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数学物理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共和国人物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共分九册,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

内容推荐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数学物理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

目录

马大猷:中国近代声学的奠基人

王竹溪:中国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王淦昌:开创新中国原子事业的元勋

王湘浩:中国“人工智能”的开创者

叶企孙: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华罗庚:一代数圣

江泽涵:中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

许宝碌:中国统计学的先驱

严济慈:中国现代物理研究的奠基人

苏步青: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李国平:数理专精的数学家

吴有训: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先驱

余瑞璜:著名凝态物理学家

张钰哲:中华星的发现者

陆学善:中国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创始人

陈建功:中国现代数学的拓荒者

周同庆:光谱学研究的开拓者

周培源:中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的奠基人

赵忠尧: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胡宁:中国基本粒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奠基人

柯召:一代数学宗师

段学复: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

饶毓泰: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

施汝为: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

钱三强:中国原子能之父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和国际奇异摄动理论的奠基人

钱临照:中国晶体范性及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先驱

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的开创者

彭桓武:两弹元勋

葛庭燧:中国固体内耗领域的开拓者

卢嘉锡:中国原子簇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

纪育沣:杰出的药物化学家

李方训:电解质溶液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

杨石先:中国农药化学和元素化学泰斗

吴学周: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开拓者

汪猷: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

张大煜:中国催化科学研究的先驱

张青莲:中国稳定同位素化学研究的奠基人

赵承嘏:中国药用植物化学的先驱

柳大纲:中国分子光谱和西北沿湖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侯祥麟: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恽子强:中国化学科学的奠基人

袁翰青:中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

钱志道:中国现代国防工业的开拓者

唐敖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黄子卿:中国物理化学界的一代宗师

黄呜龙:中国甾族药物工业的奠基人

梁树权:中国分析化学的开拓者

傅鹰:物理化学界的一朵奇葩

曾昭抡:专长化学多个研究领域

虞宏正:胶体化学和热力学的一面旗帜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

王之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组织者

石志仁: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

叶渚沛: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

朱物华:中国电子学科与水声学科的奠基人

刘仙洲:中国杰出的工程教育家

刘敦桢: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

孙德和:中国钢中氢气行为规律研究的先驱

严恺:一代水利大师

李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

李薰:中国著名的冶金学家

李文采:中国钢铁冶金学家

李国豪:中国杰出的桥梁力学专家

杨廷宝:中国建筑大师

吴学蔺:中国杰出的机械工程学家

汪胡桢:中国卓越的水利专家

张维:德高望重的工程教育家

张光斗:心里装着一个“水”字

张德庆:中国汽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邵象华:中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

茅以升:中国杰出的桥梁大师

周仁:中国最早进行特殊钢与合金铸铁研究的学者

周志宏:中国合金钢与铁合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孟昭英:中国电子学科技的奠基人

赵飞克:中国结构力学专家

侯德榜: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钱令希:中国计算结构力学的开拓者

陶亨咸:中国第一所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的创办者

黄文熙:新中国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章名涛:为中国电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梁思成:拥有“爱物”之心的建筑学家

程孝刚:中国铁道机车工业的开拓者

靳树梁: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炼铁专家

雷天觉:中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

褚应璜:中国杰出的电机工程专家

蔡方荫:中国杰出的力学专家

试读章节

理论物理大师

王竹溪1933年进清华大学研究院,跟随周培源研究湍流理论。1935年,王竹溪公费留英,师从H.福勒研究统计物理。1938年夏,王竹溪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王竹溪一生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在培养人方面才桃李芬芳,为中国的物理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王竹溪一生的科学研究,涉及理论物理众多领域,尤以统计物理和热力学见长。

在超点阵统计理论研究方面,王竹溪居领先地位。他对H.A.贝特提出的超点阵统计理论有明显改进。王竹溪先对较简单的吸附作用问题发展了一个普遍的统计理论,然后把其主要思想用到超点阵问题,推广成普遍理论,既适用于组元浓度相等,也适用于组元浓度不等的情形,找到了计算超点阵位形配分函数的近似方法,从而在形式上给出了超点阵问题的普遍解。

在平衡与稳定性的热力学理论方面,王竹溪发展了一极普遍的数学理论,它在整个热力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他的长篇论文和在专著《热力学》中对平衡稳定性的讨论,仍然是这方面重要的参考文献。

在教书育人方面,王竹溪前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物理系执教40余年,直接、间接地培育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后辈理论物理工作者。他教过的课程从低年级的普通物理、高年级的理论物理一直到研究生的专门课程,几乎包括了培养一个物理学人才所必须的全部课程。为了培养物理学人才,他用适当方式把被培养者领入物理学研究领域,包括学习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了解当前的研究前沿和问题等。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者、规范场论的创始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者杨振宁,就是王竹溪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研究生,杨振宁曾多次谈到,他对统计物理的兴趣直接受到王竹溪的启发和影响。

此外,王竹溪编写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导论》两部高水准的理论物理教材。在《热力学》中,王竹溪总结了自己关于热力学基本理论的许多研究成果,所以它既是一部优秀的教材,又是一部富有特色的专著。《统计物理学导论》则是一部完全针对我国大学物理系的课程设计而写的教本。由于其逻辑清晰、体系严密、选材审慎和讨论深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为在我国物理学界沿用长达三四十年之久的经典教科书。

王竹溪对物理学还有两大贡献。一是他长期主持《物理学报》的编辑工作,前后达40年之久。在王竹溪对稿件的严格审查下,《物理学报》成为我国物理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为提高我国物理学的研究水准,推动我国物理学的研究、传播和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王竹溪对中国物理学的另一大贡献是他对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和审订。把物理学的名词译成汉语,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对中国物理学的一大贡献,是许多物理学家集体创作的结晶,已故著名学者陆学善就是其中卓有贡献的一位,王竹溪也是其中贡献很大的一位。在3 0多年中,他博采众议,主持审定物理学名词2.2万余条,为中国物理学名词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发明部首检字法

王竹溪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根底。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于1943年发明了汉字新部首检字法,并于1979年进一步提出汉字检索新方案,成为研究汉字检索机器化之先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的汉字化研究中,汉字检索的重码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王竹溪提出的新部首检字法的部首本身就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单元,与《康熙字典》部首的意义不同,所以王竹溪把它称之为新部首。新部首检字法正是为了找到一种既适合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习惯,又尽量减少重码的汉字检索方法。运用王竹溪的新部首来分解方块汉字,采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原则,完全按照汉字的形体来确定顺序,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各种汉字检索方案中,王竹溪的新部首检字法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方案而被采纳,表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王竹溪无愧为近代汉字检索机器化研究领域的开创者。

除提出新部首检字法外,王竹溪又花费40多年心血,在前人编纂的《康熙字典》等辞书的基础上,广泛收集资料,在定音、释义上逐字推敲,编纂了《新部首字典》,收字逾5.1万,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之一,其篇幅达250万字之巨。由于收入的许多字当时没有现成的铅字,如果刻铸字模,需耗资上百万元,投资过于高昂,以至于王竹溪在生前一直未能找到愿担此任的出版社。直到他去世5年之后,才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和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

1983年1月30日,王竹溪在北京逝世。

P3-4

序言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缅怀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我们特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编写了《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部分图片由新华社供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体例特别,其中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共和国人物档案》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数学物理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共和国人物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80237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1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