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汉学研究》之第12集,其内容包括:汉学研究论坛、亚洲汉学研究、法国汉学研究、俄国汉学研究、唐诗研究在国外、澳门文化与汉学等内容,不仅翔实地展现了汉学研究发展的面貌,也确实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该书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文献方面,都很有价值,值得一读。
图书 | 汉学研究(第12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研究》之第12集,其内容包括:汉学研究论坛、亚洲汉学研究、法国汉学研究、俄国汉学研究、唐诗研究在国外、澳门文化与汉学等内容,不仅翔实地展现了汉学研究发展的面貌,也确实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该书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文献方面,都很有价值,值得一读。 目录 本刊特稿 严绍望的东亚文学关系与日本中国学研究——为纪念严先生七十寿辰而作 寻求表述“东亚文学”生成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 汉学研究论坛 中国的发展与汉学的未来 撞击与回应:汉学与汉学研究之我见 序跋之页 20世纪比较文学与汉学牵手的先驱之作——写于艾田蒲《中国之欧洲》中译再版之际 在五洲四海间书写中国学术——《跨越中西文化的思考:世界语境下的中国文化研究》前言 亚洲汉学研究 《心经附注》对朝鲜半岛汉学研究的意义——16世纪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哲学对话 日本汉文学《诗经》元素举证 内藤湖南与中国学人关系述略 汉学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研究——以狩野直喜为中心的考察 书证:《日本书纪》祥瑞灾异记述形式的变异性 佛教意识与日本古代戏剧审美观一以幽玄和无常为中心 东亚同文书院刊物考略 法国汉学研究 法国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早期的汉语教学与汉学研究 中国诗歌悲秋主题的诗学对话 几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欧洲传教士 美国汉学研究 试论美国早期汉学 略论美国中国研究的两条路向——兼论汉学与中国学之勾连 韩南对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 美国汉学家夏德安和他的古代中医世界 译释并举,文史互征——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与阐释的方法及其意义 俄国汉学研究 世纪末俄罗斯汉学进展与当代四杰 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亚洲博物馆的汉籍收藏 郭沫若与阿列克谢耶夫 戈雷金娜对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的研究 清朝初期中俄两国官方媒介语言的确立 汉学家研究 波希米亚汉学家严嘉乐对历史与文化的贡献 作为德国汉学家的白乐日 唐诗研究在国外 翟理斯的汉学研究与英译唐诗 威廉·琼斯对《诗经》的译介 朝鲜诗家对唐诗风格的批评 民国时期唐诗在法国的传播 汉学译文:中国文化的新视野 武侠小说中式爱情博弈艺术 欧美的汉籍收藏 论徐光启多层面的皈依过程 毛泽东与鲁迅:为了一个新中国 澳门文化与汉学 庇山耶与他翻译的《中国挽歌》 华裔汉学研究 周策纵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西方小说与中国晚清叙事模式的转变 从黄晓敏的《玉山》看华裔法语文学 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学研究(第12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阎纯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56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7.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