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光阴的故事(华北科技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纪念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编著的《光阴的故事》收集了师生的文学作品文集,全书分诗歌、散文、小说三个部分,展示了华北科技学院三十年的办学成果与经验,内容积极向上,有母校情、师生情、朋友情,充分反映了华科师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文集作者范围广泛,作品题材丰富。老同志的文章,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片荒滩上搞基建、边建校边办学的经历。在职教职工的文章,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畅谈了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青年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散文、诗歌,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抒发了对母校的情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校友们的作品,则在回忆校园生活、回顾成长历程中表达着感恩的心。

内容推荐

华北科技学院,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改制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本科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2014年金秋,华北科技学院迎来三十年华诞。值此欣悦之际,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将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辑录成册。《光阴的故事》采撷已在校园媒体等处发表的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华科风采;《心灵的歌声》是为建校三十周年的征文集萃,于点滴中将华科情怀缓缓道来……

目录

诗歌卷

 华科礼赞——献给华北科技学院25周年华诞

 华科,我的青春之歌

 华科之歌

 华科情

 青春华科

 从这里出发

 谢谢你们做我的学生——给08外汉的离别诗

 教师

 燕郊燕郊

 梦想·青春

 流浪的青春

 龙的传人

 中国心

 梨花开了

 爱在夕阳下

 致同桌

 那些年,那些人

 那一天

 蝼蚁——风雨尘

 在怀念中起飞

 那跑了很久的阳光

 存在的价值

 易拉罐的哭泣

 唱着忧伤的知了

 伞

 寻找时光的秘密树洞

 晚景

 华山藐藐

 如果我是一朵云

 我只愿,时光静好

 年华似水流

 烟水谣

 采桑子

 七律

 登台

 破晓

 明志

 蝶恋花

 江城子

 东篱秋思传

散文卷

 留美归来

 致我们伟大的祖国

 华科赋

 掀起“幸福”的盖头来

 晨曦中的圣殿

 夜游华科

 逐梦,华科

 我是华科一分子

 时尚华科缤纷多彩

 华科——还好你陪我

 我与华科共奋进

 毕业季

 校园拾秋

 追风的孩子

 水房里的人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贫民窟”里的梦想

 爱似清泉

 起伏人生,动静生命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首歌

 给你的心一个长假

 心灵憩处

 秋天没有悬念

 洒满芳香的音乐之城

 都市、农夫、慢生活

 土壤翻转之间

 可能的北方

 南国夏夜

 年华走失在时光机场

 心灵熔炉

 因为仰望,所以看见——写在毕业的午后

 我也淌泪——梦里梦外

 苍老,是一种遗忘

 成全,在流放中

 往事如歌

 荼蘼已尽花事了

 十月,黄昏街头的等

 等等

 哭

小说卷

 落花时节又逢君

 永远的紫茉莉

 明天还在手里

 奇剑呜渊

 傻子

 面具

试读章节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任静

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睛,看窗户上结着一层厚厚的窗花,但透过它却好像依旧能感到冬日阳光的温暖。那是还在家里安然度过的日子,醒来的时候发现爸妈正站在窗户旁边小声讨论要不要给我换个窗帘挡挡寒风,恍惚间觉得时空转移,就这样回到小时候,可以幸福得这么不可思议。

原来十七岁时千般万般想要逃离的地方,竟是这样让人怀念。比起北京多天不散的雾霾,也许只有家,才是我们最割舍不下的。

小时候的我,急躁、迫切地想要表达出什么,动辄写出来让很多人评看。也确实有很多朋友总是说喜欢看我的文字,无需多言,却已是给我最大的温暖。我永远记得,永远记得那时的心情,仿若花开。后来我们就渐渐长大了,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对着呼啸而过的青春招手,却再也搭不上那趟回到过去校园的旧班车,开始歆羡可以背着书包抱着课本去上课的孩子们,开始选择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课,渴望下一次,身边还是同一个人,同一批面孔。却已是奢望,都是捕风,都是虚空。

也承认原来真是过了以前聒噪的年纪,眷恋起一份独处的安静,越来越不喜欢热闹,因为那总让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那日去新开的校园主题餐厅,班级式的小隔间,穿着海魂衫和红校服的服务生,椅子上绑着的红领巾,还有黑板上庆贺新年的板报,贴了满满的奖状。更有创意的是,把每份菜单都做成了不同科目的卷子。吃的不多,却着实温暖了我的心。戴着红领巾,坐在黑板下面一个劲地拍照。听着同伴“班长,班长”的叫着,仿佛一下就回到了那个我连当班长都会飞扬跋扈的时候。倔劲儿和幼稚同在,却也是,年少无知无畏。

平日里从来不主动联系朋友,却一直挂念想念并期望着各自安好。这样也算是简单的幸福了,就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里说的,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都是片刻的欢愉和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原来没有消息,也是最好的消息。

这几年总是觉得一个人走得很辛苦,忙得崩溃和抓狂的日子常常有,时常晚上闭上眼睛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压着我无法人睡。在一些纠结的熬夜审稿子的夜里,总是去看看中学同学的空间,那会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急切地想看看那些平凡的生活,想着自己也终于会早早落人生活的窠臼。于是慨叹,故事里的主人公早就睡美容觉去,也只有我守着泛着淡淡的蓝色光的电脑以及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无数的忧愁。

每年毕业季,总是有很多人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原地。我先前搞不懂为什么明明最爱我们的两个人都在家苦苦期盼着了,还有那么多人要在外漂泊。后来我渐渐懂得,那些漂泊的人就是为了不再漂泊,为了能够保护起他想要保护的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明白这个道理的呢?也许是当我二十年来第一次见到爸爸哭。他看到我为妈妈做的生日礼物上面全家福的照片亮起来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我想太多的人也是经历了青春里无尽的折腾,才能恍然大悟原来原点是这样的东西。

十七岁时的梦想,很多女孩对我说,是渴望拥有一双从女孩变成女人的高跟鞋,我回想我十七岁的年月,竟一时间想不到那个年龄的自己在做什么。大概,高考当头,连未来尚不可知,心中就只有远方。只有自由和独立。现在想来,自由,不过只存在于寻找自由的路上。而又有什么东西不是如此呢。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万水千山,2013,需要跋涉的还有太多。越来越笃信,爱情不是小说,人生不是电影。不要轻言哀愁,也不要拒绝痊愈。因为这就像成长一样,过程极其漫长,痛楚毫无诗意,然而这才是人生。就是我们的人生。

“洞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早在古代时,陶渊明就给过我们这样的希冀和安慰。

P97-98

序言

身处河流之中,你常常感觉不到它的流动。但如果将目光稍微放得长远一些,你就会发现多么巨大的变化已经发生。

三十年,一段划过的时光。

三十年光阴,见证了华北科技学院脚踏实地的跋涉,记录了她孜孜以求、发展成长的轨迹。三十年前,荒芜的土地上学基初奠;三十年后,这里已是学术气氛浓郁的求学殿堂。三十年前,煤干院分院在这里诞生;三十年后,华北科技学院正秉承“自立立人,兴安安国”的校训精神,向着现代大学的目标扬帆远航。现在的华北科技学院,不仅有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藏,更有广大教职工的勤勉爱岗和莘莘学子的蓬勃向上。

在纪念建校三十周年这个回顾与展望的日子,《华北科技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集作者范围广泛,作品题材丰富。老同志的文章,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片荒滩上搞基建、边建校边办学的经历。在职教职工的文章,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畅谈了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青年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散文、诗歌,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抒发了对母校的情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校友们的作品,则在回忆校园生活、回顾成长历程中表达着感恩的心。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一所高校要健康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大学,靠的是什么?考察中外教育史特别是一些著名高校的历史,不难发现,文化是重要的元素。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它包括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和行为习惯等层次。其中,价值理念是最重要的。在一种崇高的、有独特意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建设和传承,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和行为规范,有了优良的校风,这就是好的大学文化。  从这部纪念文集来看,无论是干部、教师的作品,还是青年学生的文章,都显示了共同的文化取向。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华北科技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就是,广大师生对国家和民族、对安全生产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科学和民主的尊崇,在学习工作中的求真务实,在生活态度上的乐观向上。这种文化,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它是刚健的,而不是萎靡的;是深沉的,而不是肤浅的;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故步自封的。正因为纪念文集体现了这一点,才让人格外欣慰。

当然,比起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华北科技学院的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还有待于丰富和发展。但建校三十年,这所高校已经像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一样成长起来了。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就是一种稳定的品质,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到建校四十周年、五十周年的时候,华北科技学院一定会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更加成熟的、优秀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愿师生携手,再续华章。

杨庚宇

2014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光阴的故事(华北科技学院建校三十周年纪念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29551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4205433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