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学者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宋代文人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文化入手,对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构成、兴衰原因,对元祐体的内涵和体貌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充分参考和吸取与此专题相关的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带有总结性和探索性的意见,对于推动宋诗以及宋代文人和宋代文化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元祐文人集团的兴衰

 第一节 元祐文人集团及其成员的界定

一、元祐文人集团的界定

二、元祐文人集团成员的界定

 第二节 元祐文人集团的兴盛

一、苏轼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对广大文士的吸引

二、苏轼对众文士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赏识

三、广大文士对彼此文学才华和人格精神的赏识

四、元祐文人集团兴盛的重要契机——元祐更化

 第三节 元祐文人集团形式上的衰落

一、元祐文人集团形式上的衰落——苏轼及集团中人纷纷被贬

二、元祜祐文人集团精神联系的加强——被贬谪后的诗书传递与精神抚慰

第二章 元祐体的定义和界说

 第一节 元祐体的提出

 第二节 元祐体的界说

 第三节 元祐体概念提出的意义

第三章 元祐文人雅集和题画诗、咏物诗

 第一节 元祐文人的西园雅集

一、文人雅集溯源

二、元祐文人文化精神的写照——西园雅集

三、西园雅集的真伪

四、元祐文人文化精神的绘画传播——以《西园雅集图》及其摹作为中心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题画诗

一、题画诗溯源

二、元祐文人题画诗在内容上的开掘

三、元祐文人题画诗在艺术手段上的开掘

四、元祐文人汴京题画诗唱和

 第三节 元祐文人的咏物诗

一、咏物诗溯源

二、元祐文人咏物诗精切而超脱

三、元祐文人咏物诗譬喻奇巧

四、元祐文人咏物诗小题大做

第四章 元祐文人的禅趣诗、歌妓诗

 第一节 元祐文人的禅趣诗

一、元祐文人濡染禅境:寓身物中而又置身事外

二、元祐文人禅趣诗对人生世事的冷静观照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歌妓诗

一、北宋歌妓与文人

二、元祐文人歌妓诗的世俗情

三、元祐文人歌妓诗的高雅趣

四、元祐文人歌妓诗的诙谐意

第五章 元祐文人诗歌酬唱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诗歌酬唱溯源

 第二节 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的创作倾向

一、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用事广博精切

二、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命意深新

三、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文字为诗:下字、对偶、押韵

 第二节 元祐文人诗歌酬唱的特点

一、元祐文人酬唱诗的交际性

二、元祐文人酬唱诗的戏谑性

三、元祐文人酬唱诗的竞技性

第六章 尚友古人与元祐诗风的多样性

 第一节 东坡体的艺术渊源

一、苏轼的转益多师

二、东坡体特质

三、东坡体特质形成的艺术渊源

 第二节 山谷体的转益多师

一、黄庭坚转益多师

二、山谷体特质:生新奇峭与平淡质朴

三、山谷体与韩愈、杜甫诗歌的艺术渊源

 第三节 后山体的学杜

一、陈师道转益多师而终之于学杜而不为杜

二、后山体语短意长,简而有味

三、后山体多枯淡瘦劲之态而少风韵色泽之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元祐文人集团与元祐体/学者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67560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2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