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许倬云谈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许倬云是一个台湾学者,高度残疾,但是在美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由于他身体高度残疾,恐怕他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于读书、做学问,这个谈话录是自传性质,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内容推荐

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目录

上篇 谈话录

 第一章 抗战岁月

我的父亲/孪生兄弟/旁观者/救亡与启蒙/惨烈的胜利/最苦是百姓

 第二章 辅仁中学

无锡社会网络/东林遗风/杂读群书/人心思变

 第三章 台湾大学

从外文系到历史系/名师云集/傅斯年/终生受用

 第四章 芝加哥大学

顾立雅/民权运动/家书抵万金/韦伯理论/门外的世界

 第五章 思言时代

小萝卜头/《思与言》/蒋经国/殷海光/曼丽是我的救星

 第六章 匹兹堡大学

如切如磋/杨庆堃/王小波/研究中学习

 第七章 台湾起飞

开放党禁/开放报禁/台湾的本土化/经济互动

 第八章 大陆改革

泪下如雨/改革开放/文化危机

 第九章 学术活动

“中央研究院”/蒋经国基金会/高等研究院

 第十章 历史漫步

中国转舵文艺复兴/价值重建/梦里社会/生物科技/《万古江河》

下篇 江上闲思(李怀宇撰写)

 小引

一 变是不变的常态

二 风声雨声读书声

三 春色如许

四 世间何物似情浓

五 一时多少豪杰

六 百花错拳

七 诗与真

八 纸上风云

九 历史是长新闻

十 中年砥砺

十一 日暮乡关

十二 教徒当如王小波

十三 刺猬与狐狸

十四 敬畏和悲悯

十五 江河入海

附录

许倬云先生事略

许倬云先生著述简目

谈话录人物小引

上篇

许伯翔 / 许翼云 / 张爱玲 / 钱基成 / 鹿 桥

钱 穆 / 方东美 / 英千里 / 台静农 / 李济之

叶嘉莹 / 沈刚伯 / 董作宾 / 李宗侗 / 劳 干

刘崇鋐 / 凌纯声 / 芮逸夫 / 傅斯年 / 顾立雅

钱存训 / 王世杰 / 李 敖 / 宋时选 / 蒋经国

雷 震 / 殷海光 / 张 灏 / 林毓生 / 陈鼓应

南怀瑾 / 杨庆堃 / 王小波 / 陈 诚 / 余纪忠

李登辉 / 张忠培 / 邓小平 / 蔡元培 / 李 焕

史景迁 / 白先勇 / 陈寅恪

下篇

钱锺书 / 逯耀东 / 梁启超 / 萧 乾 / 张恨水

胡 适 / 鲁 迅 / 金 庸 / 古 龙 / 二月河

余光中 / 痖 弦 / 高信疆 / 高希均 / 黄仁宇

何炳棣 / 顾 准 / 余英时 / 张光直 / 李亦园

沈君山 / 杨国枢 / 王云五 / 王泛森

试读章节

我们许家是士大夫世家,在乾隆年间从福建搬到无锡,一代代都有读书人。太平天国之时,许氏大宅被太平军据为王府,家境一落千丈。我祖父艰难困苦地挣扎,出去做“幕”,就是师爷,维持生活。

我父亲伯翔公(讳凤藻,189l-1953)出生时,家庭贫穷,十四岁时考上南洋海军学堂,这是曾国藩在南京按英国制度办的学校。我父亲读书时,每次暑假就把用剩的蜡烛头带回家里用,每个月的膏火资,都省下来贴补家用。

我父亲受到英式的海军教育,十八岁一毕业就做炮艇副长。船在武昌城下时,辛亥革命爆发。他们几个年轻的军官,对清朝政府不满,武昌枪声一响,就归属革命了。那时海军奉清政府之命,萨镇冰带船往长江上开,准备到武昌去镇压。武昌附近的江防舰队通知萨镇冰: “我们都是你们的学生,你们的部下,我们在上游,你们在下游,如果放鱼雷顺流而下的话,情况不妙,请你们不要上来。”萨镇冰就不上来了。

我父亲二十岁时就在民国的海军工作,一直工作到1928年左右。我父亲一生有两桩很得意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他带一条小军舰,缴了德国人在青岛的两条军舰。因为德国人回不了家,再这么耗着也没辙,他就缴获德国军舰,不让海盗抢走。另外,一条海参崴俄国军舰带了若干财富逃亡,他在海上拦截住了。所以,他用一条小船替中华民国海军挣了三条船,这算有胆有识了。

我父亲虽做武官,却有文人修养。一方面受到家里的传统教育,一方面受到英国绅士风度的熏陶,所以他的人文学术素养很高,历史、地理、文学功底都不错。

孙中山先生将总统位子让给袁世凯了,他说要巡视江防,就是坐我父亲的大船。船名为“联圻”,我父亲是副长,因为舰长请假,所以我父亲陪着孙中山先生,上游到宜昌,下游到浙江海面,东边到连云港,陪他看江山的形势,指点江山!我父亲向孙中山先生建议:海军的基地不能像北洋军队那样布置,要设在浙江的海外,就是象山港,那里港阔水深,岛屿很多,扼守长江口,南下可以制约南洋,北上可以制约北洋。后来孙中山先生写《建国大纲》,就将海军基地选在象山港。

P5-7

序言

我这一辈子,是在不断的变动中。出生那时,九一八事变,七岁时,抗战军兴,随后十五年,战争不断。同时,国共内战与抵抗外侮的战争,纠缠在一起。1949年国家分裂,至今两岸仍在对峙之中。自己的生命,在时代巨变之中,残疾之身躯,随同父母,不断迁徙。二十岁前,未尝宁居,中年时,离台来美,不觉又已四十年,一生之半,在海外度过。一转眼,已是八十岁,眼看要终老异国。这几十年来,也曾数度回乡,然而不但人事全非,故居也已荡为平地,改建为象征权威的庞然巨物。即使经常回台湾,同样也是人事全非,风景亦改变,而且统独内外之争,我辈竟是“外”人!庾信诗赋,哀动江关,今日谈之,感同身受,展卷之后,每每中途掩卷!有时午夜梦回,常常不知身在何地!乡关何在!

从另一方面看,我这一生,又目睹人类历史上空前迅速的变化与发展。在新颖事而言,我这一生中,出现了抗生素、雷达、喷射机、飞弹、宇宙飞船、原子弹、核能、电视、计算机、基因研究、复制生命……种种划时代的发现与发明。同时,我们见证了国族强权的摧残个人及侵略他人,资本主义的起伏与调节,社会主义的挫折与转型,工业化与都市化,创造了人类前所未见的生活方式,也加速破坏了我最后托身的大地故乡。

在如此不断的巨变之下,一己的离散丧乱之苦,竟似洪流奔腾中的水面泡沫。是以,我们这一代的经历从长程历史的观点,毋宁充满了惊诧和兴奋。八十年间,人类文化的发展,速度与幅度,超过了数千年累积的总和!如果不计较过去,而瞻望未来,则这一辈子的际遇,还是难得的机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面的岁月,人类将发现与缔造更多的新事物。在我的稚孙长大时,他的生活方式,将与我这一代最后一段的生活,又有极大的改变。本书叙述的一切,在他们那一代,可能归入古代历史之列。也好!因为在十年前,我曾在山西的东南角,看到农耕的工具,与我在幼年所见内地农具,完全一样,也与我所知的汉代农具,基本相同。我还曾见过中国士大夫家族的族规和邻里乡党的人际关系,也可与汉代以来的传统相连接。因此,我有幸身跨两代与今天,甚至可说由过去,一步跨进未来。这一本小书,是一个身处巨大变化的小人物,将他所见所闻,留下一个记录,让他的三岁稚孙长大时,可以知道祖父时代的生活和观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许倬云谈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怀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93077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