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珍》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珍贵古籍史话丛书”项目之一种。作者林世田、杨学勇、刘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敦煌遗书从“封存千年无人知”到发展为举世瞩目的“敦煌学”的历史。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体例清晰,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便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图书 | 敦煌遗珍/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敦煌遗珍》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珍贵古籍史话丛书”项目之一种。作者林世田、杨学勇、刘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敦煌遗书从“封存千年无人知”到发展为举世瞩目的“敦煌学”的历史。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体例清晰,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便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目录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引言:敦煌的历史变迁 第一章 石室开启 遗书面世 第一节 尘封千年无人知 第二节 石破天惊不逢时 第三节 流落官绅少知音 第二章 劫难纷至 国宝流散 第一节 敦煌盗宝第一人——斯坦因 第二节 学者大盗伯希和 第三节 大谷探险队吉川小一郎强买遗书 第四节 斯坦因再次骗购遗书 第五节 奥登堡盗掘莫高窟 第三章 名流呼吁 劫余解京 第一节 伯希和的“慷慨” 第二节 罗振玉的呼吁 第三节 劫余遗书的东运 第四节 监守自盗的内贼 第五节 遗书东运后的王道士 第六节 劫余遗书妥存国图 第四章 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上) 第一节 古本佚籍 第二节 政治制度 第三节 社会经济 第五章 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下) 第一节 通俗文学 第二节 宗教典籍 第三节 术数文献 第四节 科技文献 第六章 写本书籍 独具一格 第一节 书写制度 第二节 书法演变 第三节 装帧形制 第四节 写卷断代 第五节 古代修复 第六节 真伪鉴定 结语:人类遗产共同保护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敦煌遗珍/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世田//杨学勇//刘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3527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2013298919 |
中图分类号 | K870.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