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编写的《中国古代卷轴画中的服饰表现》以服饰表现为线索,从另一个侧面审视了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旁征博引、论据凿凿、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不失为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令人饶有兴趣阅读的学术专著,相信专业的服饰工作者、各类爱好服饰的读者及中国人物画家们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图书 | 中国古代卷轴画中的服饰表现/东华文库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越编写的《中国古代卷轴画中的服饰表现》以服饰表现为线索,从另一个侧面审视了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旁征博引、论据凿凿、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不失为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令人饶有兴趣阅读的学术专著,相信专业的服饰工作者、各类爱好服饰的读者及中国人物画家们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内容推荐 胡越编写的《中国古代卷轴画中的服饰表现》以历代中国绘画艺术中典型的服饰表现样式为主要线索,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对上启魏晋南北朝,下至清末的中国古代卷轴人物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一方面,对美术史学在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让我们以服饰表现样式为观看对象,重新审视这段卷轴人物画史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提供关于图像研究的借鉴,对以绘画形式的图像为史料的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方法。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服饰表现样式主题下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成果总结,既可供从事中国美术学和服饰史研究的学者参阅,亦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有所指引。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源可滥觞 第一节 “神妙亡方”顾恺之 第二节 “秀骨清像”陆探微 第三节 “骨气奇伟”张僧繇 第四节 “曹衣出水”曹仲达 第五节 疏密两大体例的发源与形成 第二章 隋唐盛世——华彩的乐章 第一节 隋代的典型样式 第二节 以阎立本为代表的初唐典型样式 第三节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盛唐典型样式 第四节 以周防为代表的中唐典型样式 第五节 以孙位为代表的晚唐典型样式 第六节 全法衣冠的成型 第三章 五代与两宋——画院及文人画兴起 第一节 五代时期的典型样式 第二节 北宋时期的典型样式 第三节 南宋时期的典型样式 第四节 文人画审美意趣的成熟 第四章 辽、金和元代——民族矛盾与文化交融 第一节 辽代的典型样式 第二节 金代的典型样式 第三节 元代的典型样式 第四节 写实与写意两大流派的确立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东西的交融 第一节 明代的典型样式 第二节 清代的典型样式 第三节 “西画东渐”的开启与深入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卷轴画中的服饰表现/东华文库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9051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8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2 |
CIP核字 | 2014102779 |
中图分类号 | TS941.74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4 |
宽 | 21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