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内容
编辑推荐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中,林达不再教你带一本书展开一段知性的旅途,这一次,“审美”作家林达这次不再“审美”,而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直面犹太家庭中的生死际遇,表现出作者深重的人文关怀。

内容推荐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由林达编著。

目录

一、关于纳粹和位于捷克特莱津的犹太人集中营

二、画于特莱津集中营的作品及其小作者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正是西方风俗中的感恩节。

我们一早出门,连着开车十个小时,吃午饭都不敢停留,是为了按时赶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市,赶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一场演出之前到达。

北上的旅行很早就计划好了,赶着看这场演出,却是出发前那个晚上的临时决定。

晚上,窗外夜色已深。出门的行装都收拾好了,怀着出发前的不宁,在书桌前坐下,几乎是无意识地,打开了电脑。以前出门,并没有查看当地演出节目的习惯,这次,就像是上帝戳了一下我的脑门,不知为什么,顺手连上了肯尼迪艺术中心的网站,打开了第二天的节目单。

屏幕一闪,节目单跳了出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二天晚上的节目是:芝加哥儿童合唱团的联唱——《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

《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那是我们熟悉的一首儿童诗。这首诗,和其他一批儿童诗、儿童画一样,是一群普通的孩子们创作的,创作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一个特别的地方。

我们要赶去,听一听今天的孩子唱出那些六十年前的孩子们心中埋藏的歌。

六十年前,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想尽办法艰难地把孩子们的诗和画保存下来,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那么一个片刻停下来,去了解——人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经历。也让我们有哪怕是一小段的静默时间,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和今天的儿童们一样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被突然中断的童年。

这些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再也没有能够长大。可是,这些诗和画的存在,给我们讲述了那个令我们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故事。

一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特莱津的捷克小镇。可是,故事的源头,却是在德国。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了,一上来就咄咄逼人,势不可当。

希特勒很早宣称:“要对法国来一次最后的总算账……目的是在将来能为我国人民在其他地方进行扩张。…德国必须在东方进行扩张——主要牺牲俄国。”“不能用和平方式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

为了给侵略铺路,他试图让德国人相信,世界上只有德国的白人、日耳曼人,才是强者,而“强者必须统治弱者,不能与弱者混杂,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伟大。……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希特勒宣扬这样的说法:奴役和践踏他人,是维持自己“民族优越”的方式。

希特勒追求全世界对德国的服从,追求德国对“领袖”的服从,也就是对他的服从。所以,希特勒一向说,德国是不要“民主这样无聊的玩意儿的”。很快,德国街头到处都是纳粹的冲锋队员,横冲直撞。

希特勒利用了人的弱点。这就是大多数人会有自私的想法,会愿意相信自己比他人更优秀。在遇到经济困难这样的灾难时,人们会愿意找到一些替罪羊,会不由自主地相信,罪责都是他人的,而不是自己有什么责任。当自己属于一个“强大的多数”时,会忽略甚至欺负弱小的、无力反抗的少数。希特勒激励德国人民,使他们相信,善良、同情心只是弱者的感情,这种感情对改造国家不利,要让这个国家强大,德国人民需要的只是“钢铁一般的意志”。

德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伟大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故乡。即便在希特勒的统治下,也有许多人良心未泯,他们知道这是错的。然而,希特勒在上台之后,立即控制了所有的报纸和杂志。并且非法地逮捕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德国人。他们只能在家里,悄悄地把不赞同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孩子。可是,希特勒最容易控制的就是青少年了。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年,往往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学校和老师教育的影响,也非常容易盲目相信和崇拜强权与领袖。P7-9

后记

做出这本书,是多年断断续续自然走出来的结果。

好几年前,由于偶然机缘,在广播里第一次听到有关特莱津犹太儿童汉娜的故事,被深深打动,我们买了书,开始翻译,得到编辑吴彬的支持。在这段时间里,查阅了许多有关特莱津的资料,想搞清楚特莱津集中营运作方式的细节。因此给两本相关书籍的作者写了信,最后还是没有完全找到答案,在心里留下一些疑问。

被害的汉娜留下了四幅画作,我们因此开始去了解特莱津的孩子们学画的过程,阅读了孩子们的艺术教师弗里德的传记、巡回展内容和相关资料。在写了介绍弗里德的文章之后,我们迷上了特莱津孩子们的画作,于是开始收集刊登这些画的出版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除了画还有诗作留下来。那一年圣诞,我们经过华盛顿,特地去肯尼迪艺术中心,看犹太儿童合唱团演唱根据特莱津儿童诗作谱成的歌曲联唱和朗诵。

在这些年里,我们陆续把特莱津儿童画发给编辑朋友,只是希望和朋友分享一种心情。大致在二○○五年,三联书店筹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六十周年的出版物,编辑想到了这些特莱津儿童画,提出选题,希望中国的孩子也能了解这段历史和犹太儿童的故事。她把我们平时传给她的儿童画,再传给了负责选题的汪家明先生。得到汪家明先生的支持,确立了选题,然后问我们是否愿意从现有的出版资料中选编一些画,写出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尽可能丰富的特莱津的真实故事,目标是做一本儿童读物;确定的读者群,是和画作者们同样年龄段的孩子一一儿童、青少年,同时又希望,这本青少年儿童读物,也能在一定意义上适合成人阅读。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了解了特莱津的整个运作过程:一批犹太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死亡威胁下利用特莱津提供的特殊环境,在松和紧之间,觅得一点点空间保护孩子的心灵。我们进一步读了在特莱津创作排练儿童剧的剧作者传记,听了儿童剧今天演出的一些录音,也惊讶地读到特莱津男孩宿合中存在的杂志选集,并且发现,在战后主要参与保存和编辑出版这些杂志的几个幸存者中,有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娜的哥哥。而在以前翻译的《汉娜的手提箱》中,这些情节完全没有出现。在写作特莱津故事的时候,由于已经有了《汉娜的手提箱》一书,她的故事我们一笔带过,涉及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引出她哥哥的故事。接着,我们读了有关一批特莱津成人艺术家的故事。

有关纳粹种族屠杀的大背景,除了过去积累的阅读,我们还参观了华盛顿浩劫博物馆中有关纳粹从种族优生理论向屠杀过渡的展览,阅读了相关书籍,也采访了我们的德国朋友和犹太人朋友。这些资料综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个在大背景下的儿童青少年版的特莱津故事。

本书的画作是从我们可能得到的出版物和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公开的馆藏品中挑选的,初选之后,又请汪家明先生作出最后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兼顾画作的画面效果和反映孩子的生活。配诗的启发来自犹太人博物馆出版的《我再没有看到另一只蝴蝶》,也选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画和配诗。关于孩子的资料来自不同的参考书。这本书的文字写作部分在二○○五年就已完成,没想到出版社购买资料版权的过程不太顺利,直到去年才完成。《像自由一样美丽》,是编辑起的书名。这本书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所有参与制作这本书的人,都和我们一样,很长时间经历一种难言的心情。这本书的起点或许可以追溯到更早,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周围也在发生类似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不再有人关心,我们没有如犹太民族那样,执着地认为,必须把它记下来、讲出来。而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记忆始终还在那里。

第一次做这样的书,我们没有经验,可是在第一次印刷出来之后,感觉必须作一些说明。首先是,说明这本书的主体是特莱津儿童的诗画,事实上,也是这个主体叙述在直接打动读者,我们的文字只是一个补充和陪衬。另外,必须说明这是一本主要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书籍,因此对画作也附加了说明。在写作时确实有些困扰,在语气和描述上,要照顾尽可能年幼的孩子,历史背景因此尽可能做得简约,尽量往浅里写。我们想,这只是围绕特莱津犹太儿童的一个历史引子,假如有兴趣,少年读者会去进一步寻找更深的读物。关键是,希望让孩子们受到触动,对这段历史有所感悟,引出兴趣来。可是,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确实超越了儿童话题,所以,可能还是做得对儿童及成人两头都不够“适度”。

我们还是希望这本书能有更多的小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4310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3027295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