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蔺纪(一山一水一古镇)
内容
编辑推荐

《古蔺纪(一山一水一古镇)》,是打开古蔺秘密宝库的金钥匙,就像阿里巴巴只要念上三声芝麻开门,眼前就会打开一个藏满奇珍异宝的山洞一样,顺着一山一水一古镇的若干蛛丝马迹般的细节和局部,庶几,我们便打开了另一个鲜活生动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美酒飘香,山歌清亮,大山奔跑,好水长流;在那个世界里,一种汪洋恣肆的正能量将激荡起每一颗有幸走近它的被生活所疲惫的心。本书其实就是聂作平对古蔺这片土地的爱的阐述。

内容推荐

几千年来,古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散布在中国西南几省的苗族和彝族,都曾经生活在古蔺这块土地上,他们留下的民族基因至今都还在深刻地影响着古蔺的一切。上个世纪30年代,这片土地上还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这场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的胜利不仅使其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和中国的命运。因此,古蔺的太平渡口就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此两渡赤水而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渡”。也因此,古蔺太平便成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军人心目中少有的几个“圣地”之一。

这就是古蔺,就是《古蔺纪(一山一水一古镇)》要告诉你的古蔺。这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就是古蔺的独特优势,也是古蔺的后发优势之所在。

其实,独特就是古蔺的优势,她没必要和那些如狼似虎的强县们一个样,只要这里的树愈发青葱,这里的水更加碧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足,这个地方就永远都是美丽的。就好像选择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纯粹的诗人不行,纯粹的小说家也不行,她需要的是有人文情怀的文化学者,更重要的是要和这个地方有缘,于是,我们选择了聂作平。这个选择不仅来自于对他作品的阅读,更来自于与他长期的交往和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古蔺纪(一山一水一古镇)》其实就是我们对古蔺这片土地的爱的阐述。对这本充满我们心血和爱意的小书,我相信,读者们是会喜欢的。当然,这是必须的。

目录

序篇 一山一水一古镇

第一章 大娄山的馈赠

1 地球北纬28度最后的处女地

2 养在深闰的好风景

3 藏在山腹里的传奇

4 大山的珍藏

5 苗家的浪漫时光

第二章 赤水河的诱惑

1 中国唯一未遭受工业污染的大河

2 中国唯一的美酒河

3 中国最著名的红色之河

4 一条滋味弥漫的河

5 那些生生不息的水陆码头

第三章 太平,逝者如斯

1 沉甸甸的旧时光

2 古镇的红色记忆

3 变迁的生活

试读章节

众所周知,酒是陈的香。一般说来,白酒的贮藏期大多为一年,而郎酒由于是酱香型,其贮藏期最少也得三年以上。至于白酒的贮藏之地,绝大多数酒厂基本都是采用人工修造的酒库,只有郎酒,它得天独厚地因为拥有了天宝洞和地宝洞这两座洞穴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洞藏美酒。

其实,郎酒也并非一开始就和天宝洞、地宝洞联姻。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在天宝洞和地宝洞还没有走进郎酒人的视野,还被当作两个无用的山洞默默无闻时,郎酒的贮存主要是采用土内窖藏。土内窖藏的方法就是把酒坛埋人地下,这样做的好处是醇化快,生香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挥发过大,满满的一坛酒经过贮存期后挖出来时,往往只有半坛了。另外,从土里开挖酒坛时,也很容易造成人为的损坏。当郎酒的盘子越做越大,产量越来越高,如果再袭用这种老办法,势必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这样,当天宝洞和地宝洞走进郎酒人的视野时,精明的郎酒人想到了如何对它进行开发利用。不经意之间,一个世界之最就此诞生——就像蜜蜂采蜜时没想到自己会采来一个声势浩大的春天;蚕儿吐丝时没想到自己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一样,郎酒人一开始肯定也没想到,他们将会催生出一个吉尼斯世界之纪录。

“宝洞客来风送醉,举觞人去路留香”,这是文人墨客对天宝洞和地宝洞的款款歌吟。在这两座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的天然酒库里,长年储藏的郎酒及其系列酒多达10000吨以上。一只只整齐排列的酒坛密密麻麻地布满山洞,如同一支支由酒坛组成的酒国方队,正翘首以盼,等待着天下饮者的检阅。凡是到过天宝洞和地宝洞的人,没有人不为这一壮观的阵容所震动。2002年3月10日,郎酒改制尘埃落定。随后,从酒城泸州到二郎镇的高等级水泥路面全线贯通,从此,天宝洞不再遥远。据悉,仅仅2002年度到天宝洞和地宝洞观光的各界宾客就达两万人次。用郎酒人的资料说,“一些酒厂和经销商观看过郎酒得天独厚的贮酒宝洞后,深感酱香型酒的独特与微妙,纷纷表达了与郎酒合作的意向。”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崇尚并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而郎酒天然酒库的存在,正好向我们昭示了这种传统不绝如缕的一脉相承。

3年的贮藏,郎酒被加封后进人天宝洞或地宝洞,如同仙人在深山里的闭关修炼,它们也要在这幽深宁静的洞中静卧3年。3年里,郎酒静静地躺在洞中,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铸就着自身绵长醇厚的酒体。三年后,如同参破禅关的智者,当它们被装人一只只精美的酒瓶时,世界,正等待着被这份纯绿色食品酿制的美酒深深地沉醉。

在天宝洞和地宝洞,那些微微拂过的山风也带着一丝丝美酒的酱香。当第一批郎酒被郎酒人慎重地送进天宝洞和地宝洞,这两座亿万年来一直沉睡于四川南部一隅的荒偏山洞,它们就已经幸运地注定了将要和中国郎酒一起走向世界,走向无数颗热爱美酒和生活的心灵。

中国郎酒生产基地位于二郎镇,而二郎镇地处四川和贵州交界处,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较热。这样的气温并不利于贮存美酒,但天宝洞和地宝洞的存在,却为郎酒提供了一个非人力可为的贮存室。这两个半山之上的山洞,常年保持着19℃的恒温,洞内美酒成阵,洞外花木扶疏,绿树成阴。用专家的行话来说,在这里贮藏郎酒,可以使新酒醇化老熟更快。洞中贮藏两年的酒,其品质抵得上洞外土里贮藏三年的酒,而且酒的酿度和香气还要更胜一筹。此外,洞内贮酒,卫生条件明显要比土里贮酒好得多,也便于管理和检查。

专家告诉我们,从技术层面上看,天宝洞和地宝洞对郎酒而言也是锦上添花。郎酒在长时间的存放当中,要发生一个由乙醇生成乙醛,再由乙醛生成乙酸,再由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复杂的变化过程。就像精心描画的大师在一丝不苟地完善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深刻的,入微的。一般说来,需要耗时3年左右,这就要求有一个巨大的贮酒空间,以满足这一系列变化过程的需要。而前面我们说过,两个洞的面积达1.42万平方米,也就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一需要。而且,把郎酒贮存到这样两个洞中,酒分子挥发少,即便是挥发出来的酒分子,也因为不容易散逸而凝结在洞壁上。这不仅有利于酒菌的繁衍生息,还替郎酒催生出110多种香气成分,反过来使郎酒变得更加醇美。对此,《当代文坛》主编何开四在《中国郎酒碑》里特意写道:“至若宝洞储酒,更称一绝。白云深处青山绿,天宝地宝通人和。酒气润崖壁,酱香酿新醇。瓮坛成阵,依稀秦皇兵马俑,盖世奇观,何期欲界有仙都。”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定,天宝洞、地宝洞用于贮存郎酒,它们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和谐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纯绿色纯自然的生态环境里,酒更醇了,风更香了,郎酒的品质更高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神奇的喀斯特地形之所赐。先有非常之地理,然后有非常之人事。地理对人类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也。P62-64

序言

很多人知道古蔺,一是因为郎酒,二是因为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而在世人的一般印象中,古蔺是这样一个地方:远离中心城市,山区,贫困县,酱酒产地,郎酒故乡,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其实,只要你稍稍深入进去,在古蔺那些大山的皱褶里走走,和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摆摆龙门阵,看看那些几百上千年来一直矗立在乡间地头的石雕和老木屋,到县城里那些漂亮的广场边的茶摊上品品当地的牛皮茶,听听无处不有的广场舞蹈散发出的喧闹声乐,古蔺的形象便会一下子丰满起来。你就会知道,古蔺不仅有郎酒和四渡赤水的太平古镇,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酒文化和红色文化,还有无比丰富悠久的民族文化、码头文化和盐运文化。

乌蒙山支系大娄山的余脉和穿行其间的赤水河构成了古蔺基本的地形地貌,这山这水在几亿年间的自然演变中形成的森林、河流、矿产,以及山水间独特的气候形成了古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赤水河是中国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在今天这个浊水横流的时代,这是一条多么幸福的河流啊——拜这里独特的气候和物候所赐,赤水河上游流经的四川古蔺和邻居贵州仁怀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唯一产地,古蔺酱香型白酒的产量占中国酱香型白酒产量的将近一半,酱香型白酒的两朵金花茅台和郎酒就分别产于贵州仁怀和四川古蔺。古蔺境内的黄荆原始森林与重庆江津四面山原始森林、合江福宝原始森林是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同一片原始森林,而古蔺黄荆原始森林就是北纬28度线上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中唯一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黄荆原始森林秀雅的景致让中国最牛的旅游专家魏小安兴奋不已,并将其称之为川南的“九寨沟”。隐身于这片原始森林的高山之巅、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湖泊——红龙湖——则被有幸一睹芳颜的游人们誉为四川的“天池”。而那些散布在各个乡镇的小台地、小峡谷则被来自北上广等大都市的驴友们惊呼为“桃花源”和袖珍版的“香格里拉”。这片土地还特别适合生长一种神奇的植物——烤烟,古(古蔺)叙(叙永)地区、攀西河谷、玉溪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优质烤烟基地,那些售价动辄上百元的高档烟里就有来自古蔺大地上蓬勃生长的烟叶。这是古蔺这块土地的表象。而在这块土地下面,还埋藏着储量惊人的优质无烟煤,古叙煤田就是四川最大的煤炭基地。

古蔺这个地方,和中国所有的县级行政区一样,有着漫长的物理意义上的地质历史,但在这块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则要远远长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据从古蔺野猫洞出土的人类化石来看,早在一万三千年前,古蔺就有人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蔺的人文历史,要远远长于中国绝大多数地方。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散布在中国西南几省的苗族和彝族,都曾经生活在古蔺这块土地上,他们留下的民族基因至今都还在深刻地影响着古蔺的一切。上个世纪30年代,这片土地上还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这场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的胜利不仅使其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和中国的命运。因此,古蔺的太平渡口就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此两渡赤水而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渡”。也因此,古蔺太平便成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军人心目中少有的几个“圣地”之一。

这就是古蔺,这就是本书要告诉你的古蔺。这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就是古蔺的独特优势,也是古蔺的后发优势之所在。

其实,独特就是古蔺的优势,她没必要和那些如狼似虎的强县们一个样,只要这里的树愈发青葱,这里的水更加碧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足,这个地方就永远都是美丽的。就好像选择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纯粹的诗人不行,纯粹的小说家也不行,她需要的是有人文情怀的文化学者,更重要的是要和这个地方有缘,于是,我们选择了聂作平。这个选择不仅来自于对他作品的阅读,更来自于与他长期的交往和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古蔺纪》其实就是我们对古蔺这片土地的爱的阐述。对这本充满我们心血和爱意的小书,我相信,读者们是会喜欢的。当然,这是必须的。

涂国学

2013年5月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蔺纪(一山一水一古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作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76769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311960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