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品智慧文摘(生命的礼物)/精品文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精辟的文字、经典的故事、深邃的智慧,一个简单的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真理往往简单明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着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本书收录的这些小故事中藏匿着大智慧,犹如一扇扇虚掩的门,从那门缝中透漏一束光,等待着你推开,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

内容推荐

本套书都是青春励志类读物。本书精选类似于格言杂志励志、哲理、亲情感动等多方面的智慧小故事,本书分为6大版块,分别为: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破除思维定势、山谷中的谜底、生命的礼物、永不消失的地平线、生命的手势。对青少年智慧人生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目录

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章鱼的故事 文/蓝象

 做一回自己 文/吴淡如

 你们开枪,我也开枪 文/陆培

 偶然 文/佚名

 企业家是被吓大的 文/张小平

 上帝睡着了 文/斯密特

 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文/姜秀琴

 侍弄花园的理由 文/佚名

 手的故事 文/佚名

 水晶心,钻石泪 文/马晓伟

 谁冷谁下车 文/张港

 年轻时你想砍哪棵树 文/包利民

 牛仔的故事 文/赖瑞·温吉特

 诺言 文/佚名

 物理学天才卡皮察的弓箭 文/李浅予

破除思维定势

 平常心 文/佚名

 碗底的红烧肉 文/李士根

 瓶瓶罐罐与木桶 文/尚洁

 破除思维定势 文/佚名

 祈祷生活之根更深 文/菲利·普加利

 骑马思维 文/佚名

 巧说真话 文/刘墉

 琴声 文/佚名

 青梅煮酒 文/乔叶

 请把名片还给我 文/天使鱼儿

 穷人的浪漫 文/宁青

 三种性格 文/陆士华

 收购猴子 文/庞启帆(译)

 谁当徒弟 文/崔浩

 谁解其中味 文/曾湖仙

 小小的善 文/金良

 信任无价 文/佚名

 寻找你的怀表 文/佚名

 一和十万 文/袁萍

 油伞 文/[日]竹内春子

山谷中的谜底

 让她把香味带走 文/连岳

 让你的苹果长出人情味  文/张玉庭

 山谷中的谜底 文/刘燕敏

 善意沉默 文/何小龙

 上帝派来与你吵架的人 文/袁利霞

 失而复得 文/莫小米

 是非问题 文/莫小米

 谁最有智慧 文/辛羽

 喜儿糕 文/[美]默特尔·波特

 想及他人 文/佚名

 小汤姆斯的一个比喻 文/杨洪立

 学会“低头” 文/阮永兴

 一招决胜 文/佚名

 邮递爱的气息 文/佚名

 最好的安慰 文/繁星

 曲线方式 文/张民

 让石头漂起来 文/罗西

 人生的隧道 文/[新加坡]尤今

 人鼠对话 文/陈进

 如花的心情 文/胥加山

生命的礼物

 百万身价的人 文/刘燕敏

 死亡之桥 文/陬人

 飞行员的心理测试 文/郝广才

 生命的礼物 文/王周生

 说个故事给女人听 文/[美]约翰·格雷

 生命的养料 文/明飞龙

 为你送行 文/佚名

 吴友如和“点石斋画报” 文/邓中和

 像苍蝇那样横冲直撞 文/邓为

 幸福的本能 文/乔叶

 幸福住在隔壁 文/陈淼

 仰视的理由 文/沙克·奥尼尔

 一句话一辈子 文/董保钢

 讨债 文/杨国华

 我的梦里有了海 文/婷婷

 心的门 文/高思存

 幸福的粥 文/赵秀丽

 一棵葱 文/文起

 重要的一课 文/南北豪

 上帝的礼物 文/陆勇强

永不消失的地平线

 做甜品的原则 文/鲁先圣

 让刁难者进退两难 文/佚名

 赛马手 文/星竹

 善意的强制更可怕 文/沈小力

 苏裴的冬屋 文/肥猫

 相由心生 文/佚名

 写满尊严的旗 文/范春歌

 永不消失的地平线 文/林夕

 眼中有花树 文/樱樱

 燕子 文/席慕蓉

 樱花常开亲情永在 文/刘怡君

 影响选择的心理账户 文/常青

 在不可能的地方学得智慧 文/罗天楠

 只要情感不曾枯竭 文/尤美玉

 走近芦苇 文/陈所巨

 最高礼遇 文/张丽钧

 杀掉这头奶牛 文/卡米洛·克鲁斯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文/吴志翔

 沃尔玛的胶带 文/孙国彦

 想笑 文/[日]芥川比吕志

生命的手势

 游戏中的智慧 文/葛春富

 越过路牌走下去 文/邓琮琮

 宰牛 文/李钢

 真诚带来好运(外两则) 文/周忠

 只能选一枝玫瑰 文/陈亮

 仁慈之心 文/艾白风

 生命的手势 文/刘晓明

 斯特朗的地毯鞋 文/毕淑敏

 幽默背后的战争 文/文阁

 微笑苹果 文/唐易

 洗马桶的人 文/杏林子

 雪夜赌冻 文/高晓声

 一枚弃用的棋子 文/朱克波

 真心无价 文/朵拉

 一次一粒沙 文/文心

 我的父亲 文/[瑞士]弗朗索娃

 我曾向贫穷投降 文/佚名

 有分寸地回击 文/王丽洁

 散漫的印度人 文/中根干枝

 猪的爱情逻辑 文/根号叁

 思维死角 文/林德龄

 童年的发现 文/费奥·多罗夫

 亚当·斯密信徒的最后一课 文/罗塞尔·罗伯茨

 在干羽鹤的花园 文/张曼娟

 走下去,无人喝彩又如何 文/黄斌

 上午的咖啡下午的茶 文/龙文

 相同的世界,不同的解答 文/笑威

 凡·高的坚持 文/崔鹤同

 爱的邮票 文/李雪峰

 一只眼睛也能看见天堂 文/包利民

 爱情圣经(外两则) 文/佚名

 纪晓岚趣事 文/孙明钧

 某某某的人生哲理 文/佚名

 偷箱子的人 文/魏之

 用这样的方式来爱你 文/佚名

 幸福就是满怀着希望生活 文/黑柳彻子

 鸡毛与令箭 文/易水寒

试读章节

你们开枪,我也开枪

文/陆培

1967年5月16日中午,越南中部广义省美莱村——越共的一个重要据点,处于美军严密的包围中。午时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休·汤普森和几十名战友,全副武装地掩伏在乱石草丛中,正在执行伏击任务。

汤普森的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地上长满青翠的野草,草叶间开着黄色的和白色的小花,三三两两的花斑蝴蝶在草叶间轻盈地飞舞。汤普森的心里闪现出家乡美丽的草坪。“如果不是战争,这里该是多么安宁和美好啊!”他心里默默想道。

突然,汤普森的神色凝重起来,整个人僵在那里。在他们的伏击范围内,出现了9个越南平民。是的,他们不是越南军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其中还有3名儿童。

“哦,天啊!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看着战友们手中锃光的钢枪,汤普森的心揪紧了。9个越南人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正一步步滑入死亡的陷阱,近了,更近了。

此时,战友已经向这群越南平民悄悄举起了枪。

“不能开枪!他们不应该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汤普森试图劝阻战友们,但没有人理会他。来不及了!汤普森不假思索,调转枪口,对准了自己持枪的战友,喊叫道:“你们开枪,我也开枪!”

“汤普森,这严重违反了纪律!要上军事法庭的!”战友说。

“如果上天还让我活到那天,我愿意!”汤普森毫不犹豫。

“这次军事行动因为你的怜悯可能招致惨重的打击。”战友很生气。

“现在我别无选择了。走进了地狱的门口,我只有走进地狱了。”汤普森并不妥协。

他们的争执惊动了这群越南人,在汤普森和战友生死紧张对峙的时间里,9个越南人很快消失了。

事后,汤普森受到战友们的排斥和非难,也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汤普森在重大的军事行动前,感情用事,必须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代价,接受惩罚!但考虑事出仁爱之心,法庭又减轻了汤普森的罪过,只予以削去军籍之处罚。

从越南回国后,汤普森的事儿还没完。有人视他为“叛徒”,并且写来侮辱信,打来威胁电话,他几个最要好的朋友离他而去,妻子也和他离了婚。

1983年11月,汤普森黯然地搬到了路易斯安纳州的布朗萨德,孤独生活。大概连汤普森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命运竟会迎来转机。

1989年,英国制片人迈克尔·比尔顿拍摄了一部关于美莱村大屠杀的纪录片,引起了戴维·伊根教授对汤普森的关注。从此,伊根教授开始向美国政府和军方不停写信,要求授予汤普森“英雄战士”的勋章。1998年3月6日——伊根教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在华盛顿举行的越战退伍军人纪念会上,55岁的汤普森被授予“英雄战士”勋章。

2006年,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举公众心目中的20位英雄。汤普森和已故总统林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等风云人物一起,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而且,汤普森得票很高,位列第二。

美国总统布什也致信汤普森:“仁爱是一个人的最大价值,尊敬的汤普森先生!传播仁爱,意义远胜于一场战争中正义的屠宰!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您这样的人。”

偶然

朋友说,这个故事发生得极为偶然。而我却觉得,它看似偶然,其中却有些必然的道理。  那对老夫妻是我一个朋友的父母。那一天,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习惯了大事小事都不大认真的年轻一辈,就开始起哄,非闹着让他们讲一讲几十年婚姻生活中,各自最庆幸的事。老太太突然腼腆得像小姑娘一样,红着脸去看老头。在老太太的注视下,老头像个骑士时代的大英雄,披挂上阵了。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鼓励下,老头认真起来:“虽然这一辈子,我也没能拥有家产万贯,使她过上公主一般的日子,但是我们却得到过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于是,老头讲了这样一个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1957年,他们都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当时,他们两地分居——老头在北京的一家报社做记者,老太太在天津的机关里任职员。那一年,党号召大鸣大放。因此每到星期天,北京的各部门都组织大家到北大或清华这一类高等学府去看有关鸣放的大字报。平时,老头是每个星期回一次家的。所以如果有一个星期他为了工作不回家,那么下一个星期他就可以在家里待上两天。那个星期天,碰巧他留在报社加班时,同事叫他去北大看大字报。“我当时真的很想去呀!可是我又实在舍不得家里的那一天。所以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结果,还是留下来做事,不去算了。”就这样,老头用看大字报的时问换回了第二个星期在家里多待一天,也换来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命运。

当那个星期的早晨,老头带着在家多待了一天的温暖和满足返回报社上班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命运已经和那些没有家可以多待一天的人们的命运有了天壤之别!——就在那个清早,《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这是为什么?》,揭开了反右斗争的序幕。在老头舍不得的那个星期天去北大看大字报的同事,几乎都被以“对党不满”等罪名打成了右派。

P4-6

序言

人往低处走

文/孙睿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的追求。

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

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

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低调,不是无作为,是不显摆。靠谱的都低调,忽悠的才高调。靠了谱,又何必忽悠?

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越张牙舞爪。

不牛的人,怕不被人知道;真牛的人何需主动让人知道!

上品的瓷器,收敛、温厚、宁静、含蓄;下品的瓶子,艳俗、夸张、讨巧。

年幼允许无知,年少应该轻狂,但一辈子无知、轻狂,就是愚昧。

无为不是不为。社会需要进步,个人也要进步,该为还得为,只是不要为得功利。

不争不是无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有生命的地方,这句话就适用。不争的是身外之物。

寡欲不是无欲。正因为人类有对光明的欲望,才有了电灯。寡欲是懂得适可而止。

善为下,不是不上。上了,才知道高处不胜寒;上过,才能真正知道下的好处。善为下,不是装孙子,是不装牛充雄。

在低处,不是恐高,不是怕摔,是高处的风景已无诱惑,是“一揽众山小”后选择返璞归真、平淡祥和。

商品社会,真往低处走,难。山珍海味、香车美女,处处都是诱惑;股票房子、工资职称,天天都是欲望;耐得住寂寞,需要功力,真一辈子守住一隅清净,离大师就不远了。

人往低处走,比往高处走还难,就像水往高处流比往低处流难一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品智慧文摘(生命的礼物)/精品文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2760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7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43:00