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一书为“智库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从智库竞争力的概念出发,构建了包括政府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为内容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的具体方略。
图书 | 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智库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一书为“智库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从智库竞争力的概念出发,构建了包括政府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为内容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的具体方略。 内容推荐 本书以借鉴国际智库发展经验,提升中国智库建设水平为基本方向,创新性地将企业竞争力理论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建设进程之中,在对智库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一个评估中国智库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框架,以期为今后开展中国智库建设成效评估奠定理论基础。 目录 总序/1 第一章 智库的概念及其社会功能演进/1 第一节 智库的概念及其组织结构界定/1 一、智库的概念内涵/1 二、智库的基本分类/3 第二节 国际智库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社会功能/11 一、国际智库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特点/11 二、当代西方智库的主要社会功能/14 第三节 当前国际智库发展的基本趋势特征/16 一、当前国际知名智库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征/17 二、近期国际智库关注的核心选题与重点领域/18 三、国际知名智库科研组织方式的一些新变化/20 四、国际知名智库运作机制调整的新动向/22 第二章 中国智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进程/2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幕僚机构/25 一、中国古代的谋略文化与谋略著作/25 二、中国古代智囊团和智囊人物/27 三、中国古代的国家智库机构/28 第二节 中国当代智库的产生与发展/29 一、中国智库发展演进历程/29 二、当代中国智库发展现状/32 第三节 当前中国智库发展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35 一、中国当前智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6 二、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的主要体制障碍/38 第三章 智库竞争力概念内涵及评测指标体系/43 第一节 竞争力理论及其在智库研究中的应用/43 一、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43 二、竞争力理论在智库研究中的应用/52 第二节 智库竞争力的内涵剖析/54 一、智库竞争力的基本内涵/54 二、智库竞争力的层次剖析/61 第三节 智库竞争力评测指标体系/64 一、智库竞争力评测的现实困难/64 二、智库竞争力评测的相关研究/65 三、智库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探/68 第四章 智库的政府决策影响力研究/73 第一节 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与作用/73 一、政策问题复杂化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73 二、政策过程理论与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75 第二节 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基本方式与途径/76 一、提供备选政策方案直接参与政府决策/77 二、通过智库研究影响政府的决策理念/77 三、通过营造社会舆论环境影响政府决策/78 四、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决策信息反馈/80 第三节 国际知名智库提升决策影响力的主要措施/80 一、推荐智库专家到政府部门任职/81 二、与政府部门维持某种特有固定联系渠道/82 三、有针对性举办各种政策研讨会、培训班和辩论会/82 四、借助大众媒体扩大智库的政策影响/83 五、出版著作和定期研究报告/83 第五章 智库的学术影响力研究/85 第一节 学术竞争力内涵与智库的学术影响/85 一、学术的内涵/85 二、智库学术竞争力的内涵/86 第二节 智库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衡量标准/87 一、智库学术竞争力的影响因素/87 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88 三、智库学术竞争力的形成过程/89 四、智库学术竞争力的衡量标准/90 第三节 国际知名智库提升学术竞争力的主要措施/93 一、确保学术独立性/93 二、推进研究和交流平衡发展/93 三、强调战略问题研究/95 四、注重学术网络建设/95 第六章 智库的社会影响力研究/96 第一节 智库社会影响力的基本内涵/96 一、社会影响和社会影响力/96 二、智库的社会影响力/98 第二节 智库社会影响力的构建路径/103 一、智库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103 二、智库的“问题”意识建设/105 三、智库的社会话语权建设/108 四、智库的宣传推广机制建设/111 第三节 国际知名智库构建社会影响力的经验/114 一、秉持智库的独立地位/114 二、掌握社会热点问题的话语权/116 三、注重社会公关和宣传推广/118 四、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121 第七章 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研究/124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智库角色新定位/124 一、全球化时代与全球性问题的兴起/124 二、智库成为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126 第二节 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内涵及其构建/128 一、智库国际影响力的基本内涵/128 二、构建智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途径/131 第三节 国际知名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举措/133 一、重视课题研究中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134 二、注重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134 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交流渠道和平台作用/135 四、重视内部运行机制灵活性和国际化/135 五、注重智库成果的国际传播/136 第八章 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的战略取向/138 第一节 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的时代要求/138 一、全球秩序重构与中国智库的崛起/138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国智库竞争力提升/140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智库建设的要求/142 第二节 影响中国智库竞争力的体制机制环境分析/143 一、影响中国智库竞争力的主要体制问题/144 二、中国智库社会影响力建设存在的主要差距/149 第三节 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和原则/153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54 二、要切实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154 三、要努力为公共利益服务/155 四、要重视智库的品牌建设/156 五、要树立智库的全球意识/156 第四节 提升中国智库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156 一、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积极承担政府决策咨询研究/157 二、坚持研究的独立性,切实维护智库学术声誉/158 三、完善智库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智库运行效率/159 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整合智库学术资源/160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161 六、注重长期系统性研究,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与水平/163 七、增强研究的全球意识,扩大智库的国际视野/164 八、增强国际交往能力,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165 第九章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实践/168 第一节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提出及建设目标/168 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目标的提出/168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内涵和要求/169 三、上海社会科学院提出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170 第二节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174 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取得的成绩/174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取得的经验/176 第三节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178 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面临的挑战/178 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新智库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180 附录/182 参考文献/190 后记/19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智库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安方//王晓娟//张屹峰//沈桂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569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5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