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创新。

这本由陈桂声、沈董妹编写的《中国古代小说》介绍了古代小说,是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而编写,目的是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小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兴趣。

内容推荐

这本由陈桂声、沈董妹编写的《中国古代小说》介绍了古代小说,所选作品都加上简单易懂的注释,并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文。

每篇作品除了注释和译文外,根据作品情况,还列有“背景资料”,使小学生对文章作者、或者科技发明的背景有所了解。

目录

一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小说起源

 神话是什么

二 人日攘鸡

 南辕北辙

 歧路亡羊

 寓言是一个魔袋

三 将相和

 完璧归赵

 论史记

四 董永

 李寄

五 王蓝田吃鸡子

 管宁割席

 覆巢之下无完卵

 名士教科书

六 张老

 柳毅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节选)

七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严监生(上)

 严监生(下)

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读第五才子书法

九 中山狼传

 中山狼(节选)

 衔环

十 施润泽滩阙遇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一 婴宁

 劳山道士

 《聊斋志异》的优点

十二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的价值

试读章节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年少时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父子相随(不使父亲孤独)。父亲去世时,无钱下葬,董永打算卖身为奴,用卖身钱来办丧事。主人知道他是个孝贤的人,给了他一万钱,打发他走了。

董永三年守丧之礼结束,要回到主人家,做奴仆(抵债还钱)。在半路上碰见一个女子,(女子)对他说:“我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去主人家。主人对董永说:“我已经把钱给你了。(你还来做什么?)”董永说:“蒙受您的恩惠,使我的父亲得以下葬。我虽然是个卑贱的人,但一定要勤恳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说:“这妇人能做什么?”董永说:“会纺织。”主人说:“一定要这样(还钱)的话,只要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缣就行了。”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缣一百匹,十天就完成了。

女子(与董永)出了主人家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极为孝贤,所以天帝命我来帮助你偿还债务。”说完,升空而去,不知上哪儿去了。

《搜神记》是东晋人干宝编写的一部记载和描写神怪故事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现存版本为20卷本,是我国早期小说的代表作。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是我国古代描写神怪故事的著名小说集,《董永》即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作品。

董永是一个贫苦人家不幸的孩子,从小没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靠种地度日。更不幸的是,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贫穷的董永无钱来安葬自己的父亲。但是,坚强的董永没有绝望,更没有逃避责任,而是选择卖身为奴换钱,使父亲能入土为安。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好心的主人,于是主人送给他钱,让他回去办理父亲的丧事。

董永始终没有忘记主人的恩惠,在三年守孝期满后,董永决定回到主人家,继续为奴,用自己的劳动来偿还主人给的钱。

 在前往主人家的路上,有一个女子主动表示愿与董永结为夫妇,帮助他一起还债。债务还清后,董永才知道,原来那位女子是天帝派来帮助自己的,原因是董永的至孝品德,使得天帝也为之感佩。

这篇小说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董永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孝顺父母,勤劳刻苦,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董永是个极其懂得感恩的人:他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母亲死后,尽心尽力地赡养父亲;父亲去世,无钱安葬,他卖身葬父;主人送钱给他,他铭记在心,决意报答。中国有这样的古训:“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董永感念父母之恩,感念好心人之恩,用自己一颗真诚的心及辛勤的劳动来努力回报。小说所写的天帝也为董永的孝心所感动,派织女下凡帮助他还债,虽然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但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作者和读者对董永高尚至诚美德的由衷褒扬。

在今天,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这种优良传统。我们看到,每当一个地方遇到困难或灾害时,全体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华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而接受救助的人们,会深深地感谢所有帮助他们的人,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会无私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都知道感恩,每个人都能帮助别人,这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董永和织女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传诵极广,被改编为戏曲,历代演出不衰,深为中国人民所欢迎和喜爱。在今天的舞台上,黄梅戏《天仙配》仍然拥有广大的观众,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P32-35

序言

教育应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看成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朱永新

2014年8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小说/中国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桂声//沈董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003060
开本 32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4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2014198575
中图分类号 I207.41-49
丛书名
印张 4.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