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的陪伴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想让大家分享作者的一些体验,并鼓励更多的人来尝试与实践长期陪伴的服务方式。但这本书既不是描述陪伴一个孤单老人或一个偏远农村孩子的过程,也不是如何解决服务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在陪伴的过程中如何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内心,并使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甚至因此改变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内容推荐

长期陪伴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有喜悦、有挫折而又不断变化的学习旅程。到今天作者也还只是一个渐入佳境的学生而已。这一路上陪伴的对象有许多,从作者自己的母亲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从作者自己的女儿到偶然相遇的上瘾少年,从大学时代的老友到初次见面的志愿者,在他们彼此陪伴的过程里,他的内心经历了许多的成长与转化。作者是一个普通的人,既不特别聪明,也没有惊人的才能。但他向往爱的诚心使我不屈不挠,并得以缓缓地靠近了爱的道路。在这些长期陪伴的过程里,他经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人生美景。这本书是想让大家分享他的一些体验,并鼓励更多的人来尝试与实践长期陪伴的服务方式。

目录

前言

找到长期的动力

 一、内心的动力

 二、该与想

 三、发心的力量

改变自己的途径

 四、从觉察到选择

 五、独处

 六、追随善意的喜悦

美好的服务旅程

 七、有所不求

 八、专注之美

 九、生命的陪伴

演讲

 十、喜乐的奉献

感谢

试读章节

在和志愿者的许多讨论中,社会责任感是常被提出的做志愿服务的一个主要动力之一,也就是说,这本就是我们力所能及应该做的。我很高兴看到许多人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出于责任感的动力,因为愿意为责任而踏实地付出自己的心力已是不错的,而愿意为别人的美好生活付出心力,我更觉得是挺棒的。责任感确是一个促使我们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只是在长期的服务里,若仅有责任感有时会让我们有沉重、被掏空的感觉。我想用自身的一些生活事例来说明我从年轻时没什么责任感与上进心,到愿意为生活的责任付出努力,到发自内心喜欢为别人努力的一个心态变换的过程。

早年的工作

我刚到美国时,曾不想努力读高等学位或做富有挑战性的事,而只想做过得去的事,然后自己过一种安逸的生活。因此,我从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搬到得州后,就没再继续念书,而是找了一个程序员的事做了起来。由于我对编程序没有大的热情,工作对我来说就比较多的是应该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我想要做的事了。因此,我每天并不向往上班,而是到时候了才出发。由于投入有限,做事时我也没什么活力和创造力,碰到问题时更是让我烦,觉得很讨厌。幸好我有一位好同事,他总是很有耐心地帮助我解决那些问题。当时我内心并不喜欢编程序,所以我也没好好地跟他学,而只是教他下围棋。我在办公室里更有兴趣的是和同事们说笑话和聊天,中午一起吃吃饭。而我也是到点了一定准时离开的一分子。我和石生结婚后更让我对工作失去兴趣了,有一阵子,我甚至中午开15分钟的车回家吃饭,吃完饭还去公寓的游泳池游泳,然后再开车回公司上班。那时我对自己的工作心态并不自觉,只是觉得在公司的时间很长,大部分没什么意思。

有一天,我的老板凯格先生找我谈话,问我说:达拉斯总部那边缺人,你是否愿意去和他们谈谈。我从他的办公室一出来就回家了,我躺在客厅的地上有四小时无法动弹。凯格是一位非常好的人和老板,他一说,我已明白我对机构是一个无用的人。我对工作没有兴趣和投入,白天的工作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谋取生活的手段,我并不珍惜在那里的时光,也没有用心好好地学习,而机构也没有从我这里得到好的贡献,可说是双输的局面。我躺在地上感到极其屈辱,在那几个小时里,一股要成功的力量和决心从我内心不断地爆发出来,当我站起来时,我和人握手的姿势和力量都不一样了,我已不是同一个人了。

工作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但就像我自己的例子,当我仅是为了生活而工作时,工作就容易成为我的一种负担而不是乐于工作了,因为它是负担,所以我不想多做。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年轻志愿者提到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他们进入服务的一个主要动机,我想在此提醒大家,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真是挺棒的,只是若长期仅靠这种责任心来从事公益,有可能让我们渐渐无法用心地投入其中,不但减少了感动和成长的机会,反而内心容易渐渐觉得累和负担。

责任加决心

当我从上面的屈辱感中走出来后,我开始积极地找事,结果我被在堪萨斯州的NCR公司录取了,也是一个程序工程师的职位。这次我虽仍是把工作当做是一件该做的事,但同时我也下了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事情做好。我每天进办公室的心态变得非常主动和积极,我不但用心地去做老板交给自己的事,我也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可以改进的事情。若事情没做完,我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加班继续做。若仍不能解决,我会持续不断地努力,找人询问或帮忙,直到解决为止。这样的心态使我有了一个不同的做事体验。现在,问题不一定会让我厌烦,它们往往成了机会。我的决心使我不容易被问题阻止,很好地达成目标使我渐渐有了成就感和信心。我不断地主动提出一些意见,很快地,我开始引起了大老板的关注。不久后,他邀请了我们的厂长来听我的一个汇报,我当时建议以一个新的方式来做一些事情。很抱歉,细节我已记不请了,但当时进行的氛围很好,汇报本身带出了一种节奏感。我记得厂长听完后,跟我说:“你是属于硬卖的推销方式,但只要能卖,硬卖软卖都没问题的。”我在公司做了四个月后便到了圣诞节,石生从得州来和我相会。她鼓励我回学校念博士,我也愿意。过了年,我就向老板表达了辞意,没想到大家都积极地想要我留下来。老板甚至亲自邀我去他的办公室,帮我分析回得州念博士远不如到总公司所在的城市念博士,而我还可继续为公司效力。

“当我们有足够的决心面对困难时,同样的服务,在长期不断的实践和努力中很可能让我们渐渐成长并进入更美好的体会和心境。”

……

P14-18

序言

长期陪伴对我来说是一个有喜悦、有挫折而又不断变化的学习旅程,到今天我也还只是一个渐入佳境的学生而已。这一路上陪伴的对象有许多,从自己的母亲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从自己的女儿到偶然相遇的上瘾少年,从大学时代的老友到初次见面的志愿者,在我们彼此陪伴的过程里,我的内心经历了许多的成长与转化。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既不特别聪明,也没有惊人的才能,但我向往爱的诚心使我不屈不挠,并得以缓缓地靠近了爱的道路。在这些长期陪伴的过程里,我经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人生美景。这本书是想让大家分享我的一些体验,并鼓励更多的人来尝试与实践长期陪伴的服务方式。这本书既不是描述陪伴一个孤单老人或一个偏远农村孩子的过程,也不是如何解决服务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而是着重在陪伴的过程中如何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内心,并使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甚至因此改变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就像在《择爱而行》里说的,我没有什么理论,很多的小结也不是我原先就知道的,而是在跌跌撞撞的人生过程里逐渐领悟的。我现在知道做好长期陪伴除了要能听到内心爱的呼唤,还需要爱的能力,而爱的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会在下面的章节里用一些自身的小故事来说明我对进入爱的陪伴的一些个人体会。

每一个人走过生命都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他的礼物。我想我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物是努力开创了美新路这个长期志愿陪伴的服务平台。我很感恩有机会能为一些有需要的老人、孩子和志愿者做一些联结和支持,希望能让他们在彼此长期陪伴的路上走得更顺畅和长远。而今日,美新路已成了机构伙伴们、全体的大朋友和晚缘志愿者共同给予世界的一份礼物。我希望在我们大家结伴而行的这段路程里,能一起开心地做我们自己,用心陪伴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彼此陪伴。愿我们能常常地走在爱里,也愿这份爱的陪伴将平和、丰盛与喜悦带给我们周围的人。

叶祖禹

2009年1月9日

美国体斯敦湖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的陪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祖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9534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3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