一并致谢!
“而今迈步从头越”。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的探索精神也是永无止境的。袁隆平先生从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可说是接踵相随,一曲未终,新曲又起,一曲比一曲更激扬精彩。如今,他又大胆地提出了“人造食物”的构想,在科学的征途上,袁隆平先生永远是一位无畏的探索者。此书由隋国庆总策划,贾建湘执笔撰写,刘铭提供资料素材,由于篇幅有限,要想在字里行间将袁隆平先生的伟业和人生轨迹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是不可能的。加之无暇细琢,一定误漏不少,还请袁隆平先生以及各位热心的读者谅解并批评指正。现借本书出版之际,
愿杂交水稻造福人类!
祝袁隆平先生健康长寿!
是为记。
作者
2009年5月28日于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