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鸿章传(全新精校版)/世纪经典传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李鸿章传》一书全仿西人传记体例,而以太史公《伯夷列传》的笔法,叙议结合地载述了李鸿章一生行事,从他的早年写到其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年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办理外交直到离逝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梁启超通过全方位的描写和评价,指出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这是一部比较客观公正的传记,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部。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梁启超的人生时代与李鸿章毕竟有一些交集,作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参与者和精研历史的学者,他所著《李鸿章传》也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目录

写在前面

序例

1 绪论

2 李鸿章之位置

3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4 兵家之李鸿章(上)

5 兵家之李鸿章(下)

6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7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8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9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10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11 李鸿章之末路

12 结论

附录一 李鸿章访美时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实录

附录二 李鸿章的奏折

附录三 李鸿章的诗

附录四 李鸿章年谱

试读章节

松江府者,在苏、浙境上,提督驻箚之地,而江苏之要冲也。敌军围攻之甚急,李鸿章乃使常胜军与英法防兵合(当时英法有防兵若干,专屯上海自保租界),攻松江南之金山卫及奉贤县;淮军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诸将,攻松江东南之南汇县。敌兵力斗,英法军不支退却,嘉定县又陷,敌乘胜欲进迫上海,程学启邀击大破之,南汇之敌将吴建瀛、刘玉林等开城降。川沙厅(在吴凇口南岸)敌军万余又来犯,刘铭传固守南汇,大破之,遂复川沙厅。然敌势犹雄劲不屈,以一队围松江青浦,以一队屯广福塘桥,集于泗滨,以窥新桥。五月,程学启以孤军屯新桥,当巨敌之冲,连日被围甚急。鸿章闻之,自提兵赴援,与敌军遇于徐家汇,奋斗破之。学启自营中望见鸿章帅旗,遽出营夹击,大捷,斩首三千级,俘馘四百人,降者干余。敌军之屯松江府外者,闻报震骇,急引北走,围遂解,沪防解严。

淮军之初至上海也,西人见其衣帽之粗陋,窃笑嗤之。鸿章徐语左右日:“军之良窳,岂在服制耶?须彼见吾大将旗鼓,自有定论耳。”至是欧美人见淮军将校之勇毅,纪律之整严,莫不改容起敬;而常胜军之在部下者,亦始帖然服李之节制矣。

当时曾国藩既以独力拜讨贼之大命,任重责专,无所旁贷,无所掣肘。于是以李鸿章图苏,左宗棠图浙,曾国荃图金陵。金陵,敌之根据地也,而金陵与江、浙两省,实相须以成其雄。故非扫荡江苏之敌军,则金陵不能坐困;而非攻围金陵之敌巢,则江苏亦不能得志。当淮军之下沪也,曾国荃与杨载福(后改名岳斌)、彭玉麟等,谋以水陆协进,破长江南北两岸之敌垒。四月,国荃自太平府沿流下长江,拔金柱关,夺东梁山营寨,更进克秣陵关、三汊河、江心洲、蒲包洲。五月,遂进屯金陵城外雨花台。实李鸿章解松江围之月也。故论此役之战绩,当知湘军之能克金陵歼巨敌,非曾国荃一人之功,实由李鸿章等断其枝叶,使其饷源兵力成孤立之势,而根干不得不坐凋。淮军之能平全吴奏肤功,亦非李鸿章一人之功,实由曾国荃等捣其巢穴,使其雄帅骁卒有狼顾之忧,而军锋不得不坐顿。东坡句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治元、二年间,亦中国有史以来之一大观矣。

李秀成者,李鸿章之劲敌,而敌将中后起第一人也。洪秀全之初起也,其党中杰出之首领,日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当时号为“五王”。既而冯、萧战死于湖南;杨、韦金陵争权,互相屠杀,石达开独有大志,不安其位,别树一帜,横行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四川诸省,于是五王俱尽。咸丰四、五年之间,官军最不振,而江南之敌势亦浸衰矣。李秀成起于小卒,位次微末,当金陵割据以后,尚不过杨秀清帐下一服役童子。然最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故洪氏末叶,得以扬余烬簸浩劫,使官军疲于奔命,越六七载而后定者,皆秀成与陈玉成二人之力也。玉成纵横长江上游,起台飓于豫、皖、湘、鄂;秀成出没长江下口,激涛浪于苏、杭、常、扬。及玉成既死,而洪秀全所倚为柱石者,秀成一人而已。秀成既智勇绝人,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土心,故安庆虽克复,而下游糜烂滋甚。自曾军合围雨花台之后,而于江苏地方及金陵方面之各战,使李鸿章、曾国荃费尽心力,以非常之巨价,仅购得战胜之荣誉者,惟李秀成之故。故语李鸿章者,不可不知李秀成。

李鸿章自南汇一役以后,根基渐定,欲与金陵官军策应,牵制敌势,选定进攻之策。是岁七月,使程学启、郭松林等急攻青浦县城,拔之;并发别军驾汽船渡海攻浙江绍兴府之余姚县,拔之。八月,李秀成使谭绍洗拥众十余万犯北新泾(江苏地,去上海仅数里)。刘铭传邀击大破之,敌遂退保苏州。

其月,淮军与常胜军共入浙江,攻慈溪县,克之。是役也,常胜军统领华尔奋战先登,中弹贯胸卒,遗命以中国衣冠殓。美国人白齐文代领常胜军。

是岁夏秋之变,江南疠疫流行,官军死者枕藉。李秀成乘之欲解金陵之围,乃以闰八月选苏州、常州精兵十余万赴金陵,围曾国荃大营,以西洋开花大炮数十门,并力轰击,十五昼夜,官军殊死战,气不稍挫。九月,秀成复使李世贤自浙江率众十余万合围金陵,攻击益剧。曾国藩闻报,大忧之,急征援于他地。然当时浙、江及江北各方面之官军,皆各有直接之责任,莫能赴援。此役也,实军兴以来,两军未曾有之剧战也。当时敌之大军二十余万,而官军陷于重围之中者不过三万余,且将卒病死战死及负伤者殆过半焉。而国荃与将士同甘苦,共患难,相爱如家人父子,故三军乐为效死,所以能抗十倍之大敌以成其功也。秀成既不能拔,又以江苏地面官军之势渐振,恐江苏失而金陵亦不能独全,十月,遂引兵退,雨花台之围乃解。

案:自此役以后,洪秀全之大事去矣。夫屯兵于坚城之下,兵家所大忌也。向荣、和春,既两度以此致败,故曾文正甚鉴之,甚慎之。曾忠襄之始屯雨花台,文正屡戒焉。及至此役,外有十倍强悍之众,内有穷困决死之寇,官军之危,莫此为甚。乃敌军明知官军之寡单如此,其疮痍又如彼,而卒不敢肉薄突入,决一死命,以徼非常之功于俄顷,而顾亏此一篑,忽焉引去,遂致进退失据,随以灭亡,何也?盖当时敌军将帅,富贵已极,骄侈淫佚,爱惜生命,是以及此。此亦官军所始念不及也。曾文正日:“凡军最忌暮气。当道、咸之交,官军皆暮气,而贼军皆朝气;及同治初元,贼军皆暮气,而官军皆朝气。得失之林,皆在于是。”谅哉言乎!以李秀成之贤,犹且不免,若洪秀全者,冢中枯骨,更何足道。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殷鉴不远,有志于天下者,其可以戒矣。洪秀全以市井无赖,一朝崛起,不数岁而蹂躏天下之半,不能以彼时风驰云卷,争大业于汗马之上,遂乃苟安金陵,视为安乐窝,潭潭府第,真陈涉之流亚哉!株守一城,坐待围击。故向荣、和春之溃,非洪秀全自有可以不亡之道,特其所遇之敌,亦如唯与阿,相去无几,故得以延其残喘云尔。呜呼!曾洪兴废之间。天耶?人耶?君子日:人也!

又案:此役为湘淮诸将立功之最大关键。非围金陵,则不能牵江、浙之敌军,而李文忠新造之军,难遽制胜;非攻江、浙,则不能解金陵之重围,而曾忠襄久顿之军,无从保全。读史者不可不于此着眼焉。P22-25

序言

关于李鸿章,流传下来的野史不少,即便今日随便在网络上发一个评说李鸿章的话题,很快就能引来一堆或捧李或骂李的口水帖。人们对于这个历史上的复杂人物,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却又聚讼纷纭,难有定论。梁启超的人生时代与李鸿章毕竟有一些交集,作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参与者和精研历史的学者,他所著《李鸿章传》也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梁启超先生这部《李鸿章传》,又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初版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即李鸿章逝世不久。这部传记的另一书名也体现着梁启超先生对传记作品创作的追求,在他心中,理想的传记“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此种专传,其对象虽止一人,而目的不在一人”。

梁启超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可贵的是他为李鸿章作传,却处处以“公平之心”,“多为解免之言,颇与俗论异同者”,指出“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如何矣?”这种不存私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及大历史观,正体现了史家所具的史德与史识。

这部《李鸿章传》突破了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之才识、功过、历史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开一代传记写作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为一位刚刚逝世的大人物作传,能做到不存私见、评价公允、褒贬分明,殊非易事。百年后读此传记,仍能栩栩如生地感受传主其人、其时代,非有高屋建瓴的史识、客观公正的史德及纵横驰骋的史笔不能为之,足令后世沉溺于“遵命史学”泥坑中人无地自容。——当代学者,章立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鸿章传(全新精校版)/世纪经典传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6531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4133191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